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蟹 /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文翻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70-672
樱桃花 文
橡媪叹 文注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橡子:橡树(又名栎树)的果实,苦涩难食。
榛芜冈:草木丛杂的山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伛偻(yǔlǚ):驼背弯腰的样子。
黄发:指年老。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盈掬(jū):满一捧。
掬:一捧。
尽日:一整天。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曝(pù):晒。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袭人香:指稻香扑鼻。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细获:仔细地收割、拣选。
精舂(chōng):精心地用杵臼捣去谷粒的皮壳。
玉璫:玉制的耳坠。
这里用以比米粒的晶莹洁白。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持之:拿它。
之,指米。
纳于官:交纳给官府。
私室:指农民自己家里。
无仓箱:犹言颗粒不存。
仓箱:装米的器具。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不避赃:犹言公然贪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农时:春耕播种时节。
作私债:指贪官狡吏把官仓的粮食放私债进行盘剥。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诳饥肠:哄哄饥肠辘辘的肚子。
诳:哄骗。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吾闻”二句:田成子,即春秋时齐国宰相田常,他为了收买人心,曾以大斗贷出 粮食,以小斗收进,故民众歌颂他。
后来他的子孙取得了齐国的王位。
诈仁:假仁。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吁嗟(xūjiē):感叹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夕酒醒 文翻译赏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乐曲刚停就醉倒了我这蛮奴,酃醁的余香飘散在翠色酒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半夜醒来照明的红蜡快燃尽,蜡脂融泪变成一枝美丽珊瑚。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4 2、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4-405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乐曲刚停就醉倒了我这蛮奴,酃醁的余香飘散在翠色酒炉。
四弦(xián):指琵琶,因有四根弦,故称。
这里代指音乐。
罢:停止。
蛮奴:诗人自称。
宋以前男女皆可称“奴”。
皮日休是复州竟陵人,竟陵春秋时楚地,中原地区称楚为“荆蛮”,故诗人自称“蛮奴”。
酃醁(línglù):又作“酃渌”,古代的一种美酒,也称“酃酒”。
酃,地名,在今湖南省;
醁,美酒。
馀(yú):残留。
翠炉:翡翠色的水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半夜醒来照明的红蜡快燃尽,蜡脂融泪变成一枝美丽珊瑚。
蜡:蜡烛。
寒泪:春寒中熔化的蜡脂。
珊瑚: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颜色鲜艳美丽。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4 2、 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404-405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此诗从“四弦才罢”、蛮奴醉倒落笔,不正面描写宴会场面,但宴会气氛的热烈,歌伎奏乐的和谐悦耳,朋友们举杯痛饮的欢乐,诗人一醉方休的豪兴,无不透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流露出来,给人以想象酒宴盛况的余地。
这种侧面透露的写法,比正面直述既经济而又含蓄有力。
“蛮奴”上着一“醉”字,煞是妙极:既刻画了诗人畅饮至醉的情怀,又表明酒质实在醇美,具有一股诱人至醉的力量;
这“醉”字还为下文的“醒”渲染了醉眼蒙眬的环境、气氛。
当诗人一觉醒来,“翠炉”的酒气仍然扑鼻,“馀香”诱人。
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酃醁质量高、香味历时不散的特点,而且点出了诗人嗜酒的癖性。
在古代,不得志的正直之士,往往和酒结下不解之缘。
这里,诗人虽只暗示自己嗜酒,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愁。
手法可谓极尽含蓄、曲折之能事。
诗的后两句,写酒醒所见景象:“短”字,绘出红蜡残尽的凄清况味;
“一枝”,点明红蜡处境孤独;
“寒泪”的形象则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残烛,似乎正在流着伤心的泪水。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不仅把“红蜡”写得形神毕肖,而且熔铸了自己半生凄凉的身世之感,物我一体,情景交融。
这时作者已进入中年,壮志未酬,人生道路正像这一枝短残了的红蜡。
明胡震亨谓:皮日休“未第前诗,尚朴涩无采。
第后游松陵,如《太湖》诸篇,才笔开横,富有奇艳句矣”(《唐音癸签》卷八)。
这首中举后写的《春夕酒醒》与诗人得第前写的另一首诗《闲夜酒醒》相比,风格上有很大不同。
两首诗同是写酒后醒来孤独之感,但与“朴涩无采”,语言清新的《闲夜酒醒》相比,《春夕酒醒》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四弦”的乐声,酃醁的“馀香”,“翠炉”“红蜡”的色彩,“珊瑚”的美丽多姿,辞藻华丽,斐然多彩,正表现出“才笔开横”、文辞“奇艳”的艺术特色。
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
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参考资料: 1、 邓光礼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97-1098
夜看樱桃花 文
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文
馆娃宫怀古五绝 文注
绮閤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
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兵犹怕伍员头。
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绮閤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
郑妲:一作“郑旦”,是历史上一位刚烈女子。
她与西施一样,也是被越王勾践选中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之一。
罘罳(fú sī ):也作“罦罳”。
古代一种设在门外的屏风;
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
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金镞(zú):金属制的箭头。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兵犹怕伍员头。
伍员(yún):即伍子胥。
春秋末期楚国人,后为吴国大夫。
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
屟(xiè)廊:亦作“屧廊”,即响屧廊。
春秋时吴宫廊名。
屟是木板拖鞋。
吴王夫差命人将廊下的土地凿成瓮形大坑,上面用厚木板覆盖辅平,让西施和宫女穿上木鞋在上面行走,铮铮有声,所以取名响屟。
今苏州灵岩寺圆照塔前有一个小斜廊,就是其遗址。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