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肃我成命,於昭黄祇。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寿和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于穆不已,裒对斯臻。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执珽有颙。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回乡偶书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太和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回乡偶书二首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答朝士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回乡偶书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题袁氏别业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 / 柳枝词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参考资料: 1、 龚勋.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12年:42页 2、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11年:211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参考资料: 1、 龚勋.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12年:42页 2、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11年:211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参考资料: 1、 龚勋.中国儿童成长必读书 唐诗三百首.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12年:42页 2、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精解 小学生版.长春市:吉林摄影出版社,2011年:211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参考资料: 1、 羊玉祥.古典诗文鉴赏.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47-48页 2、 利生.诗词鉴赏.呼和浩特市:远方出版社,2010年:84-85页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1234 共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