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潼潼水势向 文
去常德州中感赋 文
红毛刀歌 文
失题 文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如此江山·萧斋谢女吟《秋赋》 文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杜鹃花 文
翠楼怨 文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满江红·小住京华 文翻注译赏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文翻注译赏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祖国沉沦危亡忍不住感叹,东渡日本寻找革命同志。
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叹路途之艰险梗塞,感慨自身漂泊无依。
虽然远隔万里也要赴日留学。
人们休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连我那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
参考资料: 1、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4册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977年:295页 2、 赵雪沛选注.《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504页 3、 郭延礼,郭蓁选注.《中国文库 文学类 秋瑾诗文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171页 4、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569页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沉沦:沉没,危亡的意思。
不禁(jīn):忍不住。
海外:指日本。
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
知音:这里指革命同志。
金瓯(ōu)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
《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金瓯:金的盆盂。
比喻疆土之完固。
亦用于指国土。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嗟(jiē)险阻:叹路途之艰险梗塞。
叹飘零:感慨自身漂泊无依。
关山万里:指赴日留学。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作雄行:指女扮男装。
英物:杰出的人物。
龙泉:宝剑名:雷焕于丰城狱基掘得二剑, 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晋王嘉《拾遗记·颛顼(xū)》:“(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 参考资料: 1、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4册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977年:295页 2、 赵雪沛选注.《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504页 3、 郭延礼,郭蓁选注.《中国文库 文学类 秋瑾诗文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171页 4、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569页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祖国沉沦危亡忍不住感叹,东渡日本寻找革命同志。
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
沉沦:沉没,危亡的意思。
不禁(jīn):忍不住。
海外:指日本。
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
知音:这里指革命同志。
金瓯(ōu)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
《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金瓯:金的盆盂。
比喻疆土之完固。
亦用于指国土。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叹路途之艰险梗塞,感慨自身漂泊无依。
虽然远隔万里也要赴日留学。
人们休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连我那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
嗟(jiē)险阻:叹路途之艰险梗塞。
叹飘零:感慨自身漂泊无依。
关山万里:指赴日留学。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作雄行:指女扮男装。
英物:杰出的人物。
龙泉:宝剑名:雷焕于丰城狱基掘得二剑, 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晋王嘉《拾遗记·颛顼(xū)》:“(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 参考资料: 1、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4册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977年:295页 2、 赵雪沛选注.《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504页 3、 郭延礼,郭蓁选注.《中国文库 文学类 秋瑾诗文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171页 4、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569页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上片“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
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
“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其时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声音陡然一扬:“为国牺牲敢惜身?
”一句反问,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下片“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换头一折,疏疏三笔,将一路多少霜风雨雪,轻轻囊括。
是蹉跎,是舛磨,阳光寂灭,风雨鲜活。
她是一个革命者,不能也不会为了这些而放慢脚步。
有了这样的信念,关山万里,层云几重,一名女子,改换上男儿的装扮,一叶槎枒,飘扬过了大海。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歇拍一韵,似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只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只求如今,“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把秋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敢作雄飞的魄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词峥嵘风骨,撑起的正是词人飒爽的英姿。
参考资料: 1、 赵雪沛选注.《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504页
九日感赋 文赏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
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
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
她对菊遣闷饮酒;
她登楼远望故居。
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
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