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却念殊方月,能鸣巳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

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

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

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晚泊金陵水亭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

夕照明残垒,寒潮涨古濠。

就田看鹤大,隔水见僧高。

无限前朝事,醒吟易觉劳。

苏氏别业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别墅地处在幽独闲静的僻壤,到这儿你把隐居的生活想往。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当着窗扉能看到南山的远影,粼粼泮水掩映着园林的风光。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经冬的残雪仍覆盖在竹梢上,太阳未落山庭院已昏暗无光。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寂寥的幽境仿佛是世外桃源,闲听春鸟声能慰藉你的愁肠。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6 2、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82-383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别墅地处在幽独闲静的僻壤,到这儿你把隐居的生活想往。

别业:别墅。

晋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

”到来:来到,来临。

唐李白《普照寺》诗:“ 天台国清寺 ,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隐心:隐居之意。

清胡其毅《偕王雪蕉先生诣碧峰寺访桔木师不遇》诗:“即此问山路,自然生隐心。

”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当着窗扉能看到南山的远影,粼粼泮水掩映着园林的风光。

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户牖(yǒu):门和窗。

此指窗户。

沣(fēng)水:水名,发源于秦岭,经户县、西安入渭水。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经冬的残雪仍覆盖在竹梢上,太阳未落山庭院已昏暗无光。

屋:一作“竹”。

未夕:还未到黄昏。

阴:天色昏暗。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寂寥的幽境仿佛是世外桃源,闲听春鸟声能慰藉你的愁肠。

人境:尘世;

人所居止的地方。

唐白居易《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诗:“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春禽:春鸟。

《宋书·礼志一》:“春禽怀孕,蒐而不射。

”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6 2、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82-383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这首诗题写友人苏氏别业园林的寂静、景物的清幽,并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身心两忘,万念俱寂,油然而生归隐之心。

  首联两句概述苏氏别业的清幽宁静,先点明别墅坐落在深山幽僻之处,再抒写自己一到别墅就产生了隐逸之情。

叙事干净利落,开篇即点明主旨。

以下,就从各个角度写景抒情,具体阐述这个“临幽欲隐”的主题。

  中间四句写景极美妙。

高峻辽阔的终南山,充当了这座别墅的门窗。

住在这所别墅的人,推开门窗就能尽览奇秀的山色。

而那一道从终南山流出来的沣水,它的粼粼碧波映照着别墅的园林。

由此别墅主人自然又可以经常观赏青山、园林的秀丽倒影了。

这两句描写别墅环境的幽美,依山傍水,境界开阔。

巧妙之处是采用借景的手法,借窗户绘南山,借园林写沣水,在小景、近景中蕴藏着大景、远景,这就是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的“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竹覆”、“庭昏”二句从远景转入近景,描写别墅园庭。

诗人惊异地看到:遮掩着别墅的竹林,还覆盖着经久不化的白雪;

尽管还没有到傍晚,庭院就已笼罩在浓重的昏暗之中。

这两句诗,用字非常精炼。

“经冬”,表明了这时已是春天;

“未夕”,说明这是白昼。

“覆”字表现积雪很厚。

在春天里,还有那么厚的积雪覆盖着竹林;

在大白天里,庭院居然如此幽暗。

这景色多么新奇呵,可见别墅所处地势很高,而且周围一定有山崖和郁茂的林木遮挡了阳光,因此特别清冷和幽暗。

  颔联既写了近景,又写了远景,景物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颈联描写别墅园庭,竹林上覆盖着积雪,白天的庭院却显得幽暗,以此烘托出苏氏别业环境的清幽。

这两联以新奇的笔法和语言,写出了奇特的深山幽景。

前人对这四句诗评价很高。

这四句诗的确写出了新鲜的、不同寻常的深山幽景。

“庭昏未夕阴”一句,是自晋宋诗人颜延年《赠王太常诗》中的“庭昏见野阴”一句化出,但二语所写景色侧重点不同。

颜诗是从“庭昏”显出旷野之阴;

祖诗只写“庭昏”,却以“未夕阴”来烘衬。

  尾联两句总括全诗。

“寥寥人境外”,写诗人的感受。

置身在这清幽的深山别墅之中,他感到自己仿佛已脱离了尘世,整个身心融入到空阔的太虚境中,一切烦恼、杂念全都消失了。

于是,他静静地坐下来,悠闲地聆听深山中春鸟的啼鸣。

全诗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没有声息。

诗人在篇末表现自己闲坐听春禽,以声音传递出春的讯息。

  唐代诗评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祖咏诗说:“剪刻省净,用思尤苦。

气虽不高,调颇凌俗。

”从这首诗中可以见出一斑。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82-383

题远公经台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泊扬子津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长乐驿留别卢象裴总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

灞水行人渡,商山驿路深。

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

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

答王维留宿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

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

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

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家园夜坐寄郭微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前阶微雨歇,开户散窥林。

月出夜方浅,水凉池更深。

馀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

遇物遂遥叹,怀人滋远心。

依稀成梦想,影响绝徽音。

谁念穷居者,明时嗟陆沉。

送刘高邮棁使入都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常闻积归思,昨夜又兼秋。

乡路京华远,王程江水流。

吴歌喧两岸,楚客醉孤舟。

渐觉潮初上,凄然多暮愁。

泗上冯使君南楼作

作者: 祖咏 朝代: 唐代

井邑连淮泗,南楼向晚过。

望滩沙鹭起,寻岸浴童歌。

近海云偏出,兼秋雨更多。

明晨拟回棹,乡思恨风波。

1234 共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