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胡人歌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这首边塞诗反映的是边塞胡人的生活。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安宁的生活。   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这两句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前冠以一个又边塞特征的修饰词,突出其地域特点,很有边地特色。从胡人的放鹰捕鸟、骑马游猎的生活描写中,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秋猎画面。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这两句描绘了“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另外,山头野火和烟雾颇似战争中的烽火,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地引起下文。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两句写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渴望和平,并在和平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   这首诗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胡人的生活状态,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秋日出猎、山头野烧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时期从容醉酒的风习,极其新颖别致。诗中先写胡人的日常生活,然后写了一个小插曲,即误将野火雨雾当作烽烟而最终释然。在诗人笔下,胡人与汉人一样,同样厌恶战争并同样富有人情味,因此赋予了此诗以凝重的反战主题。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66页

杂诗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

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

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

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你骑着征马,翩翩而去;

秋天城中,明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匈奴单于你切莫靠近我汉家边塞,如今我都护将军正欲莅临边关。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汉家驿道中,烽火接连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难寻。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功成之后要献战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5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6-67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征:即行,远行。

城秋:一作“秋城”。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单于:这里指少数民族首领。

临边:一作“回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驿:即驿道,此指边防要道。

烟火:即烽火。

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

乏:一作“泛”。

井泉:一作“水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献捷:指战胜后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

经年:即一年,长年。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5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6-67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你骑着征马,翩翩而去;

秋天城中,明月正圆。

征:即行,远行。

城秋:一作“秋城”。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匈奴单于你切莫靠近我汉家边塞,如今我都护将军正欲莅临边关。

单于:这里指少数民族首领。

临边:一作“回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汉家驿道中,烽火接连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难寻。

驿:即驿道,此指边防要道。

烟火:即烽火。

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

乏:一作“泛”。

井泉:一作“水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功成之后要献战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献捷:指战胜后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

经年:即一年,长年。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5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6-67

江畔老人愁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 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 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 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 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更多

邯郸宫人怨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

自言乡里本燕赵, 少小随家西入秦。

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

十三兄弟教诗书, 十五青楼学歌舞。

我家青楼临道傍,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君驻马,春日妆梳妾断肠。

不用城南使君婿, 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登归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 九华阁道连洞房。

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更多

七夕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 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 游侠篇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长安道(一作霍将军)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日晚朝回拥宾从, 路傍揖拜何纷纷。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一朝天子赐颜色, 世上悠悠应始知。

题沈隐侯八咏楼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代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

本期汉代金吾婿, 误嫁长安游侠儿。

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

青丝白马冶游园, 能使行人驻马看。

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

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

三时出望无消息, 一去那知行近远。

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卷帘看。

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12345 共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