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曲 文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
今年区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
并刀不剪东流水,湘竹年年泪痕紫。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重城车马红尘起,乾鹊无端为谁喜?
镜中独语人不知,欲插花枝泪如洗。
鹧鸪天·寿菊才开□□□ 文
品令 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 文
满江红 郝仲纯使君守坊州,枉道过予於登封 文
往山中,仲纯留兵骑见候,且约别於洛阳。
明日大雨三日,辕辙不可行,行此寄之。
使君以贵胄起家,风流有文词,仕至凤翔治中南山安抚使,先保陕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画戟清香,谁得似、韦郎诗笔。
还又见、从容车骑,待州西北。
竹马儿童应有语,使君姓字人人识。
是往时、曾护国西门,金汤壁。
千日醉,三更席。
事已去,寻无迹。
对暮凉灯火怅然如失。
万里功名知未免,中年离别万堪惜。
恨洛阳、风雨暗旌旗,空相忆。
鹧鸪天 木犀 文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文赏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由词题不知,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
元好问自公元1218年(金宣宗兴定二年)移家河南登封,此后一段时间行迹多在河南。
作者触景伤感,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
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唐新乐府有《北邙行》,所以有“黄尘老尽英雄”的感慨。
这里的“老尽”蕴含着作者对英雄不遇,空老京华的无限感伤,不由不发生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慨叹”人生“句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但更为悲壮。
作者的一腔幽怨无人共语,有英雄独立的悲凉,“远目送归鸿”源自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和贺铸的“恨登山临水。
和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句意,即有哀怨,又有不平之意。
上片言情,下片说理,英雄无奈,只好作自我宽慰语:“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功名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洗歌美酒,天伦至爱,才是人间乐事呀。
所以词最后,作者发出:“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的感慨。
这也正是他在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理想行当国孝无恢复之谋的现实的矛盾之中,希望与失望情绪交织而构筑成情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京都元夕 文翻注译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
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
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参考资料: 1、 费振刚.元好问暨金人诗传(上):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113 2、 严敬群,章斯予.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荟萃:金盾出版社,2011.05:59 3、 邱芬.节日诗词:黄山书社,2012.06:58 4、 柯孔标.古诗文名句分类手册: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07:76
袨(xuàn)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袨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华妆:华贵的妆容。
着处:到处。
闹:玩耍嬉闹。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何为:为何,做什么。
参考资料: 1、 费振刚.元好问暨金人诗传(上):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113 2、 严敬群,章斯予.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荟萃:金盾出版社,2011.05:59 3、 邱芬.节日诗词:黄山书社,2012.06:58 4、 柯孔标.古诗文名句分类手册: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07:76
袨(xuàn)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
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袨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华妆:华贵的妆容。
着处:到处。
闹:玩耍嬉闹。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
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何为:为何,做什么。
参考资料: 1、 费振刚.元好问暨金人诗传(上):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113 2、 严敬群,章斯予.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荟萃:金盾出版社,2011.05:59 3、 邱芬.节日诗词:黄山书社,2012.06:58 4、 柯孔标.古诗文名句分类手册: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07:76
秋怀 文翻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
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门外,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
屋里,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吟唱之声逢秋更苦;
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
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三十首·其四 文翻注译赏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的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chún)。
天然:形容诗的语言平易,自然天真。
豪华:指华丽的词藻。
真淳:真实淳朴。
南窗白日羲(xī)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羲皇上:羲皇上人,指上古时代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的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
天然:形容诗的语言平易,自然天真。
豪华:指华丽的词藻。
真淳:真实淳朴。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羲皇上:羲皇上人,指上古时代的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
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
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
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田园居》等都体现了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人生旨趣和艺术特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文赏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
春风都属富家郎。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
春风都属富家郎。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这首词主要是写别情。
“候馆”是行人寄住的旅舍,昏灯凉雨是此时与他作伴的凄凉景物。
“小楼”是居人所在的闺楼,明月照床衬托出她静夜无侣的孤栖境况。
两者对举,构成一种典型的伤别怀人的抒情背景,由此决定了全词的情调氛围。
“多情却被无情恼”。
“今夜还如昨夜长”,分别借用苏轼《蝶恋花》和贺铸《采桑子》词原句,巧成对仗。
在这里,多情的是人,无情的是前边两句所描写的环境中的自然之物。
这种萧索的时令和孤独的环境,最容易唤起人的离愁别绪。
“今夜还如昨夜长”一句,看似说得无谓,却告诉读者两层意思:一是受着相思的煎熬,耿耿难眠,故觉夜长;
二是夜夜相思,不止一天了。
下片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
“金屋暖,玉炉香”,与候馆、小楼清境相对,不仅标明是富家器物,而且又有金屋藏娇典故潜在的暗示,使人想到富家男女终日厮守,这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况味形成强烈的对比。
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谓将像梅花那样熬过寒冬,迎来海棠开放的春天。
然而海棠开时,梅花也就凋零了。
在自我宽慰中,希望与悲感交织,一线亮色中仍不免忧郁的灰青。
这是元好问以“鹧鸪天”词调所写“宫体八首”的第一首。
元好问于词,似有集大成之意。
这八首宫体词,并不像过去的宫体诗那样,偎玉倚香,剪红刻翠,不过偏重于写男女相思之情而已。
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几点令人称赏。
在构思上,打破了柳永等人写羁旅愁思常用的今、昔、今的三段式,目光专注于眼前情景,把回忆的画面处理到幕后。
这样就避开了往日相依相偎耳鬓厮磨的一般化描写,少了点曲折,却更显得单纯恳挚。
其次,词的结尾以景结情,语淡情深。
景又不似实景,乃近于诗的比兴,置于结尾,淡宕涵浑。
其三,这首词擒离词造语,素朴清新,力避绮靡甜腻字面。
若“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数句,直是乐府民歌之俊语。
凡此诸方面,构成了质朴清纯的风格,依稀晚唐小词风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