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元好问年约二十时,书生意气,慷慨激昂。

一次,与金军著名的大将完颜鼎(字国嚣)射猎终南山,同行者还有王渥(字仲泽)等,有感而赋此词。

  写出猎的词,元好问之前已有许多,而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其先声。

由于出猎场面豪阔,气势雄壮,反映到词中,作品易以威武取胜。

而元好问此词,更高出寻常威武一筹,在人事的见解上卓有特色,深沉高远。

  “少年射虎”两句,劈头先用两个曲故,反衬出猎主人的威猛。

西汉李将军李广,曾经见草中石而以为虎,拉箭猛射,箭头深没石中。

但李广射石,恐非少年时事,此处写法,主要是衬托年二十就以善战闻名的商帅完颜国嚣。

“赤羽千夫膳”全用杜甫《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二中的一句,原是称颂将帅的立功塞外之事,此处亦说商帅把这视若等闲,可见商帅更是高出前人一头。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这几句全写围猎场面。

骏马金铃悬头,锦绣围脖,在平原民奔腾驰骋,如星流电转,而千骑齐奔,更见其气势雄大。

高超的射猎技艺,使天上飞禽和水里游鱼的路全断了,乖乖地来到人们的囊中;

白雾紧随着飞腾的马啼,蔚为壮观;

射猎队伍形成了合围的阵势,准备一网打尽入了围的野物。

几句词,声调短促,吻合了射猎车骑风驰电掣的情势。

  “看川空欲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围猎场面壮观,气势雄大,固然可观。

然而,仅仅停留于此,则仍是雕虫之技,不足与言大者。

这里,作者的笔触轻轻一点:“得意似,平生战”,既写出了商帅的善战,又用“得意”二字,写出了商帅视战争为“等闲”的军人气概。

那喧闹车骑的背景,是川空谷阔的静谧,而五色旌旗飘摇飞动,变幻着高深莫测的图景。

这就像平生常常得胜的战役。

  上片直写围猎,喧闹非常,都是眼前之景。

下片要换境、换意了。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

”两句直勾出寂寥空旷的夜景:古城上空,悬着一钩残月,鼓角声隐隐从远方传来,清静中富有动感。

而“军中高宴”一句,归结了白日围猎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也同时衬托了将帅的豪气。

  “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这里,作者的笔彻底从围猎荡开去了,而描绘了逼人的军威。

“草木”句,用苻坚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之典,形容敌方兵士的胆战心惊。

“中原狐兔”,决非只指围猎的对象,更指代中原大地上的敌军等等,而这些敌军,听到商帅兵马的声音以前,便已颓然远遁了。

如此煊赫的军威,用对面状况来表现,更显得气势宏大。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韩指韩信,彭指彭越,都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著名战将。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曾在击败项羽的过程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彭越也曾参与致项羽于死地的垓下决战。

这两员战将的战功,千古之下,未敢轻视。

而作者则主,他们两人,不过只做到平常的走狗罢了。

言外之意是,商帅决非此种人物。

  因此,由上文逼出最后两句:“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唐代大将薛仁贵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称。

此指商帅的才略志向,会效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一举清边患,此才是将帅本色。

全词气势峥嵘,场面豪阔,情境雄沉,不愧为名家手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眼中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论诗三十首·其十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特:只是。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少陵:天宝中,杜甫客居长安近十年,住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微之:元稹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这首诗是批评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陈师道。

陈师道的作诗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着意于锤炼字句,在形式技巧上下功夫。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名句,意象清新,浑然天成,写出了盎然春意。

元好问崇尚自然天成的诗歌,反对雕琢粉饰,因此这里称赞谢灵运的这个名句万古常新,进而讽刺陈师道闭门觅句,只是徒然浪费精神,写不出什么好作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三十首·十四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岐阳三首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凶猛的敌骑营寨相连,天上的禽鸟也难偷飞;呼号的北风席卷大地,迷茫的天空大雪霏霏。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号称形胜的三秦啊,山河的险要古今未改;千里传来的噩讯啊,怎知道究竟是真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庞大的鲸鲵是那么凶暴——似海的人群尽被吞食;毒蛇和恶狗是那么猖獗——分明像铁山把孤城紧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就像是走到穷途的阮籍啊,我面对国难苦无良策——徒然怅望着失陷的岐阳,纷飞的悲泪溅满了裳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号称“百二关河”的三秦啊,如今已不见杂草纵横;十年的战火燃烧在这里,烽烟遮暗了旧时的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西望着岐阳啊,全没有半点同胞的音信;东流的陇水啊,只听到一片惨痛的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荒野里,缠绵的蔓草情深意厚,在悄悄萦绕着战士的尸骨;蓝天下,惨淡的残阳究竟为啥,却偏偏照射着死寂的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我能够从什么地方啊,向苍天细细地责问——为何让凶残的蚩尤啊,制造这杀人的刀兵?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遥想当年,九虎猛将们目光炯炯,凛然守卫在巍巍秦关——孱懦的齐楚何曾在眼,直看它好似肥肉在砧!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禹贡》记述的土田啊,要推那“陆海”最是肥沃;汉朝当年的边界啊,蜿蜒着伸过遥远的天山。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慨叹今日,猎猎的北风呼啸不已,悲壮的胡笳随风远传;潇潇的渭水呜咽难抚,河边的战士尸骨正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空自有华山的三十六峰啊,仍然像长剑屹立——只可惜倚天的雄奇仙掌啊,只落得徒自空闲! 参考资料: 1、 林从龙.元好问和他的诗.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32-34 2、 郑力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18-121页

论诗三十首·二十六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

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

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

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

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

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

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

张、晁成就不大。

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

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

觱拂泺水源,渊沦晋溪波。

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鼋。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

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

今朝一洗众峰出,千鬟万臀高峨峨。

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

山阳十月未摇......更多

摸鱼儿 雁丘词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元代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中吕】喜春来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678910 共3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