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联句一首 文
相将惜别且迟迟,未到新丰欲醉时。
——卢幼平 去郡独携程氏酒,入朝可忘习家池。
——陆羽 仍怜故吏依依恋,自有清光处处随。
——潘述 晚景南徐何处宿,秋风北固不堪辞。
——皎然 吴中诗酒饶佳兴,秦地关山引梦思。
——卢藻 对酒已伤嘶马去,衔恩只待扫门期。
——惸(失姓)
瓜洲留别李诩 文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 文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文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文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
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
承诏选嘉宾,慨然即驰轺。
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
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镳。
言及沙漠事,益令胡马骄。
丈夫拔东蕃,声冠霍嫖姚。
兜鍪冲矢石,铁甲生风飙。
诸将出冷陉,连营济石桥。
酋豪尽俘馘,子弟输征徭。
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
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
降胡满蓟门,一一能射雕。
军中多宴乐,马上何轻趫。
戎狄本无厌,羁縻非一朝。
饥附诚足用,......更多
送张仲谋 文
竹鸡相呼泥滑滑,夜雨连明溪涨阔。
门前马作远行嘶,乃是张侯来访别。
入门下马未暖席,猛如秋鹰欲飞掣。
黄花可浮惜别杯,官沽苦酸不堪设。
张侯少年气高秀,太菙孤峰带冰雪。
袖中日日有新诗,正与秋虫同一律。
吏曹不能弄以事,太尉家儿尽英悊。
穷愁寂寞双凫县,唯子可输肝胆说。
游君宫室如芝兰,於我弟兄比瓜葛。
相亲更觉相去难,挽断衫袖不忍诀。
缅怀君家方盛时,乃翁屡把连城节。
北使初随富亳州,万死弗顾探虎穴。
煌煌忠槩奖王命,......更多
夜行船·绿盖红幢笼碧水 文
念奴娇·周瑜宅 文翻注译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
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
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
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
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
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
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biāo)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
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
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xiá)。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
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
公瑾,周瑜字。
伯符,孙策字。
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
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
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
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
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biāo)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
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
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
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
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
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xiá)。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
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
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
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
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
公瑾,周瑜字。
伯符,孙策字。
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
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
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
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
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 参考资料: 1、 衣殿臣编《郑板桥诗词选》(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56-157页
念奴娇 桃叶渡 文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