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孤帆外海天空阔,动我诗情,三岛上月色玲珑,入我梦境。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想起国家亡给异族,令人悲酸;惭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无成。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这样大的国仇家恨使我伤心,哪能在客地春风中虚度光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三岛:指日本。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汗马:作战有功叫做汗马功劳,作者为革命奔走,自谦还没有立下功劳。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泛东海歌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对酒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参考资料: 1、 《悟人生品经典-诗词撷英》,青岛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版,第183~184页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diāo)裘(qiú)换酒也堪豪。宝刀:吴芝瑛 《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勤:常常,多。 珍重:珍惜重视。碧涛:血的波涛。用《庄子·外物》典:“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是周朝的大夫,忠于祖国,遭奸臣陷害,自杀于蜀,当时的人把他的血用石匣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后世多以碧血指烈士流的鲜血。 涛:在此处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参考资料: 1、 《悟人生品经典-诗词撷英》,青岛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版,第183~184页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diāo)裘(qiú)换酒也堪豪。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宝刀:吴芝瑛 《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勤:常常,多。 珍重:珍惜重视。碧涛:血的波涛。用《庄子·外物》典:“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是周朝的大夫,忠于祖国,遭奸臣陷害,自杀于蜀,当时的人把他的血用石匣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后世多以碧血指烈士流的鲜血。 涛:在此处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参考资料: 1、 《悟人生品经典-诗词撷英》,青岛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版,第183~184页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两黄金去购买锋利的宝刀起兴,“千金”本是珍贵的钱财器物,而诗人却毫不可惜地用来换取别人看来价值根本不足相当的东西。表现了诗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诗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与首句呼应,诗人愿意用名贵的貂裘去换酒喝,这些贵重的东西都毫不犹豫地舍弃,诗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语,显示出诗人仗义疏财,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诗的后两句,借用周朝的忠臣苌弘鲜血化碧的典故阐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蛮强的热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应当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只有这样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同时抒发诗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豪迈情感。   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寄女伴

作者: 秋瑾 朝代: 近代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此词不仅抒写了作者对女友的怀念,更表现了对国事的关心。

词中语意双关,寄喻颇深。

“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含蕴无限,极富情味。

全词独具风格,不落俗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赋柳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参考资料: 1、 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91-493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去复来:往返来去。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秋瑾光绪三十年(1904年)仲夏东渡,次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只身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春雷,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忍看:反诘之词,“怎忍看”的省略。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移:改变。颜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移颜色,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肯使”:”岂肯使“的省略。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烬,佛家语。此处指遭到瓜分惨祸。 浊(zhuó)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销,消除。救时:挽救时局命运。仗: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拼将十万头颅(lú)血,须把乾(qián)坤(kūn)力挽回。拼将:舍弃。将,语助词。十万:泛言极多。乾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参考资料: 1、 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91-493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去复来:往返来去。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秋瑾光绪三十年(1904年)仲夏东渡,次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国。只身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春雷,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忍看:反诘之词,“怎忍看”的省略。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移:改变。颜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移颜色,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肯使”:”岂肯使“的省略。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烬,佛家语。此处指遭到瓜分惨祸。 浊(zhuó)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销,消除。救时:挽救时局命运。仗: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拼将十万头颅(lú)血,须把乾(qián)坤(kūn)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拼将:舍弃。将,语助词。十万:泛言极多。乾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参考资料: 1、 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91-493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正题,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全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干宝《搜神记》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深处全是灰墨,问学识渊博的东方朔是怎么回事,东方朔说要西域人才知道。到了东汉明帝时,西域有道人来,问道人,回答是:圣经上说,天地大劫将尽,着劫烧,灰墨便是劫烧的余灰。这里借指战火的灰烬,说岂能把大好河山给人作战场,遭受战火的破坏。这两句写忧国怀抱,渴望有救国的志士能出现,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颈联两句充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并由忧国而思济世。尾联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全篇所写,都是忧国的思想和救时的抱负,充满动人的爱国激情。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忍看”“拚将”“须把”等词语的运用,将悲愤而激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劲健有力。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健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见怀;字重千钧,力能扛鼎。一腔豪气喷薄而出,丝毫不见女儿态。 参考资料: 1、 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91-493 2、 潘国琪.秋瑾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试析.齐鲁学刊,1978,04

秋海棠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残菊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岭梅开后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

作者: 秋瑾 朝代: 清代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123 共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