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老去有余业,读书空作劳。

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

久静能忘病,因行当出遨。

胡为良自苦,膏火自煎熬。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梦入长安道,萋萋尽春草。

觉来春已去,一片池塘好。

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

带我离愁江外去。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记得去年的今夜,我们在月明花娇的万树丛中举杯欢饮,一同进入醉乡。

而今年今夜,只有我一个停立江边,心情无比惆帐。

月色朦胧,长堤昏昏暗暗,岸上垂柳摇曳的阴影遮住了停靠江边的小船。

故人何处?

带我离愁江外去。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远游的故人你现在何处?

请江月把我的离愁带往江外我那好友居住的地方。

预想来年百花吐艳的时节,我还会像今年这样,更加深情地追忆去年呢!

参考资料: 1、 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156 2、 王友胜.《唐宋词选》.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60 3、 陆林.《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1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月暗:昏暗,不明亮。

故人何处?

带我离愁江外去。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江外:指长江以南地区。

因从中原看出来,江南地带地处长江以外。

故称“江外”,亦作“江表”。

来岁:来年,下一年。

参考资料: 1、 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156 2、 王友胜.《唐宋词选》.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60 3、 陆林.《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1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记得去年的今夜,我们在月明花娇的万树丛中举杯欢饮,一同进入醉乡。

而今年今夜,只有我一个停立江边,心情无比惆帐。

月色朦胧,长堤昏昏暗暗,岸上垂柳摇曳的阴影遮住了停靠江边的小船。

月暗:昏暗,不明亮。

故人何处?

带我离愁江外去。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远游的故人你现在何处?

请江月把我的离愁带往江外我那好友居住的地方。

预想来年百花吐艳的时节,我还会像今年这样,更加深情地追忆去年呢!

江外:指长江以南地区。

因从中原看出来,江南地带地处长江以外。

故称“江外”,亦作“江表”。

来岁:来年,下一年。

参考资料: 1、 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156 2、 王友胜.《唐宋词选》.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60 3、 陆林.《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1

连州阳山归路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

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小儿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难,硬是坚持说:眼前的风光景物,胜过江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烟瘴:瘴气。

此代指多瘴气的岭南地区。

湘潭,地名,治所在现在的湖南省。

今湖南湘潭。

衰颓: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避地:因逃避战争祸乱而移居他地。

强言:坚持说。

风物:风光景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

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烟瘴:瘴气。

此代指多瘴气的岭南地区。

湘潭,地名,治所在现在的湖南省。

今湖南湘潭。

衰颓: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小儿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难,硬是坚持说:眼前的风光景物,胜过江南。

避地:因逃避战争祸乱而移居他地。

强言:坚持说。

风物:风光景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首句点题,说明自己行程。

“烟瘴”二字,切岭南气候,暗示自己因为避乱到连州,过着很艰苦的生活。

次句具体写流亡生活对自己身体的摧残,连用“疾病”、“衰颓”、“不堪”三词,突出环境的恶劣,也隐隐将自己对国事的忧愁略加表露,语意低沉深挚。

历来诗人都喜欢把情感寄托在对风物的吟咏之中,这两句诗切定“烟瘴”,从而直述种种不堪,也是采用这一手法。

  三、四句笔锋忽转,不再写自己,转说小儿女不知道是逃难,坚持说眼前的景物比江南还好。

这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颇见构思之苦。

诗以“避地”二字为主脑。

眼前的风光,未必不如江南,关键是诗人此番是逃难而来,他又是江南人,见惯江南景色,如今颠沛流离,心情不佳,遥望故乡,战火不息,他怎会对眼前的景色赞赏呢?

他又怎么会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秀丽景色呢?

反过来,儿女年幼,没有大人那样的忧愁,自然感觉不同,说眼前的景色胜过江南。

诗人这样写,正是通过小儿女的不解事,反衬自己的忧思,所以用“强言”二字为小儿女定位,道出心中无限凄楚。

苏轼《纵笔》“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将心中的感慨借小儿的误会诉出,寓庄于谐,兴味无穷;

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直接说小儿女无知,表示自己悲伤。

吕本中这首诗也通过小儿女的不懂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尽管取径不同,仍然很有可能是受了前人的启发。

  诗前两句从正面直说,写得很凝重压抑;

后两句从侧面衬托,表面上作轻描淡写,实际上将原本的痛苦渲染得更加深沉。

吕本中诗自附于江西诗派,讲究“悟入”、“活法”,这首诗写得沉浑老成,就是从杜甫诗入径,而加上了自己的变化。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7.12(2012.7重印) : 第784-785页 .

满江红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

虚檐外,萧萧竹。

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朝中措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病香无力傍栏干。

风雨送春还。

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浪淘沙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柳色过疏篱。

花又离披。

旧时心绪没人知。

记得一年寒食下,独自归时。

归后却寻伊。

月上嫌迟。

十分斟酒不推辞。

将为老来浑忘却,因甚沾衣。

生查子(离思)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人分南浦春,酒把阳关盏。

衣带自无情,顿为离人缓。

愁随苦海深,恨逐前峰远。

更听断肠猿,一似闻弦雁。

清平乐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故人何处。

同在江南路。

百种旧愁分不去。

枉被落花留住。

旧愁百种谁知。

除非是见伊时。

最是一春多病,等闲过了酴醿。

朝中措·病香无力傍栏干

作者: 吕本中 朝代: 宋代

病香无力傍栏干。

风雨送春还。

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12345 共5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