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蝉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北岳庙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赠李文通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营当万胜冈头下,誓立千年不朽功。

天子手擎新钺斧,谏官请赠李文通。

马嵬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

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夏夜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原寺偏邻近,开门物景澄。

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

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

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

送天台僧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

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诗人贾岛早年曾经为僧,后虽还俗,但过去的蒲团生涯对他不能没有影响,他的诗中常出现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记忆中‘坐学白骨塔’、‘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的禅味,不但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一类诗境的蓝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边’,‘孤鸿来夜半,积雪在诸峰’,甚至‘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渊源。

”所以,同样是禅诗,贾岛与王维就往往不一样。

如果说王维是幽静空明的话,贾岛就是枯寒苦瘦,这首诗的境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这也就告诉读者,研究作家,不能脱离他的个性、经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

  全诗前三联皆是诗人想象的这位天台僧人远去的情景。

首联“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中的“扁舟”直接地将天台僧一路孤寂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背岳阳”点明了天台僧人的离去,即乘坐扁舟朝着背离岳阳的方向驶去,此处即交代出了诗人与天台僧送别的地点,又饱含了诗人对天台僧浓浓的赠别之情。

颔联“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是进一步想象天台僧在途中的情景,通过僧人的饮食与坐禅两个方面来表现出了僧人清心寡欲与孤寒清寂。

颈联“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僧人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随,更有猿啼之声在耳畔萦绕。

这句中,一个“孤”字,一个“霜”进一步升华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

尾联“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即说明了僧人的“心中无一物”,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冬夜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羁旅复经冬,瓢空盎亦空。

泪流寒枕上,迹绝旧山中。

凌结浮萍水,雪和衰柳风。

曙光鸡未报,嘹唳两三鸿。

送田卓入华山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

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即事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征。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

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

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

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客思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12345 共34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