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绛蜡烧残夜未分。

宝筝声缓拍初匀。

斗枢光照坐生春。

便恐赐环归衮绣,莫辞挥翰落烟云。

凤城西去断离魂。

临江仙·三月莺花都过了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

嵩阳居士记行行。

西湖初水满,遥想縠纹生。

欲为海棠传信息,如今底事长醒。

不应高卧顿忘情。

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

临江仙·潋滟湖光供一笑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将军曾记旧临边。

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连。

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

临江仙·唱彻阳关分别袂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唱彻阳关分别袂,佳人粉泪空零。

请君重作醉歌行。

一欢须痛饮,回首念平生。

却怪老来风味减,半酣易逐愁醒。

因花那更赋闲情。

鬓毛今尔耳,空笑老渊明。

临江仙·不与群芳争绝艳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一枝临晚照歌台。

眼明浑未见,弦管莫惊催。

记取刘郎归去路,千里应话天台。

酒阑不惜更重陪。

夜寒衣袂薄,犹有暗香回。

临江仙·自笑天涯无定准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

兴阑却上五湖舟。

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

寄声时为到沧洲。

遥知敧枕处,万壑看交流。

临江仙·卷地惊风吹雨去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遥知清影遍南州。

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平生江海恨飘流。

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虞美人·平波涨绿春堤满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平波涨绿春堤满。

渡口人归晚。

短篷轻楫费追寻。

始信十年归梦、是如今。

故人回望高阳里。

遥想车连骑。

尊前点检旧年春。

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一曲青山映小池。

绿荷阴尽雨离披。

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

携浊酒,绕东篱。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作者: 叶梦得 朝代: 宋代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

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莲歌。

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

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莲歌。

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此词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

词之片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片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

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于宴集结束后,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随风翻乱的荷叶上。

  这首两句是倒装句,表现出作者的体物入微。

“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

”(《南乡子》)观看鱼儿从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乐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风疏雨翻乱荷叶的萧萧之声。

忽然,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影入湖中。

这里不说是月影,而要说月堕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

  过片谓词人于酒宴之上仅仅饮下一点白酒,就竟然颇有醉意“散发婆娑”,极写自己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

“无人”句是说想听支采莲小曲,聊以解闷,但夜深人静,无人放歌,而愁闷也只好郁积心底,无从排遣。

这里的“无人”,其实是藉以说明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也是深一层的写法。

  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月光之下,屋宇飞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银河垂悬,好似挂檐角之上。

通过这一静景描写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作者月下沉思的具体内容,词中没有点透,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意蕴深长之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1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