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歌声闲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歌声闲。

兰舟只隔芙蓉湾。

芙蓉湾。

扇摇波影,风卷云鬟。

馀音袅袅留馀欢。

双鸳飞处传情难。

传情难。

曲终人去,愁寄湖山。

隔浦莲(七夕)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银湾初霁暮雨。

鹊赴秋期去。

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

纤巧云暗度。

河桥路。

缥缈乘鸾女。

正容与。

西厢旧约,玉娇谁见私语。

柔情不尽,好似冰绡云缕。

回首天涯又怨阻。

无语。

西风魂断机杼。

菩萨蛮(水晶脍)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玉鳞熬出香凝软。

并刀断处冰丝颤。

红缕间堆盘。

轻明相映寒。

纤柔分劝处。

腻滑难停_。

一洗醉魂清。

真成醒酒冰。

少年游·草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春风吹绿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衬下,芳草显得葱绿可爱,是在晓梦中梦见了这如茵的芳草。

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软草上,蒙茸的草地随着流水延伸向天际。

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萋萋的芳草,遮盖了伊人的足迹,给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别离之恨,使人追忆起像绿草地一样的翠罗裙。

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景象勾起了人满怀的愁绪。

参考资料: 1、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90 2、 萧希凤.《宋词三百首简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167 3、 《线装经典》编委会.《宋词鉴赏辞典》.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298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yīn)。

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春风吹绿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衬下,芳草显得葱绿可爱,是在晓梦中梦见了这如茵的芳草。

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软草上,蒙茸的草地随着流水延伸向天际。

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

芳裀:形容春草茸茸如垫褥。

香尘:带着花香的尘土。

萋(qī)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萋萋的芳草,遮盖了伊人的足迹,给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别离之恨,使人追忆起像绿草地一样的翠罗裙。

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景象勾起了人满怀的愁绪。

萋萋:指茂密的芳草。

翠罗裙:借指人。

化用牛希济《生查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句意。

闲门:代指情人居住处。

凄迷:迷茫。

参考资料: 1、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90 2、 萧希凤.《宋词三百首简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167 3、 《线装经典》编委会.《宋词鉴赏辞典》.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298

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

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

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

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

  这首送春词,抒写了伤春惜春的情怀。

上片言春之短暂。

屈指迎春,弹指春去。

画檐蛛网,也留春住。

下片抒写伤春愁绪。

几日春晴,几夜春雨,春将归去矣!

伤春之句,题遍屏窗。

全词曲折有致,思绪缠绵。

工巧婉丽,饶有韵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春风吹绿湖边草。

春光依旧湖边道。

玉勒锦障泥。

少年游冶时。

烟明花似绣。

且醉旗亭酒。

斜日照花西。

归鸦花外啼。

西江月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小舫半帘山色,断桥两岸秋阴。

芙蓉消息已愁深。

红染云机翠锦。

几度烟波共酌,半生风月关心。

飞来鸥鹭是知音。

一笑歌边醉醒。

清平乐(秋叶)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盘枝翦翠。

叶叶西风意。

吹上玉人云□底。

无限新凉气味。

飘萧露卷烟柔。

绝怜不逐宫流。

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解连环·柳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露条烟叶。

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

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

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

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

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

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

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露条烟叶。

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

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

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

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窣:突然出现。

拂水藏鸦:形容柳的枝叶渐长。

三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形,一日三眠三起。

依依灞桥怨别。

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

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

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这里泛指送别之处。

花骢:骏马。

兰楫:这里泛指舟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兰陵王(为十年故人作)

作者: 高观国 朝代: 宋代

凤箫咽。

花底寒轻夜月。

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

罗巾泪暗叠。

情入歌声怨切。

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

十年迥凄绝。

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

双鳞不渡烟江阔。

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

正愁恨时节。

南陌。

阻金勒。

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

春愁欲解丁香结。

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

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12345 共1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