送别 文
双黄鹄歌送别 文
〔时为节度判官。
在凉州作。
〕天路来兮双黄鹄。
云上飞兮水上宿。
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
忽分飞。
家在玉京朝紫微。
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
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
尚裴回兮落晖。
岸(一作塞)上火兮相迎。
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
怅离忧兮独含情。
答王卿送别 文
通化门外送别 文
送别 文翻注译赏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参考资料: 1、 万事慎,万士志编校.《近体诗苑》.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03:571-572 2、 邓妍丽编.小学生阅读文库·中国古典文化精粹 唐诗 (注音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0月:74 3、 禹田编绘.《300首经典古诗词中的趣味故事 清荷卷》:同心出版社,2007.1:148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
别离:离别,分别。
参考资料: 1、 万事慎,万士志编校.《近体诗苑》.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03:571-572 2、 邓妍丽编.小学生阅读文库·中国古典文化精粹 唐诗 (注音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0月:74 3、 禹田编绘.《300首经典古诗词中的趣味故事 清荷卷》:同心出版社,2007.1:148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
别离:离别,分别。
参考资料: 1、 万事慎,万士志编校.《近体诗苑》.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03:571-572 2、 邓妍丽编.小学生阅读文库·中国古典文化精粹 唐诗 (注音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0月:74 3、 禹田编绘.《300首经典古诗词中的趣味故事 清荷卷》:同心出版社,2007.1:148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
“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
“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
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
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
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
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
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
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78
送别 文赏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描写离别的诗篇,是一种豪迈奔放,在初唐还不稳定的历史时期下,在“寒更”“凉夕”的时刻,感受“无边落木”的秋夜,面对就要离别的友人,没什么好说的,男儿自古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功是将军功,死是战士死!
还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见面,有酒就喝个痛快吧!
尽管它现在冷的就和冰块没没什么两样!
骆宾王的诗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
才高而位卑,使他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他多次以创建英雄勋绩自许,如他在跟随徐敬业起兵后还作了《咏怀》诗,其中有“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之句,表现出眼高一世的卓越气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