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

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

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

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

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

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

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

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水口行舟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拜张魏公墓下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

剑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无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彷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令此空山,......更多

白鹿洞书院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偶题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méng)艟(chōng)巨舰一毛轻。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méng)艟(chōng)巨舰一毛轻。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

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

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

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

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pái)徊(huái)。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问渠(qú)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为:因为。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如此,这样。清:清澈。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pái)徊(huái)。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 问渠(qú)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为:因为。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如此,这样。清:清澈。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偶成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代

云垂幕。

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

千林琼玖,一空莺鹤。

征车渺涉穿华薄。

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

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12345 共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