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作者: 谢灵运 朝代: 魏晋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弥:更加。

辍(chuò绰):停止。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遂:于是。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积:聚,累积。

峡:两山夹水处。

俄:突然间。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垅:丘垄。

沓(tà踏):多而重复。

辙(zhé哲):车轮压出的痕迹。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蔽:遮盖。

冬夏共霜雪:庐山由于襟江带湖,地势高峻,即使在夏天,也非常清凉。

据古书记载,过去在林木茂盛的峡谷中,夏天也能找到残雪,有“时见山翁来取雪”的句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

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

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这诗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古诗归》,录有谢灵运这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只有六句:   积峡或复启,平涂俄已闭。

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他们对这诗很是欣赏。

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

”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

”可是谢灵运的游览诗,绝没有这样寥寥数语的;

《古诗归》所录,实是残缺不全的一个片断。

至少,根据《文选》李善注等古籍记载,这诗前面还有六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而且,按谢诗的一般习惯,在《古诗归》所录六句的后面,很可能还有许多句,只是不见记载罢了。

总之,钟、谭二人拿残诗当完篇来评论,近乎盲人摸象。

他们因此受到后人反复讥刺,这事情也变成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有名的笑话。

  可是,撇开学问不谈,人们是否注意到:这诗究竟是残缺的好,还是比较完整的好?

至少,《古诗归》所录六句,作为一首诗看,除开头有些突兀,总体上是不错的,诗意集中,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如果加上另外六句,就显得拖沓、累赘,节奏平缓无力。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06-607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5977414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