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文翻注译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 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水 一作: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
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 一作:谈宴)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水 一作:海)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7-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pì)如朝(zhāo)露,去日苦多。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kǎi)当以慷(kāng),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sè)吹笙(shē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掇,拾取,摘取。
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
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
越陌度阡(qiān),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yàn),心念旧恩。
(谈讌 一作:谈宴)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
用,以。
存,问候,思念。
讌:通“宴”(原文中讌为“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三匝:三周。
匝,周,圈。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水 一作:海) 水不厌深:一本作“海不厌深”。
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7-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pì)如朝(zhāo)露,去日苦多。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kǎi)当以慷(kāng),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
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sè)吹笙(shēng)。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掇,拾取,摘取。
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
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
越陌度阡(qiān),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yàn),心念旧恩。
(谈讌 一作:谈宴)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
用,以。
存,问候,思念。
讌:通“宴”(原文中讌为“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三匝:三周。
匝,周,圈。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水 一作:海)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水不厌深:一本作“海不厌深”。
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7-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 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水 一作:海)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
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
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
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
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
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
《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
那么愁的是什么呢?
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
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
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
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
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
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
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
)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
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
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
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
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
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
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
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
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
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
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
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
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
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
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
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
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
高中课本中“掇”的解释为:拾取,采取。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
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
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
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
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
”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
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
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
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
而像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
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
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
借用了《管子·形解》中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
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
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
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
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此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
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
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4-196
冬十月 文翻注译赏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
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南方远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熊也都入洞安眠了。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农民放下了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
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我能到这里是多么的幸运啊,高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孟冬十月,北风徘(pái)徊(huái),天气肃清,繁霜霏(fēi)霏。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徘徊:往返回旋;
来回走动。
流连;
留恋。
肃清:清扫。
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繁霜:繁多的霜雾。
浓霜。
霏霏:飘洒,飞扬。
泛指浓密盛多。
鵾(kūn)鸡晨鸣,鸿雁南飞,鸷(zhì)鸟潜藏,熊罴(pí)窟(kū)栖(qī)。
鹍鸡:大鸡。
鸟名。
似鹤。
凤凰的别名。
鸷鸟:凶猛的鸟。
如鹰、雕、枭等。
潜藏:潜伏隐藏。
熊罴:熊和罴。
皆为猛兽。
罴,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窟栖:窟穴里栖止。
钱镈(bó)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gǔ)商。
钱镈:两种农具名。
后泛指农具。
借指农事。
钱,铁铲。
镈,锄一类的农具。
农收:农作物的收获。
谓农事终了。
积场:囤积在场院。
逆旅:客舍;
旅馆。
旅居。
整设:整理设置。
以通:用以通商。
贾商:商贩。
贾,作买卖的人;
商人。
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
商,行商。
行走在外的商人。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孟冬十月,北风徘(pái)徊(huái),天气肃清,繁霜霏(fēi)霏。
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
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徘徊:往返回旋;
来回走动。
流连;
留恋。
肃清:清扫。
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繁霜:繁多的霜雾。
浓霜。
霏霏:飘洒,飞扬。
泛指浓密盛多。
鵾(kūn)鸡晨鸣,鸿雁南飞,鸷(zhì)鸟潜藏,熊罴(pí)窟(kū)栖(qī)。
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南方远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熊也都入洞安眠了。
鹍鸡:大鸡。
鸟名。
似鹤。
凤凰的别名。
鸷鸟:凶猛的鸟。
如鹰、雕、枭等。
潜藏:潜伏隐藏。
熊罴:熊和罴。
皆为猛兽。
罴,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窟栖:窟穴里栖止。
钱镈(bó)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gǔ)商。
农民放下了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
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
钱镈:两种农具名。
后泛指农具。
借指农事。
钱,铁铲。
镈,锄一类的农具。
农收:农作物的收获。
谓农事终了。
积场:囤积在场院。
逆旅:客舍;
旅馆。
旅居。
整设:整理设置。
以通:用以通商。
贾商:商贩。
贾,作买卖的人;
商人。
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
商,行商。
行走在外的商人。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我能到这里是多么的幸运啊,高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
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
“鹍鸡”,鸟名,形状象鹤,羽毛黄白色。
北风刮个不停,严霜又厚又密,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肃杀严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宁。
中四句写人事。
钱、镈,两种农具名,这里泛指农具。
“逆旅”,客店。
农具已经闲置起来,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
诗篇反映了战后在局部地区人民过上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及诗人要求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
朱乾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
虽当军行,而不忘民事也。
”(《乐府正义》卷八)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本诗的作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龟虽寿 文翻注译赏
蒿里行 文翻注译赏
苦寒行 文翻注译赏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参考资料: 1、 王运熙 王国安.国学经典导读 乐府诗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227-228页 2、 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三曹诗选译 .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年:24-25页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wēi)巍!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何:多么。
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
巍巍:高耸的样子。
羊肠坂(bǎn)诘(jí)屈,车轮为之摧。
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
坂:斜坡。
诘屈:曲折盘旋。
摧:毁坏、折断。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pí)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罴: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fēi)霏!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
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怀:怀恋,心事。
我心何怫(fú)郁,思欲一东归。
怫郁:愁闷不安。
东归:指归故乡谯郡。
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绝:断。
中路:中途。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薄暮:黄昏。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náng)行取薪,斧冰持作糜(mí)。
担囊:挑着行李。
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斧冰:以斧凿冰取水。
糜:稀粥。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王运熙 王国安.国学经典导读 乐府诗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227-228页 2、 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三曹诗选译 .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年:24-25页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wēi)巍!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何:多么。
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
巍巍:高耸的样子。
羊肠坂(bǎn)诘(jí)屈,车轮为之摧。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
坂:斜坡。
诘屈:曲折盘旋。
摧:毁坏、折断。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pí)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罴: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fēi)霏!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
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怀:怀恋,心事。
我心何怫(fú)郁,思欲一东归。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怫郁:愁闷不安。
东归:指归故乡谯郡。
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绝:断。
中路:中途。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薄暮:黄昏。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囊(náng)行取薪,斧冰持作糜(mí)。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担囊:挑着行李。
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斧冰:以斧凿冰取水。
糜:稀粥。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王运熙 王国安.国学经典导读 乐府诗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227-228页 2、 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三曹诗选译 .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11年:24-25页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
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
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
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做了如实的记录。
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的内心波动,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以“艰哉何巍巍”总领全篇,通过征途所见突出一个“艰”字。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二句为全诗奠定了萧瑟悲凉的基调,使诗笼罩在一片凄哀险恶的气氛中。
为了进一步渲染凄哀险恶的气氛,诗人又以羊肠小路、恐怖战栗的熊吼虎叫、罕无人迹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叹行军的艰难。
以此为铺垫,顺势提出“思欲一东归”的念想。
末二句并写两面,一写诗人同情长期征战的战士,渴望战争结束、实现统一的心情;
一写诗人以周公自比,排除万难、取得征讨胜利的决心。
整个诗歌弥漫着悲凉之气,抒情真挚感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步出夏门行 土不同 文翻注译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我为此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10-14 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19
乡土不同,河朔(shuò)隆冬。
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流澌(sī)浮漂,舟船行难。
流澌: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
蘴:古同“葑”,芜菁。
藾:蒿类植物。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dǎo)。
蹈:踩。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qī)戚多悲。
戚戚:忧愁,悲哀。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10-14 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19
乡土不同,河朔(shuò)隆冬。
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
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流澌(sī)浮漂,舟船行难。
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
流澌: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
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蘴:古同“葑”,芜菁。
藾:蒿类植物。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dǎo)。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蹈:踩。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心常叹怨,戚(qī)戚多悲。
我为此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戚戚:忧愁,悲哀。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10-14 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19
气出唱 文翻注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游君山,甚为真。
遨游君山感觉很真实, 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大山小石个个是神祇。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如同来到王母瑶台上,金阶玉堂殿旁长灵芝。
东西厢,客满堂。
东西两厢客人全坐满,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主人劝酒祈寿无尽时。
长乐甫始宜孙子。
久欢常乐适合子与孙,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更愿主人寿长与天齐。
参考资料: 1、 曹操.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1-2
游君山,甚为真。
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
甚为真:甚为真实。
磪(cuī)䃬(wěi)砟(zhǎ)硌(gè),尔自为神。
磪䃬:古同“崔嵬”,(山)高峻。
砟硌:岩石错落不齐的样子。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尔:你。
王母:西王母。
金阶:黄金的台阶。
芝草:灵芝草。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shāng),坐者长寿遽(jù)何央。
行觞:犹行酒。
谓依次敬酒。
遽:急。
何央:什么中央。
长乐甫(fǔ)始宜孙子。
甫始:刚刚开始。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增年:增寿也。
参考资料: 1、 曹操.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1-2
却东西门行 文翻注译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大雁生活在遥远的塞北,那是荒凉无人的地方。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举翅飞行万余里,飞行栖息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冬天在南方饱食稻谷,春日一到又飞回北方。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田中有草叫转蓬,随风远飞四处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从此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万年难相会各在天一方。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远征的将士怎么办,怎能离开四方归家乡。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战马永不卸征鞍,铠甲不离人身旁。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岁月流逝人渐老,何时才能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神龙藏身在深渊,猛兽漫步在山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孤死头还向山丘,人的故乡怎能忘。
参考资料: 1、 殷义祥译注.三曹诗选译:巴蜀书社,1989年02月:39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péng),随风远飘扬。
转蓬:飞蓬,菊科植物,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不相当:不相逢,指飞蓬与本根而言。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奈何:如何,这里有“可叹”、“可怜”的意思。
安得:怎能。
去:离开,避免。
戎马不解鞍(ān),铠甲不离傍。
冉(rǎn)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冉冉:渐渐。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深泉:应作“深渊”,唐人抄写古书时常把“渊”字改为“泉”,以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猛兽:应作“猛虎”,唐人为李渊之父李虎避讳,常把“虎”字改写作“猛兽”。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狐死归首丘:屈原《哀郢》中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
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
参考资料: 1、 殷义祥译注.三曹诗选译:巴蜀书社,1989年02月:39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大雁生活在遥远的塞北,那是荒凉无人的地方。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举翅飞行万余里,飞行栖息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冬天在南方饱食稻谷,春日一到又飞回北方。
田中有转蓬(péng),随风远飘扬。
田中有草叫转蓬,随风远飞四处飘扬。
转蓬:飞蓬,菊科植物,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从此永远离开自己的根,万年难相会各在天一方。
不相当:不相逢,指飞蓬与本根而言。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远征的将士怎么办,怎能离开四方归家乡。
奈何:如何,这里有“可叹”、“可怜”的意思。
安得:怎能。
去:离开,避免。
戎马不解鞍(ān),铠甲不离傍。
战马永不卸征鞍,铠甲不离人身旁。
冉(rǎn)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岁月流逝人渐老,何时才能返故乡。
冉冉:渐渐。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神龙藏身在深渊,猛兽漫步在山冈。
深泉:应作“深渊”,唐人抄写古书时常把“渊”字改为“泉”,以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猛兽:应作“猛虎”,唐人为李渊之父李虎避讳,常把“虎”字改写作“猛兽”。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孤死头还向山丘,人的故乡怎能忘。
狐死归首丘:屈原《哀郢》中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
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
参考资料: 1、 殷义祥译注.三曹诗选译:巴蜀书社,1989年02月:39
薤露行 文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度关山 文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