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东西门行 文翻注译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大雁生活在遥远的塞北,那是荒凉无人的地方。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举翅飞行万余里,飞行栖息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冬天在南方饱食稻谷,春日一到又飞回北方。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田中有草叫转蓬,随风远飞四处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从此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万年难相会各在天一方。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远征的将士怎么办,怎能离开四方归家乡。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战马永不卸征鞍,铠甲不离人身旁。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岁月流逝人渐老,何时才能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神龙藏身在深渊,猛兽漫步在山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孤死头还向山丘,人的故乡怎能忘。
参考资料: 1、 殷义祥译注.三曹诗选译:巴蜀书社,1989年02月:39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péng),随风远飘扬。
转蓬:飞蓬,菊科植物,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不相当:不相逢,指飞蓬与本根而言。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奈何:如何,这里有“可叹”、“可怜”的意思。
安得:怎能。
去:离开,避免。
戎马不解鞍(ān),铠甲不离傍。
冉(rǎn)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冉冉:渐渐。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深泉:应作“深渊”,唐人抄写古书时常把“渊”字改为“泉”,以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猛兽:应作“猛虎”,唐人为李渊之父李虎避讳,常把“虎”字改写作“猛兽”。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狐死归首丘:屈原《哀郢》中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
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
参考资料: 1、 殷义祥译注.三曹诗选译:巴蜀书社,1989年02月:39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大雁生活在遥远的塞北,那是荒凉无人的地方。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举翅飞行万余里,飞行栖息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冬天在南方饱食稻谷,春日一到又飞回北方。
田中有转蓬(péng),随风远飘扬。
田中有草叫转蓬,随风远飞四处飘扬。
转蓬:飞蓬,菊科植物,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从此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万年难相会各在天一方。
不相当:不相逢,指飞蓬与本根而言。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远征的将士怎么办,怎能离开四方归家乡。
奈何:如何,这里有“可叹”、“可怜”的意思。
安得:怎能。
去:离开,避免。
戎马不解鞍(ān),铠甲不离傍。
战马永不卸征鞍,铠甲不离人身旁。
冉(rǎn)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岁月流逝人渐老,何时才能返故乡。
冉冉:渐渐。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神龙藏身在深渊,猛兽漫步在山冈。
深泉:应作“深渊”,唐人抄写古书时常把“渊”字改为“泉”,以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猛兽:应作“猛虎”,唐人为李渊之父李虎避讳,常把“虎”字改写作“猛兽”。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孤死头还向山丘,人的故乡怎能忘。
狐死归首丘:屈原《哀郢》中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
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
参考资料: 1、 殷义祥译注.三曹诗选译:巴蜀书社,1989年02月:39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040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