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文
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文
句 文
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
(令一日赋山火诗云: “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
”思轧不属, 白从旁缀其下句,令惭止) 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
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
(白从令观涨,有女子溺死江上,令赋诗云: 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
令复苦吟,白辄应声继之) 举袖露条脱,招我饭胡麻。
(见《二老堂诗话》)
王章 文
送杨氏女 文翻注译赏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42 .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永日:整天。
戚戚:悲伤忧愁。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行:出嫁。
悠悠:遥远。
溯:逆流而上。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
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
”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
”阙:通“缺”。
内训:母亲的训导。
事姑:侍奉婆婆。
贻:带来。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
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任恤:信任体恤。
庶:希望。
尤:过失。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尚:崇尚。
资从:指嫁妆。
待:一作“在”。
周:周全,完备。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
猷:规矩礼节。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尔:你,指大女儿。
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居闲:闲暇时日。
自遣:自我排遣。
临感:临别感伤。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零泪:落泪。
缘:通“沿”。
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42 .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永日:整天。
戚戚:悲伤忧愁。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行:出嫁。
悠悠:遥远。
溯:逆流而上。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
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
”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
”阙:通“缺”。
内训:母亲的训导。
事姑:侍奉婆婆。
贻:带来。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
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任恤:信任体恤。
庶:希望。
尤:过失。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尚:崇尚。
资从:指嫁妆。
待:一作“在”。
周:周全,完备。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
猷:规矩礼节。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尔:你,指大女儿。
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居闲:闲暇时日。
自遣:自我排遣。
临感:临别感伤。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零泪:落泪。
缘:通“沿”。
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42 .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
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
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
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
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
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
送女出行,万千叮咛;
怜其无恃,反复诫训。
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
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
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
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
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
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7-18 .
田舍即事十首 文
白湖庙二十韵 文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
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
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
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
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
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
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
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
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
亦窃笑阿环,种桃儿童价。
独于民锡福,能使岁有秋。
每至割获时,稚耄争劝酬。
坎坎击社鼓,呜呜缠蛮讴。
常恨孔子没,豳风不见收。
君谟与渔仲,亦未尝旁搜。
束皙何人哉,愚欲......更多
杂咏一百首·木兰 文
谢自然升仙 文
天麦毒行 文
任生累叶居章丘,僮妾指千百马牛。
文轩彩阁插云上,脆管繁弦邀客留。
闲时好把道书读,日啖汤饼无时休。
一朝阴厥忽仆地,六脉隐约如虾游。
移时开寤拂衣起,喜气入面轻黄浮。
自言惚恍有奇遇,不翅乘軿观十洲。
初逢一身卧空旷,手足僵劲无寸柔。
大神持刀剖心腹,洞见十二仙家楼。
红光眩眼视闪烁,后先楹户皆朱髤。
绛衣女子导以入,手执幢节悬银流。
入宫升殿谒女主,美艳可使春花愁。
鸳鸯曳裙佩软玉,芙蓉仍插金搔头。
五明扇遮九龙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