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 文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文注赏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日过”句:南朝乐府《西洲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此句化用以表怀人之情。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几时”二句:花里、花枝之花,都是喻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
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春日思家之词。
叙述上,曲折穿插,错落有致!
所抒情感,强烈真挚,而且呈现出起伏跌宕的变化。
开头两句写春景:梅花初落,庭榭之间余香犹存;
芳草已长,池塘岸边一片新绿。
这一派园林春景是怎样被主人公关注的呢?
说到这里,此词叙述方法上的特点就显示出来了。
“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这两句看似平易,其实它所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当深入,相当曲折的。
首先说“关情”,情之所钟,倾心关注。
为什么关情于春景?
对于游子来说,春景引发春恨,春景越鲜明、越绚丽,春恨也随之越浓烈、越深沉。
这春恨,就是离别相思之恨,而此词的突出特点就是写出了这春恨由萌生恨到发展的时间进程。
“日过阑干曲”,每日每时的行经园中曲阑的时候,主人公都在留心地观察春天的消息,梅花的开落、景色的种种变化,都时随地地收录在了他的记忆之中。
也就是说,主人公是眼看看暮春天这个引人恨事的季节一步一步来到了人间。
如今刚刚到早春的时候,梅香未散,芳草乍绿,已经让他“春恨最关情”了——不待言者,接踵而至的“春老”、“春归",亦即草长莺飞、落红狼藉的景象,又将使我们的主人公更何以堪呢?
上片四句,暗中交代了春来春去的时间流程,同时也说明了春恨滋生与蔓延的轨迹,从而把这个“春”字写活了,引人沉思遐想,而且情不自禁地发出“元应叹息”的无限感慨,这种写法,当然是生动、深刻而且是传神的。
下片则放言夸张,极力宣泄主人公的春恨。
由于种种羁绊,尽管他对春光及其关情,却连看花的闲暇都没有。
于是“看得花枝足”就成了他的急切要求。
当然,词里所写只是喻指,及至点出“思家”二字。
才算把全词的题旨挑明,实际是他要说的。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01-01
采桑子 文
诉衷情 文
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文翻注
梅蕊新妆桂叶眉。
小莲风韵出瑶池。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伤别易,恨欢迟。
惜无红锦为裁诗。
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梅蕊新妆桂叶眉。
小莲风韵出瑶池。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化了梅蕊的新妆以及桂叶的眉毛,小莲的风韵就像仙女出了瑶池。
云雾随着歌声开始转动,雪花绕着舞动的双袖慢慢下垂。
伤别易,恨欢迟。
惜无红锦为裁诗。
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感伤离别容易,可恨欢乐来得太晚。
诗篇、信笺无由寄送,行人不要断然离去就伤神凄然,每逢七夕、牛郎、织女尚有相会之期。
参考资料: 1、 谢艳明译著,英译中国古典诗词精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03,第204页
梅蕊新妆桂叶眉。
小莲风韵出瑶池。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xiāo)舞袖垂。
鹧鸪天:词牌名。
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小莲:歌女名。
瑶池:传说中神仙居所。
伤别易,恨欢迟。
惜无红锦为裁诗。
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zhǔ)星桥尚有期。
汉渚:银河岸边,即牛郎、织女相会之地。
星桥:以星为桥,指神话中的鹊桥。
参考资料: 1、 谢艳明译著,英译中国古典诗词精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03,第204页
蝶恋花 文
木兰花 文
更漏子·出墙花 文
六幺令·绿阴春尽 文翻注译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栏角 一作:阑)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绿树成阴,春天已过完了,柳絮绕着楼阁闺房在飞。
傍晚时,我把黛眉巧画成宫中流行的远山眉式样。
春心荡漾,难以平静,却什么也没说,但从我乜斜的眼波中已可觉察出来。
彩绘的帘幕四围,奏起新谱的曲子,音调真妙啊!我心里暗暗地允许外界闲人偷听到学了去。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栏角 一作:阑)上一次来信中,你用了许多隐语,意思倒浅显,我却愁难以作答;
昨夜惠赠的诗中,又有回文,韵押得太险了,我还是懒得费神去步你的韵。
等到笙歌散尽后,请你记住来时那一瞬间,不需要持红烛照明,闲云归去后,月儿自然就会照在庭院花丛边原来那个栅栏角落里的。
参考资料: 1、 陈耳东,陈笑呐编注.情词: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257 2、 上强邨民编.宋词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2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香阁:指女子闺阁。
翠眉:形容女子眉毛青翠。
远山学:即远山眉,又称远山黛,形容女子眉毛如远山清山 。
一寸狂心:指女子狂乱激动的春心。
横波:指眼神,目光流转如水波横流。
遮匝:周围,围绕。
“币”即“匝”。
偷掐:暗暗地依曲调记谱。
掐:掐算,此指按着手指计拍节记谱。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栏角 一作:阑)回文:诗体的一种,顺读倒读都可成文。
韵险:难押的韵。
不消:不需要。
参考资料: 1、 陈耳东,陈笑呐编注.情词: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257 2、 上强邨民编.宋词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2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
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绿树成阴,春天已过完了,柳絮绕着楼阁闺房在飞。
傍晚时,我把黛眉巧画成宫中流行的远山眉式样。
春心荡漾,难以平静,却什么也没说,但从我乜斜的眼波中已可觉察出来。
彩绘的帘幕四围,奏起新谱的曲子,音调真妙啊!我心里暗暗地允许外界闲人偷听到学了去。
香阁:指女子闺阁。
翠眉:形容女子眉毛青翠。
远山学:即远山眉,又称远山黛,形容女子眉毛如远山清山 。
一寸狂心:指女子狂乱激动的春心。
横波:指眼神,目光流转如水波横流。
遮匝:周围,围绕。
“币”即“匝”。
偷掐:暗暗地依曲调记谱。
掐:掐算,此指按着手指计拍节记谱。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
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
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
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栏角 一作:阑)上一次来信中,你用了许多隐语,意思倒浅显,我却愁难以作答;
昨夜惠赠的诗中,又有回文,韵押得太险了,我还是懒得费神去步你的韵。
等到笙歌散尽后,请你记住来时那一瞬间,不需要持红烛照明,闲云归去后,月儿自然就会照在庭院花丛边原来那个栅栏角落里的。
回文:诗体的一种,顺读倒读都可成文。
韵险:难押的韵。
不消:不需要。
参考资料: 1、 陈耳东,陈笑呐编注.情词: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257 2、 上强邨民编.宋词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2
留春令 文翻注赏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从梦中刚刚醒来,隐约恍惚。
画面上面的十洲云水,宛如罩着迷雾,就象在天边。
我坐起来展开红色的信笺,给我的心上人写情书。
我只有把所有伤心的心情,告诉你。
在我们作别的那河边的高楼上,我曾多次去老地方徘徊,面对江南的千里山水,我更加凄楚。
楼下分流的水声之中,就有我当日凭栏时流下的思念的相思泪珠,我如何消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依约:依稀,隐约。
十洲:道教所传在海中十处仙境。
捻:拈取。
别浦:送别的水边。
分流水:以水的分流喻人的离别。
古乐府《白头吟》:“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凭高泪:化用冯延已《三台令》:“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手捻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
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起首三句,想象奇特而瑰丽,落笔颇为不俗:近在咫尺的屏风,在迷离中居然看成像天般遥远。
一实一虚,一近一远,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情人远别的怀思。
“十洲”,是仙人所居、人迹罕至之地。
托名为汉东方朔撰的《十洲记》载,在八方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词中例以美人为仙,美人所居为仙境,暗指所思念的人的居处。
十洲是仙灵境界,凡人无法到达,只有在梦中才能前往。
梦醒后,看到屏风上画着的山山水水,犹疑是梦中所历,更写出梦境的虚幻和醒后的怅惘,真是妙有远神,令人掩抑低徊不已。
歇拍两句写美人手执着写有无限伤春心事的红笺准备寄给情人书信,此二句把寄人的红笺与十洲的残梦联系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了词人苦恋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片是对往事的回忆,写抒情主人公曾无聊地独倚高楼—— 正在两人分别的水边,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
这里所写的不是昔时相聚的欢娱,而是别后的思念,脱出词家惯常用的上下片对比的手法,感情便越觉沉厚。
结拍两句,进一步写倚楼时的怀思。
此处着意在“分流”二字。
古乐府《白头吟》:“蝶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以水东西分流,喻人们一别之后不再相见。
人倚高楼,念远之泪却滴向楼下分流的水中,将离愁别绪与怀人立情抒写得深婉曲折而又缠绵悱恻,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