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一个狭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春天,但春意并不浓。

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

两人在如此凄风冷雨的艰难情况下相会,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

小楼连接着阁楼,那是两人约会的处所。

但是两人都是冒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他们抱恨而别。

门外的花柳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艰难的飞行。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现在风和日丽,金屋藏娇;

桃花在春风中明艳美丽,摇曳多姿,他们现在在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历凄风苦雨。

回忆起来,那时的小桥冲雨,反倒有别一番滋味。

眼前这无忧的无虑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抱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的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112-114页 2、 傅璇琮、李克.《婉约词 豪放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第144-145页

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漠漠:迷蒙广远的样子。

轻丝:细雨。

柳泣花啼:细雨绵绵不断,雨水流下柳花,犹如哭泣落泪。

九街泥重:街巷泥泞不堪。

九街:九陌、九衢,指京师街巷。

燕飞迟:燕子羽翼被雨水打湿了,飞行艰难。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金屋:华丽的屋子 冲雨:冒雨。

幽恨:藏在心底的愁怨。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112-114页 2、 傅璇琮、李克.《婉约词 豪放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第144-145页

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一个狭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春天,但春意并不浓。

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

两人在如此凄风冷雨的艰难情况下相会,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

小楼连接着阁楼,那是两人约会的处所。

但是两人都是冒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他们抱恨而别。

门外的花柳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艰难的飞行。

漠漠:迷蒙广远的样子。

轻丝:细雨。

柳泣花啼:细雨绵绵不断,雨水流下柳花,犹如哭泣落泪。

九街泥重:街巷泥泞不堪。

九街:九陌、九衢,指京师街巷。

燕飞迟:燕子羽翼被雨水打湿了,飞行艰难。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现在风和日丽,金屋藏娇;

桃花在春风中明艳美丽,摇曳多姿,他们现在在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历凄风苦雨。

回忆起来,那时的小桥冲雨,反倒有别一番滋味。

眼前这无忧的无虑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抱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的意味深长。

金屋:华丽的屋子 冲雨:冒雨。

幽恨:藏在心底的愁怨。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112-114页 2、 傅璇琮、李克.《婉约词 豪放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第144-145页

朝云漠漠散轻丝。

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北宋初期的词是《花间》与《尊前》的继续。

《花间》、《尊前》式的小令,至晏几道已臻绝诣。

柳永、张先在传统的小令之外,又创造了许多长词慢调。

柳永新歌,风靡海内,连名满天下的苏轼也甚是羡慕“柳七郎风味”(《与鲜于子骏书》)。

但其美中不足之处,乃未能输景于情,情景交融,使得万象皆活,致使其所选情景均并列单页画幅。

究其缘故,盖因情景二者之间无“事”可以联系。

这是柳词创作的一大缺陷。

周邦彦“集大成”,其关键处就在于,能在抒情写景之际,渗入一个第三因素,即述事。

因此,周词创作便补救了柳词之不足。

读这首小令,必须首先明确这一点。

  这首令词写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话中“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亦即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片所写乍看好像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这是当时的活动环境:在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浓艳,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

这是门外所见景色。

“泣”与“啼”,使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

门外   所见这般景色,对门内主人公之会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

但此时,故事尚未说完。

故事的要点还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说出来,那就是: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

“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小楼”应接“楼阁”,那是两人会晤的处所,“雨”照应上片的“泣”、“啼”、“重”、“迟”,点明当时,两人就是冲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而且点明,因为怀恨而别,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双飞的燕子也才那么艰难地飞行。

这是第一个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转说当前,这是第二个故事,说他们现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娇。

但这个故事只用十个字来记述:“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这十个字,既正面说眼前的故事,谓风和日丽,桃花明艳,他们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在一起;

同时,这十个字,又兼作比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联想以前,并进行一番比较。

“不似当时”,这是比较的结果,指出眼前无忧无虑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得意味深长。

  弄清楚前后两个故事的关系,了解其曲折的过程,对于词作所创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体感受。

这首词用笔很经济,但所造景象却耐人深思。

仿佛山水画中的人物:一顶箬笠底下两撇胡子,就算一个渔翁;

在艺术的想象力上未受训练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

这是周邦彦艺术创造的成功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

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

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

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宜城酒泛浮香絮。

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

我们喁喁细语直到夜深。

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灯影,两个黯然相对的有情人!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周邦彦诗词选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第82页. 2、 刘斯奋.《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周邦彦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08月:109页

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

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

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廉纤:纤细连绵貌。

韩愈《晚雨》:“廉纤晚雨不能睛,池岸草边蚯蚓呜。

萍面: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

朱门:红漆大门。

比似:比起。

宜城酒泛浮香絮。

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

我们喁喁细语直到夜深。

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灯影,两个黯然相对的有情人!

宜城酒:汉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南)生产的名酒。

香絮:形容酒面浮沫,又名“浮蚁”。

晋代张载《酃酒赋》称赞宜城酒:“缥蚁萍布,芳香酷烈。

”。

更阑:夜深。

古人一夜分五更。

阑,将尽。

相将:相共,共同。

羁思(jī sī):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周邦彦诗词选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第82页. 2、 刘斯奋.《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周邦彦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08月:109页

琐窗寒·寒食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

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剪烛西窗语:借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抒发怀乡之情。

迟暮。

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百五:指寒食节。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

旗亭:指酒楼。

高阳俦侣:西汉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

靥(yè):脸上的酒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春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

一春须有忆人时。

庆春宫·云接平冈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

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

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

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

花艳参差,香雾飘零。

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

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

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眉共春山争秀。

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

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眉共春山争秀。

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

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清·刘熙载《艺概》指斥周邦彦词“周旨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杂志亦不乏贬斥之词。

其实,《清真集》编入“春景”类,描写闺情之作的词,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委婉含蓄、别开生面,这首小令就是其中一首。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首先描写女子的外貌。

以“春山”喻眉毛,以个别代整体,写人之美,五代冯延巳即有“低语前吹频转面,双眉钦恨春山远”。

美成用“争秀”二字,有意同“春山”比秀,比“春山”更秀。

“争”字意味深长,以动写静,更见生动。

因为词人善于点化,化腐旧为新鲜,远比“淡淡春山”、“淡扫蛾眉”、“春山八字”、“眉蹙春山”具有新意。

  “可怜长皱”充满词人的主观情感。

“春山”喻眉颇具清俊之气。

上句写外貌,下句表现内心愁怨。

只描摹秀眉之美,让人想象其容貌之俊。

层层翻出新意。

  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承上,以花喻人的容貌,写哀怨情况。

“清泪滴花枝”形容女子因伤心而落泪,呈现出一个美的画面,虽非首创,确也奇异。

唐·白乐天《长恨歌》用“玉容寂莫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杨妃伤心掉泪;

冯延巳《归自谣》用“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亦系客观描写,而周词运用翻进一层的手法。

用花瘦比人瘦,古人诗词也用过,宋·黄庭坚《蓦山溪》‘‘春风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写伎女陈湘,也是客观描写,没有写出诗人内心之感受。

而周词活用前人词句,不重复前人意思,另辟新境:似乎少女娇嫩的脸上,连几滴眼泪都禁受不得,会“滴破胭脂脸”。

着眼于花,花人合一,用笔深婉。

同宋-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

流露出词人无限的怜惜之情,渗透着词人无尽的关切之感。

推陈出新,别出心裁,曲折顿挫,摇曳生姿。

将那委婉的情致、深厚的意韵,有层次地有深意地不断传出,故有“词家神品”(王又华《古今词论》)之赞誉。

  上片主要写外貌,下片着力写内心。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清润”句承上,从侧面烘托女子的低沉情绪、满腹愁思。

写其愁恨,先写“玉箫”,是象征,作陪衬。

人物的风姿、孤寂从“知音稀有”中显露无遗。

“知音稀有”是全词之主旨,也是愁恨的原因。

既说明其才艺出众,又点出其歌伎身份。

昭君出塞,尚有琵琶以寄幽怨,词中女子连托玉箫以寄相思的心情都没有了,深化了“知音稀有”的程度。

  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欲知”、“但问”与上片“可怜”、“莫将”前后照应,连属成句,巧设问答,运用相同的笔法,既像是女子自我内心的剖白,“顾影自怜”,又像是词人对女子的深切怜悯与体贴人微。

“日日倚栏”、“亭前柳”,会使人不禁想起唐·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见柳就会引发离愁,触动闺情。

词中女子日日倚栏凝望,离愁别恨,日积月累,积久弥多,足见闺怨之深。

杨柳是愁怨的见证,“愁”而但问“亭前柳”。

最后轻点一笔,一切都得到解释,全词也一气贯通了。

据清·叶申芗《本事词》卷上(天籁轩刊本)云:“周美成精于音律,每制新调,教坊竞相传唱,游汴尝主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李尝欲委身而未能也。

”“欲知……但”,虚词的使用,显示出一种跌宕生姿的态势,回荡着愁恨的旋律。

点出“日日愁”,同上片“可怜长皱”上下呼应,又“问取亭前柳”同“莫将清泪滴花枝”前后照应,进一步渲染。

向亭前柳“问取”,暗示因离别而伤感而愁怨,含蕴深沉。

  一曲小令,化用前人诸多诗词名句,自成佳制,别创新意。

诚如《乐府指迷》所云:“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

”沈义父所说值得仔细体味。

宋·张耒《秋蕊香》‘‘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

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依旧”,可以作为这首词的注脚。

  “闺情”这个题目,是宋词中常见的。

但周邦彦词写得新颖别致,不同凡响。

闺情词自必以描写闺中女子为主,此篇不同凡响,就在于在同类题材中,篇幅短小而内容丰富,无称艳的辞藻,无刻意的雕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含蓄委婉的笔致、清淡雅致的风格,给人以轻松率意之感。

  这首词以“知音稀有”为主题。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知音之叹是传统的题材。

从上古“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到中古“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唐·杜甫《哭李常侍峄》),“知音谙吕”,“知音识曲”。

自先秦、汉魏,乃至唐宋,“知音”一词时见出现。

就是周邦彦《清真集》中,也时有知音之叹,如《意难忘》‘‘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至于(玉楼春》所谓“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乃是词人感伤官场难逢知己而向青楼混迹之悲;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少年游·并刀如水》中的女子,以及这首词中的女子,都是写歌伎知音之叹,同时也寄寓了词人个人的知音之感。

参考资料: 1、 (宋)周邦彦著;

孙安邦,孙蓓解评.周邦彦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94-96

浪淘沙慢·晓阴重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经时信音绝。

天空阴沉沉的,岸边的青草已被严霜打得萎蔫枯凋。

晨雾弥漫,隐没了城墙上的雉堞。

南街上涂足油脂的车子等待出发,东门外的别宴也已经停歇。

垂柳拂面,那柔嫩的枝条像是可以采下来编结。

美人儿以手掩面,拭去离别的泪水,又伸出玉手把柳枝儿折。

想那汉水边的鸿雁,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离去那么长时日,音信杳无,可曾知有人把你挂牵?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情意切切,思绪绵绵。

登高眺望,只见地远天阔,哪有她的身影踪迹。

在这露冷风清、无人顾及的地方,只听得寒夜漏壶滴滴,凄楚呜咽,更惹人心烦意乱。

可叹世间万事,唯离别最难忘怀,想那时,悔不该轻易分手道别。

翠玉杯中酒未干,待等重逢时再斟满。

但愿那片薄云,留住西楼角上将落的残月,让我举杯对月,遥遥思念。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她送我的丝罗带久经摩挲,已暗无光泽,花纹绣被久叠一边,皱折已难平展。

双环相扣的玉连环也已断开解结,芳馨的异香一时香消气散。

不停地怨唱悲歌,敲壶击拍,玉壶已被敲得尽是破缺。

可恨的是春光竟匆匆逝去,也不与人事先商量相约,空留下满地梨花,装点得夜色皎洁如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经时信音绝。

天空阴沉沉的,岸边的青草已被严霜打得萎蔫枯凋。

晨雾弥漫,隐没了城墙上的雉堞。

南街上涂足油脂的车子等待出发,东门外的别宴也已经停歇。

垂柳拂面,那柔嫩的枝条像是可以采下来编结。

美人儿以手掩面,拭去离别的泪水,又伸出玉手把柳枝儿折。

想那汉水边的鸿雁,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离去那么长时日,音信杳无,可曾知有人把你挂牵?

脂车:在车轮轴上涂油脂,以利行走。

红泪:女子的眼泪。

传薛灵芸别父母进宫,泣泪如血(见《拾遗记》)。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情意切切,思绪绵绵。

登高眺望,只见地远天阔,哪有她的身影踪迹。

在这露冷风清、无人顾及的地方,只听得寒夜漏壶滴滴,凄楚呜咽,更惹人心烦意乱。

可叹世间万事,唯离别最难忘怀,想那时,悔不该轻易分手道别。

翠玉杯中酒未干,待等重逢时再斟满。

但愿那片薄云,留住西楼角上将落的残月,让我举杯对月,遥遥思念。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她送我的丝罗带久经摩挲,已暗无光泽,花纹绣被久叠一边,皱折已难平展。

双环相扣的玉连环也已断开解结,芳馨的异香一时香消气散。

不停地怨唱悲歌,敲壶击拍,玉壶已被敲得尽是破缺。

可恨的是春光竟匆匆逝去,也不与人事先商量相约,空留下满地梨花,装点得夜色皎洁如雪。

琼壶敲尽缺:传晋王敦酒后常咏曹操“老骥伏枥”诗,并用如意击唾壶为节拍,壶口尽缺(见《世说新语·豪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剪梅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一剪梅花万样娇。

斜插梅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

袖里时闻玉钏敲。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出林杏子落金盘。

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

雨斑斑。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出林杏子落金盘。

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新出林的杏子特点是鲜脆,逗人喜爱。

但又由于是新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是酸多甜少,颜色青紫而不太红。

而少女好奇,好新鲜,见到鲜果以先尝为快。

但乍尝之后,便觉味酸而齿软了。

青紫色的残杏上,留下少女一道小小的口红痕迹。

南陌上,落花闲。

雨斑斑。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南边的田间小路上,满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

少女伤春每由怀春引起,对花落春归,感岁月如流,年华逝水,少女不可透露的内心世界的秘密,所以她只能不言不语,终日攒眉。

参考资料: 1、 俞朝刚 周航.《全宋词精华 (二)》:辽宁古籍出版社,未知:第169页 2、 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493页 3、 萧希凤.《宋词三百首简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09:第105页 4、 江文.《中国诗词曲赋精华》: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7:第307页

出林杏子落金盘。

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新出林的杏子特点是鲜脆,逗人喜爱。

但又由于是新摘,没有完全熟透,味道是酸多甜少,颜色青紫而不太红。

而少女好奇,好新鲜,见到鲜果以先尝为快。

但乍尝之后,便觉味酸而齿软了。

青紫色的残杏上,留下少女一道小小的口红痕迹。

杏子:一种果实,圆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时为黄红色,味酸甜。

金盘:金属制成的盘子。

齿软:牙齿不坚固。

可惜:意谓应予爱惜的。

半残:指杏子被咬了一口。

青紫:此处指杠杆透出紫红的半熟青杏颜色。

唇丹:嘴唇上限量的丹砂红。

南陌上,落花闲。

雨斑斑。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南边的田间小路上,满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

少女伤春每由怀春引起,对花落春归,感岁月如流,年华逝水,少女不可透露的内心世界的秘密,所以她只能不言不语,终日攒眉。

陌:泛指田间道路。

落花闲:花儿安静地飘落。

闲,安静。

斑斑:颜色驳杂貌。

这两句说落花如雨,纷纷飘坠在地。

伤春:因春天的景物而引起的伤感。

参考资料: 1、 俞朝刚 周航.《全宋词精华 (二)》:辽宁古籍出版社,未知:第169页 2、 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493页 3、 萧希凤.《宋词三百首简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09:第105页 4、 江文.《中国诗词曲赋精华》: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7:第307页

三部乐·商调梅雪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

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

转思量、镇长堕睫。

都只为、情深意切。

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

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

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suì)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

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

转思量、镇长堕睫。

都只为、情深意切。

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堕睫:落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2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