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登小吴台小饮)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生涯何有但青山。

小溪湾。

转潺湲。

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

茅舍半欹风雨横,荒径晚,乱榛菅。

强扶衰病上巉巅。

水云闲。

伴跻攀。

湖海苍茫,千里在吴关。

漫有一杯聊自醉,休更问,鬓毛斑。

江城子(次韵葛鲁卿上元)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甘泉祠殿汉离宫。

五云中。

渺难穷。

永漏通宵,壶矢转金铜。

曾从钧天知帝所,孤鹤老,寄辽东。

强扶衰病步龙钟。

雪花濛。

打窗风。

一点青灯,惆怅伴南宫。

惟有史君同此恨,丹凤□,水云重。

浣溪沙(意在亭)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休笑山翁不住山。

二年偷向此中闲。

归来赢得鬓毛斑。

瓮底新醅供酩酊,城头曲槛俯淙潺。

山翁老去此山间。

江城子·翩迁飞舞半空来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翩迁飞舞半空来。

晓风催。

巧萦回。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

欲问玉京知远近,试携手,上高台。

云涛无际卷崔嵬。

敛浮埃。

照琼瑰。

点缀林花,真个是多才。

说与化工留妙手,休尽放,一时开。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落花已在风中旋舞飘飞,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

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爱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

美人啊,请你不要因着伤感而双眉紧皱。

当春归、酒阑、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该如何消愁。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6-157 2、 沙灵娜.宋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00-302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干誉、才卿:皆叶梦得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残红:凋残的花。

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罥(juàn):缠绕。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殷勤:情意深厚。

蛾(é)眉: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

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

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酒阑(lán):酒已喝干。

阑,尽。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6-157 2、 沙灵娜.宋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00-302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落花已在风中旋舞飘飞,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

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干誉、才卿:皆叶梦得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残红:凋残的花。

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罥(juàn):缠绕。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爱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

美人啊,请你不要因着伤感而双眉紧皱。

当春归、酒阑、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该如何消愁。

殷勤:情意深厚。

蛾(é)眉: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

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

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酒阑(lán):酒已喝干。

阑,尽。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6-157 2、 沙灵娜.宋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00-302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这首小词以健笔写柔情,以豪放衬婉约,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上片写景,景中宴情。

昨夜一场风雨,落花无数。

晓来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

内容极为简单,写来却有层次,且有气势。

从时间来看,重点清晨,也即“晓来”之际;

昨夜景象是从回忆中反映出来的。

意境颇类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但李词较凝炼,叶词较舒展。

一般写落花,都很哀婉低沉,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均极凄婉之致。

可是这里却用另一种手法,不说风雨无情,摧残落花,而以落花为主语,说它风前飞舞,把“黄昏雨”给送走了。

创意甚新,格调亦雅。

晓来残红满院,本易怅触愁情,然词人添上一句“唯有游丝千丈晴空”,情绪遂随物象扬起,高骞明朗,音调也就高亢起来。

  下片抒情,情真意切。

前二句正面点题,写词人雨后同干誉、才卿两位友人来禽花下饮酒。

“殷勤花下同携手”,写主人情意之厚,友朋感情之深,语言简练通俗而富于形象性,令人仿佛看到这位贤主人殷勤地拉着干誉、才卿入座。

还“更尽杯中酒”,一方面见出主人殷勤劝饮,犹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所说的“劝君更净杯酒”;

一方面也显出词情的豪放,如欧阳修《朝中措》中所写的“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结尾二句写得最为婉转深刻,曲折有味。

古代达官、名士饮酒,通常有侍女或歌妓侑觞。

此云“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美人”即指侍女或歌妓而言,意为美人愁眉不展,即引起我不欢。

其中“酒阑时”乃此二句之规定情境。

酒阑意味着人散,人散必将引起留恋、惜别的情怀,因而美人为此而敛起蛾眉,词人也因之受到感染,故而设身处地,巧语宽慰,几有同其悲欢慨。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6-157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095-1096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

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

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

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参考资料: 1、 陶尔夫著.宋词今译 :语文出版社,1995-07:154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

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

”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

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

衰翁:衰老之人。

参考资料: 1、 陶尔夫著.宋词今译 :语文出版社,1995-07:154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

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

危亭:《说文》:“危,高而惧也。

”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位置之高而命名。

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

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

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

衰翁:衰老之人。

参考资料: 1、 陶尔夫著.宋词今译 :语文出版社,1995-07:154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

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

危,高也;

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

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

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

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

  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

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

“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

“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

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

“赏”字不只为了协韵,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内。

“与谁同赏”即没有谁与之同赏,回应“独”字。

“独”而推及“同赏”,“同赏”又感叹“与谁”;

欢快味的“赏”字与压抑感的“独”字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

  过片两句“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这两句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

“天涯想”,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

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

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

“空惆怅”三个字收住了“天涯想”。

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掉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

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

是示人,也是律己。

这里的“衰翁样”指的是“空惆怅”,借“少年豪放”借回复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去。

“少年豪放”一句与第二句的“笑谈”二字相呼应,针线绵密。

  这是一首小令词,篇幅不长,可是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096-1097页

浣溪沙(送卢倅)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荷叶荷花水底天。

玉壶冰酒酿新泉。

一欢聊复记他年。

我亦故山归去客,与君分手暂流连。

佳人休唱好因缘。

水调歌头·渺渺楚天阔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

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

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

危栏对千里,落日照澄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

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

堪笑磻溪遣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

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淮河环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

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意气风发,统领数万精兵。

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

转眼间,建立起大功。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峻的峦峰。

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

劳累终生。

古今往事俱成空。

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

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豪放词典评》.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21-22 2、 孟庆文.《新宋词三百首赏析》.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5:229 3、 刘逸生.《宋词小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133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淮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淮南文史资料·第12辑:历代诗人咏淮南》 ,1996 :72 . 5、 关永礼,何松子.《白话宋词精华》.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139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淮河环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

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意气风发,统领数万精兵。

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

转眼间,建立起大功。

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

作者写此词时,汴京已残破,所以用“故”。

长淮:淮河。

当时宋、金以淮河为界。

孤城:指寿阳城。

乌衣:乌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是晋代王、谢等名门贵族之地。

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芝兰秀发:源于《世说新语》中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戈戟云横:一语双关,明喻晋军的武器像阵云一样横列开去,暗用《世说新语》中”见钟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的典故,赞誉谢安等足智多谋,满腹韬略。

奔鲸:奔逃的鲸鱼,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

转盼:转眼之间。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峻的峦峰。

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

劳累终生。

古今往事俱成空。

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

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

草木:草木皆兵之意。

《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劳生:碌碌的人生。

怆:伤感。

遗情:指思念往事。

曹植《洛神赋》:“遗情想象。

”李善注:“思旧故而想象。

”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

恒筝:桓伊善弹筝。

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

谢安听了“泣下沾襟”,孝武帝“甚有愧色”。

事见《晋书·桓伊传》。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豪放词典评》.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21-22 2、 孟庆文.《新宋词三百首赏析》.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5:229 3、 刘逸生.《宋词小札》.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133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淮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淮南文史资料·第12辑:历代诗人咏淮南》 ,1996 :72 . 5、 关永礼,何松子.《白话宋词精华》.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139

12345 共1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