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郎中 文
夜同宴,用人字 文
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 文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
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
一朝去乡国,十载履亭障。
部曲皆武夫,功成不相让。
犹希虏尘动,更取林胡帐。
去年大将军,忽负乐生谤。
北别伤士卒,南迁死炎瘴。
濩落悲无成,行登蓟丘上。
长安三千里,日夕西南望。
寒沙榆塞没,秋水滦河涨。
策马从此辞,云山保闲放。
官舍早梅 文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文翻译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八月的洞庭湖一片清秋,辽阔的潇湘水滔滔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关山万里做着回家之梦,他乡为客难奈五更离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无须打开书卷细细品味,只应开怀畅饮醉卧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长安洛阳亲朋故旧无数,什么时候再与他们同游?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42-343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八月的洞庭湖一片清秋,辽阔的潇湘水滔滔北流。
洞庭:湖名。
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
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
唐杜甫《去蜀》诗:“五载客蜀鄙,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关山万里做着回家之梦,他乡为客难奈五更离愁。
还家:回家。
《后汉书·臧洪传》:“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功曹。
”为客:作客他乡。
五更:特指第五更的时候。
即天将明时。
南朝陈伏知道《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无须打开书卷细细品味,只应开怀畅饮醉卧酒楼。
书帙(zhì):书卷的外套。
晋王嘉《拾遗记·秦始皇》:“二人每假食于路,剥树皮编以为书帙,以盛天下良书。
”《说文》:帙,书衣也。
一作“书箧”。
偏宜:只应当;
最宜;
特别合适。
前蜀李珣《浣溪纱》词:“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
”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长安洛阳亲朋故旧无数,什么时候再与他们同游?
故人:旧交;
老友。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京洛: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
泛指国都。
唐张说《应制奉和》诗:“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
”同游:一同游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王东亭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
”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42-343
题长安壁主人 文翻注译赏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参考资料: 1、 张傲飞.《唐诗宋词名家鉴赏大全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第87页 2、 周青云.《历代诗词曲精选》: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2:第200页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世人:指世俗之人。
纵令然诺暂(zàn)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纵令:纵然,即使。
然诺:许诺。
然:答应,信守。
悠悠:平淡隔膜、庸俗不堪的样子。
行路心:路上行人的心理。
参考资料: 1、 张傲飞.《唐诗宋词名家鉴赏大全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第87页 2、 周青云.《历代诗词曲精选》: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2:第200页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
世人:指世俗之人。
纵令然诺暂(zàn)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纵令:纵然,即使。
然诺:许诺。
然:答应,信守。
悠悠:平淡隔膜、庸俗不堪的样子。
行路心:路上行人的心理。
参考资料: 1、 张傲飞.《唐诗宋词名家鉴赏大全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第87页 2、 周青云.《历代诗词曲精选》: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2:第200页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揭露出金钱对人情世态的“污染”。
黄金一直是古代社会的硬通货,而金钱换“友谊”的事情无论古今都不乏其例。
早在西晋,鲁褒就深刻地指出:“舟车上下,役使孔方。
凡百君子,同尘和光。
上交下接,名誉益彰。
”(《钱神论》)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形象地勾画出长安壁主人虚情假意的笑脸和冷漠无情的心。
“然诺”是信义的标志,金钱是欲望的化身,道德和欲望之间的沟壑永难填平,这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本然而终极的顽疾。
“悠悠行路心”正指向这个本性,“悠悠”两字,形容“行路心”,十分恰当地表现出这份本性长久而自然地生长于世人心中。
这样一种看似平淡的口气,对人的讥刺不露骨而能达到鞭挞入骨的效果。
文学是社会的一画镜子。
这首诗言浅意深,富有哲理意义,反映了唐代社会世态人情的一个侧面。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唐诗鉴赏辞典珍藏本 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第626页 2、 乐云.《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198页 3、 张绪平.《中国诗词专题鉴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1:第154页 4、 于至堂.《唐诗鉴赏辞典》:北京出版社,2009.05:第138页
早梅 文翻注译赏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jiǒng)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迥:远。
傍:靠近。
不知近水花先发(fā),疑是经冬雪未销。
发:开放。
经冬:经过冬天。
销:通“消”,融化。
这里指冰雪融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jiǒng)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迥:远。
傍:靠近。
不知近水花先发(fā),疑是经冬雪未销。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发:开放。
经冬:经过冬天。
销:通“消”,融化。
这里指冰雪融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
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
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
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
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
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
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1页
郡南亭子宴(一作春宴) 文
湖上对酒行 文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尊又长满, 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 愿君且宿黄公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