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文
诗 文
诗 文
短歌行 文
仰瞻帷幕。
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
其人不存。
神灵倐忽。
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
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
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
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
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
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
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
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
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
胡不是保。
杂诗 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文翻注译赏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着觉。
起坐弹鸣琴。
起床坐着弹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薄帷鉴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清风吹我襟。
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孤鸿号外野,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
翔鸟鸣北林。
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徘徊将何见?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
忧思独伤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中不能寐(mèi),起坐弹鸣琴。
薄帷(wéi)鉴明月,清风吹我襟(jīn)。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中不能寐(mèi),起坐弹鸣琴。
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着觉。
起坐弹鸣琴。
起床坐着弹琴。
薄帷(wéi)鉴明月,清风吹我襟(jīn)。
薄帷鉴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清风吹我襟。
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孤鸿号外野,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
翔鸟鸣北林。
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徘徊将何见?
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
忧思独伤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是第一首。
阮籍《咏怀》诗(包括四言《咏怀》诗十三首),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总汇。
《晋书·阮籍传》说:“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
”这是指他的五言《咏怀》诗,可见他的五言《咏怀》诗无散失。
这八十二首诗是诗人随感随写,最后加以辑录的,皆有感而作,而非一时之作。
虽然如此,第一首仍有序诗的作用,所以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
”(《昭昧詹言》卷三)这是有道理的。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他有雄心壮志。
《晋书·阮籍传》说:“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壮志难酬,所以陶醉酒中。
其实酒并不能浇愁,他的忧愁和苦闷,终于发而为《咏怀》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忧思。
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也是为了抒发忧思,而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
王粲的忧思不过是怀乡引起的,阮籍的忧思却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
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
”(《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
”这是说,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嗟”。
清人何焯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嗟”更为深刻,注家并不了解这一点。
一般读者当然更是无法弄清究竟是何种“忧思”。
不过,《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
”由此或可得其仿佛。
史载诗人“善弹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
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
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
因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
所以,可以说写景正是为了写人。
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
”是继续写景。
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
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
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但是,《文选六臣注》中,吕延济说:“夜中,喻昏乱。
”吕向说:“孤鸿,喻贤臣孤独在外。
翔鸟,鸷鸟,以比权臣在近,谓晋文王。
”好像诗中景物皆有所指,如此刻意深求,不免有些牵强附会。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它)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
所以“忧思独伤心”。
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也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调。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作,对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刘勰说:“阮旨遥深。
”(《文心雕龙·明诗》)钟嵘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诗品》上)李善说:“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文选》卷二十三)都说明阮籍诗隐晦难解。
阮诗隐晦难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用比兴手法。
而这是特定的时代和险恶的政治环境及诗人独特的遭遇造成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短歌行 文翻注赏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因为人的寿命短促,虽然临觞作乐,也只能悲歌慷慨,难以忘怀忧愁。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人生在人世间,就好像早晨的露珠一样,转瞬就会逝去。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时间不会重新再来,花也不可能再次开放。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苹只在春天绽放光彩,兰只在秋天发出芬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剩下的日子苦短难耐,过去的日子让人感到苦闷惆怅。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人应当及时享乐,因与友人相会而快乐,以分别而感到悲伤。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哪里会没有这样的人生感触。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只是因为见到我的朋友而忘却忧愁了。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我的酒肴十分美好,就让自己尽情地品尝享受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去吟咏短歌,及时取乐,而不至于荒废岁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朝霜:早晨的露水。
这里形容转瞬而逝的短暂。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华不再阳:指花不能再次开放。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苹(pínɡ):一种水草,春天生长。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来日:指自己一生剩下的日子。
去日:指已经过去的日子。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蟋蟀在房:这里借用《诗经》的诗句:“蟋蟀在堂,岁律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诗经》原意是教人及时依照礼制而适当取乐。
陆机在这里运用此意。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旨:美好。
臧:好。
本句出自《诗经》。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短歌”两句:意为吟咏短歌,及时行乐,而不至于荒废时间。
与《诗经·蟋蟀》中的“好乐无荒”意义相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这首诗主要是感叹人生短促,应当及时行乐。
诗中有的句子有意效法曹操,本诗虽也叙友情,不过并没有曹操在《短歌行》中表现出的那种建功立业的雄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猛虎行 文翻注译赏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
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恶木岂无枝?
志士多苦心。
恶木也有枝,志士却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驱马将要远行。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却还未建立。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顶感慨悲伤。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谈论问题常常直言不讳,常常不为君王所喜,不为世俗所容,得不到认可。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眷顾我耿直的情怀,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盗泉: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因为厌恶它的名字,没有喝这里的水。
热不息恶木阴: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愿意被牵连到不良的环境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
恶木,形容难看的树。
恶木岂无枝?
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整驾:整理马车。
肃时命: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
杖策:拿着鞭子,指驱马而行。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饥食”两句:这两句见乐府古辞《猛虎行》,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岁载阴:岁暮。
这里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还没建立。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崇:高。
骇:起。
鸣条:树枝被风吹发出声音。
静言:沉思。
高山岑:高山顶。
亮节:节操高尚的人。
“人生”两句: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曷,同“何”,怎么。
俯仰愧古今:与古人相比感到十分惭愧。
俯仰,低头抬头,这里表示思考。
古今,古今之人,这里是偏义词,指古人。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盗泉: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因为厌恶它的名字,没有喝这里的水。
热不息恶木阴: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愿意被牵连到不良的环境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
恶木,形容难看的树。
恶木岂无枝?
志士多苦心。
恶木也有枝,志士却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驱马将要远行。
整驾:整理马车。
肃时命: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
杖策:拿着鞭子,指驱马而行。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饥食”两句:这两句见乐府古辞《猛虎行》,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却还未建立。
岁载阴:岁暮。
这里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还没建立。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
崇:高。
骇:起。
鸣条:树枝被风吹发出声音。
静言:沉思。
高山岑:高山顶。
亮节:节操高尚的人。
“人生”两句: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曷,同“何”,怎么。
俯仰愧古今:与古人相比感到十分惭愧。
俯仰,低头抬头,这里表示思考。
古今,古今之人,这里是偏义词,指古人。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顶感慨悲伤。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谈论问题常常直言不讳,常常不为君王所喜,不为世俗所容,得不到认可。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眷顾我耿直的情怀,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
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这首诗写自己在外行役的经历,虽然壮志难酬,仍不改“耿介”之怀。
一个节操高尚之人,因迫于时命,沉浮世事,结果功名未遂,陷于进退两难,其愧悔可想而知。
陆机少有才名,后应诏赴洛阳,在西晋混乱的政局中仕宦不得意,最终陷于王室争夺皇位的斗争,在“八王之乱”中被杀。
此诗正是诗人矛盾苦闷心境的真实写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八章 文
一章于皇圣世。
时文惟晋。
受命自天。
奄有黎献。
阊阖既辟。
承华再建。
明明在上。
有集惟彦。
二章奕奕冯生。
哲问允迪。
天保定子。
靡德不铄。
迈心玄旷。
矫志崇邈。
遵彼承华。
其容灼灼。
三章嗟我人斯。
戢翼江潭。
有命集止。
翻飞自南。
出自幽谷。
及尔同林。
双情交映。
遗物识心。
四章人亦有言。
交道实难。
有頍者弁。
千载一弹。
今我与子。
旷世齐欢。
利断金石。
气惠秋兰。
五章群黎未绥。
帝用勤止。
我求明德。
肆于百里。
佥曰尔谐。
俾民是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