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思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槛(jiàn):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移时:历时、经时。

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

《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

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寓使:指传书的使者。

寓:寄,托。

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

《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数:屡次。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槛(jiàn):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移时:历时、经时。

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

《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

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寓使:指传书的使者。

寓:寄,托。

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

《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数:屡次。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

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

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

如“客去”与“波平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叙述呢?

细细推敲,大有道理。

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

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

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

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

永怀,即长想。

此节,此刻。

移时,历时、经时。

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

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

寓,托。

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

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

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

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

但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

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

“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

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用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

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

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陈伯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25-1226

题小松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请告诉那些去西园观花的人们:在雪飞霜落的园中,他们定会为枝叶光秃秃的桃李等花卉而悲伤动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诗人热烈赞颂小松,寄寓着自己的傲岸清高和政治抱负,以不耐霜雪的桃李嘲讽煊赫一时的显贵和奔走于其门庭邀宠之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武夷山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今天所听到的空中箫鼓声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今天所听到的空中箫鼓声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再能听到。

流霞酒一杯:流霞酒是传说中的仙酒。

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道虚》:“(项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空中箫鼓:出自中唐时期的笔记小说《诸山记》:“武夷山神号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语村人曰:‘汝等以八月十五日会山顶。

’是日村人毕集,……闻空中人声,不见其形。

须臾乐响,亦但见乐器,不见其人。

”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武夷洞里长满了很多有毒的毛竹,那些被称为曾孙的乡人们纷纷老去,再也没来。

生毛竹: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 “武夷君因少年慢之,一夕山心悉生毛竹如刺,中者成疾,人莫敢犯,遂不与村落往来,蹊径遂绝。

”曾孙:曾孙是神仙对众乡人的称呼,因为神仙的年龄小者几百岁,大者上千岁,所以这样称呼。

这同样也出自武夷山神话传说“幔亭招宴”:相传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与皇太姥、魏王子骞等,于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会乡人。

应召男女二千余人,沿着跨空虹桥,鱼贯而上。

众乡人听见空中赞礼人称他们为“曾孙”,并命按男女分东西列坐。

亭之东幄内奏“宾云左仙”之曲,西幄内奏“宾云右仙”之曲。

接着饮酒,数巡之后,又命歌师彭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

歌罢,彩云四合。

又听空中赞礼人说:曾孙可告辞回去。

乡人下了山,忽然风雨暴至,虹桥飞断。

回顾山顶岑寂,葱翠峭拔如初。

“生毛竹”、“曾孙”这两则神话传说,宋人祝穆在《武夷山记》里均有记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少年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 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药转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

露气暗连青桂苑, 风声偏猎紫兰丛。

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碧云东去雨云西,苑路高高驿路低。

秋水绿芜终尽分,夫君太骋锦障泥。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鹂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是在哪个时代契芯部落来到了阴陵,世世代代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雪压千帐的寒夜营前的大旗迎风飘卷,军情紧急的清晨,传书的军骑越河踏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西蕃的男儿背负着小孩来青冢归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壶盛酒到白登劳军。

日晚鹂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在黄昏时节你来到碎鸟鹈泉边打猎,路上的行人远远就认出你这位郅都鹰。

参考资料: 1、 华锋,曾广开,常平,姚小鸥,宋木铎,韩向东,李颖编著,.唐代名家诗选:海南出版社,1994.10:第916页 2、 李淼著.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12:第55页

晓起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拟杯当晓起,呵镜可微寒。

隔箔山樱熟,褰帷桂烛残。

书长为报晚,梦好更寻难。

影响输双蝶,偏过旧畹兰。

楚宫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闲话旧事)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已闻佩响知腰细, 更辨弦声觉指纤。

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马嵬·其二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tuò),无复鸡人报晓筹(chóu)。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tuò),无复鸡人报晓筹(chóu)。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

“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

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

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

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

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5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