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携美姬湖上远山,近山,两意冰弦散。

行云十二拥翠鬟,搀不定春风幔。

锦帐琵琶,司空听惯,险教人唤小蛮。

粉残,黛减,正好向灯前看。

锦筝,玉笙,落日平湖净。

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

苏小堤边,东风一另,怕羞杀林外莺。

方酒醒,梦惊,正好向灯前听。

玉舟,渐收,淡淡双蛾皱。

鸳鸯罗带几多愁,系不定春风瘦。

二八芳年,花开时候,酒添娇月带羞。

醉休,睡休,正好向灯前候。

美哉,美哉,忙解阑胸带。

鸳鸯枕上口揾腮,直恁么腰......更多

折桂令·中秋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镜:比喻中秋之月。

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

冷冷,清凉之貌也。

银汉:天河。

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一轮……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

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

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

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

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

下面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但作者没有进行正面描绘,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月光的明亮。

天地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

“玉露……无波”两句,又从另一侧面来写,只是它比前两句写得更加空灵。

作者从玉露着眼,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

那莹洁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

“比常夜……婆娑”,秋光如洗,月色较往常更为明净。

纵使如此,也并没有妨碍月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身影。

这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同时又从明月本身来进行描写。

前人曾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诗句,这里却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

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

面对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从中来,他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一醉方休呢?

  同样写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写法。

李白的《月下独酌》抒发的是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笔下的月既不解饮,又不懂情,无知而冷漠。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怀,他想象中的月宫是“高处不胜寒”,强调的是“月有阴晴圆缺”。

张养浩的这首散曲抒发的则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李白、苏轼等人的咏月名作都是将明月与人事紧紧交织在一起来写,忽景忽情,情景交融。

这首散曲却与此不同。

它把主要笔墨都用在了对明月的描写上,只是最后才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点出作者内心的感受。

这种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写法似乎已经成了常规,写不好,往往会落入俗套。

其关键在于景要切,情要真,两者融合得自然。

这首散曲成功的奥秘也就在这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雁儿落兼得胜令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抖擞了元亮尘,分付了苏卿印;喜西风范蠡舟,任雪满潘安鬓。  ......更多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抖擞了元亮尘,分付了苏卿印;喜西风范蠡舟,任雪满潘安鬓。   乞得自由身,且作太平民;酒吸华峰月,吟泺水春。而今,识破东华梦;红裙,休歌南浦云。三十年一梦惊,财与气消磨尽。把当年花月心,都变做了今日山林兴。   早是不能行,那更鬓星星。镜里常嗟叹,人前强打撑。歌声,积渐的无心听;多情,你频来待怎生?自高悬神武冠,身无事心无患。对风花雪月吟,有笔砚琴书伴。   梦境儿也清安,俗势利不相关,由他傀儡棚头闹,且向昆仑顶上看。云山,隔断红尘岸;游观,壶中天地宽。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监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间。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倒大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作者在《雁儿落兼得胜令》中描述了为官时与退隐后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况。全曲用对比的笔法,形成强烈反差:在朝时必须卑躬屈膝,秉笏立丹墀,处处仰承权贵意志,如对朝政有所论谏,则可能被判刑。辞官后的生活却悠然轻松,自在飘逸,人如在世外桃源中。这种比较完全是来自作者本人的亲身体验,因而对当时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格外有力,态度也极为鲜明。   连用五个“往常”“如今”表现作者自己的隐居完全出于本心,并非模仿古人,表达了作者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那种特立独行、超群脱俗的精神和旷达的内心境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枝花·咏喜雨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

守着这良田数顷,看一会雨种烟耕。

倒大来心头不惊,每日家直睡到天明。

见斜川鸡犬乐升平,绕屋桑麻翠烟生。

杖藜无处不堪行,满目云山画难成。

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

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

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

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

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

山川,都来杖屦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遂闲堂即事堂名......更多

【双调】落梅引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门外山无数,亭中春有余,但沉吟早成诗句。

笑九皋禽也能相媚妩,驾白云半空飞去。

野鹤才鸣罢,山猿又复啼,压松梢月轮将坠。

响金钟洞天人睡起,拂不散满衣云气。

山隔红尘断,云随白鸟飞,只这的便是老夫心事。

休夸子房并范蠡,肯回头古人也容易。

野水明于月,沙鸥闲似云,喜村深地偏人静。

带烟霞半山斜照影,都变做满川诗兴。

流水高低涧,断云远近山,爱园林翠红相间。

对诗人怎不教天破悭,四周围水云无限。

入室琴书伴,出门山水围......更多

【中吕】朝天曲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

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

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

严子陵钓滩,韩元帅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

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

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

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自劾,退归,用不着风云气。

疏狂迂阔拙又痴,今日才回味。

玩水游山,身无拘系,这的是三十年落的。

翠微,更奇,知道我闲居意。

玉田,翠烟,鸾鹤声相唤。

青山摇......更多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蔬圃莲池药阑,石田茅屋柴关。

俺这里花发的疾,溪流的慢,绰然亭别是人间。

对着这万顷风烟四面山,因此上功名意懒!

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

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

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昨日颜如渥丹,今朝鬓发斑斑。

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晚,断送了古人何限?

只为天地无情乐事悭,因此上功名意懒!

郭子仪功威吐蕃,李太白书骇南蛮。

房玄龄经济才,尉敬德英雄汉,魏徵般敢言直......更多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

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

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

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中吕】朱履曲_休只爱夸强

作者: 张养浩 朝代: 元代

休只爱夸强说会,少不得直做的贴骨粘皮,一旦待相离怎相离。

爱他的着他的,得便宜是落便宜,休着这眼皮儿谩到底!

鹦鹉杯从来有味,凤凰池再也休提,忧与辱常常不曾离。

挂冠归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随,却原来好光景都在这里。

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

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儹些东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

客位里宾朋等候,记事儿撞满杴头,不了的平白地结为仇讎。

里头教同伴絮,外面教歹人扌愁,到命衰......更多

12345 共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