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

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

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瑶(yáo)池阿母绮(qǐ)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黄竹歌声:《穆天子传》卷五:“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 八骏(jùn)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

《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满,传说他曾周游天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瑶(yáo)池阿母绮(qǐ)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

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瑶池阿母:《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黄竹歌声:《穆天子传》卷五:“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

” 八骏(jùn)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

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八骏: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可日行三万里。

《列子》、《穆天子传》等记载不一。

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满,传说他曾周游天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晚唐迷信神仙之风极盛,最高统治者尤最,好几个皇帝因服丹药妄求长生而丧命。

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

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

诗人不作正面议论,而却以西王母心中的疑问作诘。

构思巧妙,用心良苦,讽刺辛竦,韵味无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隋宫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

"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

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隋书·食货志》:"大业元年,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

"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

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

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隋书·食货志》:"大业元年,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

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

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

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石榴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关于石榴的古诗。

那作者具体是想表达什么呢?

  一.石榴的隐喻   李商隐为什么要以《石榴》为题写诗?

石榴隐喻的是什么呢?

据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

”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闰畔,定与侍人艳态同。

”诗的末句把石榴花的娇态与香闰中的美女相类比,浪漫的魏澹也将那榴花比作思念中的闺中人。

可见石榴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朝代绝非凡品,它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

  二.李商隐的《石榴》为谁而写?

  可以断定李商隐的《石榴》是一首情诗,可是他究竟写给谁的呢?

李商隐在无题二首里也提到过石榴:“….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根据诗意不难看出这诗是写给他的初恋爱人的,而且这场爱情是失败的,让他刻骨铭心的。

此“石榴”和彼“石榴”是同一个女子吗?

要解开这疑问还得先看一看李商隐的爱情经历。

据说他一生和多位女子有过情感,最早的是他与华阳姊妹的青梅竹马情,相传华阳三姊妹是当时有名的美女加才女,称为“三英”,李写给她们的爱情诗里用的是桃:《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领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晶帘。

”李商隐当年倜傥多情,他痴想坐拥三英,然三女却不肯侍一夫,遂与义山决裂。

与华阳姊妹分手后,诗人又经历了一段让他痛不欲生的感情。

女主角名叫柳枝,初遇诗人时17岁,为一富户之千金。

李写下了四首关于他与柳枝相爱的诗作。

其中有:“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 原本是天赐良缘,不料想造化弄人,在二人的感情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柳枝却被父母做主嫁给了东诸侯。

在此之后,李商隐又先后与两名女子有过感情纠葛,但无奈的是这两女子后来被送进宫中做宫女。

25岁才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因为有过屡屡失败的感情经历,所以他倍加珍惜与王氏的婚姻生活,岂料天妒红颜,王氏早逝,李商隐悲痛万分,他写了《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悼亡诗。

此刻再细读这首《石榴》似乎已经可以揭开谜底了——“榴枝娥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籽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它歌咏的是石榴花的娇艳,赞美了石榴果实的丰满、甘甜,还将石榴果的“红”与桃红相比较,暗示他心爱的女子比之王母娘娘瑶池中的碧桃还要俏丽高贵!

可见诗人对她是多么爱慕,多么怀恋。

可是她再高贵娇艳也不能像王母娘娘的碧桃那样红上“一千年”,又可见他对逝去的红颜是多么哀痛,多么惋惜!

这首诗是既可以说是写给华阳三姐妹的,也可以说是写给柳枝的或者是他后来遇到的其他女子的,抑或可以说是写给他的亡妻的,总之李商隐是写给曾经在他的生命里灿烂过的所有女子的吧,这首《石榴》既是生命的挽歌也是爱情的悼亡诗!

  三.李商隐《石榴》诗的艺术特点   1.此诗运用复词重言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

李商隐写过许多这样的诗。

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花此叶长相映”。

有同句双步往复的,如“一夕南风一叶危”,“半留相送半迎归”。

这种同句不同音步的重叠往复,又可以组成对仗的一联,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堂西畔桂堂东”;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还有同联内前后一次单复的,“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还有同联前后蝉联的,如“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也有同一联前后句首尾衔顾,使回环增大,涵盖全联的,如“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惟独这《石榴》一首诗内多次连环回复,大小回环相套,读来意韵连绵,回味无穷,绕梁三日,挥之不去。

  2.隐柔隐秀。

李商隐一生由于沉沦使府,寄人篱下,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屡遭失败,所以在心理定势上,他以微细为美,以弱小为美,以阴柔为美。

他写花为“落花”,写荷是“枯荷”,写牡丹则“为雨所败”,写梅花则“定在天涯”,写石榴也是“断无消息”。

此诗前两句歌颂石榴的纯洁美丽,读来春风扑面,可是后面又紧接着叹息人间红颜易逝。

如同稿衣少女,即使有些许欢愉,亦不过是拈花微笑,即使艳若桃李,亦难敌风刀雨剑。

红颜易老,旧梦难留。

“碧桃红颊一千年”,道出了诗人的梦幻与渴望。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唯有诗人的不朽诗篇,唯有深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红颊一千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凉思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槛(jiàn):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移时:历时、经时。

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

《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

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寓使:指传书的使者。

寓:寄,托。

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

《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数:屡次。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槛(jiàn):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移时:历时、经时。

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

《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

此指作者怀客之地。

寓使:指传书的使者。

寓:寄,托。

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

《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数:屡次。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

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

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

如“客去”与“波平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叙述呢?

细细推敲,大有道理。

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

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

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

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

永怀,即长想。

此节,此刻。

移时,历时、经时。

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

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

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

兼春,即兼年,两年。

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

寓,托。

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

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

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

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

但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

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

“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

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用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

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

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 陈伯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25-1226

汉宫词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王母的信使青鸟啊,你飞去西方竟然还没回来,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唉,有一位文学侍臣,最是有司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赐予他那金茎上的仙露一杯?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4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王母的信使青鸟啊,你飞去西方竟然还没回来,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

青雀:指青鸟,即《山海经》中提到的西王母所使之神鸟。

南朝宋鲍照《野鹅赋》:“无青雀之衔命,乏赤雁之嘉祥。

”君王:明指汉武帝,暗喻唐武宗。

集灵台:汉时台名。

冯浩笺注引《三辅黄图》:“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望仙台,皆武帝宫观名,在华阴县界。

按:唐亦有集灵台,即华清宫长生殿侧,见《旧书纪》。

此则用汉事。

”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唉,有一位文学侍臣,最是有司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赐予他那金茎上的仙露一杯?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

《仪礼·燕礼》:“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

”相如渴:相如即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常有消渴疾。

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宋梅尧臣《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愧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潩水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金茎露:承露盘中的露,是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所立的金铜仙人承露盘接贮的“云表之露”。

传说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冯浩笺注引《三辅黄图》:“建章宫有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

上有承露台,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

” 参考资料: 1、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82-1183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4

春风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景阳井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胭脂井(也就是景阳井)到现在只剩下让人悲叹的故事了,明明之前皇帝和后妃在里面海誓山盟,要求同生共死的(可是后妃张丽华死了,陈后主却苟且偷生)。

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作为越国之功臣,吴国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越王勾践沉尸在吴国宫殿外的河里,那河中的污泥埋葬着美丽的西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一片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一片非烟隔九枝,蓬峦仙仗俨云旗。

天泉水暖龙吟细, 露畹春多凤舞迟。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

宋玉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

楚辞已不饶唐勒, 风赋何曾让景差。

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

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

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

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5-66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

月:一作“风”。

回塘:回曲的水池。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

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唐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红蕖:红荷花。

蕖,芙蕖。

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悠扬:起伏不定;

飘忽。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归梦:归乡之梦。

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濩(huò)落:原谓廓落。

引申谓沦落失意。

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只尔:只是这样。

嵩阳:嵩山之南。

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

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

”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

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5-66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

月:一作“风”。

回塘:回曲的水池。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

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

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唐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红蕖:红荷花。

蕖,芙蕖。

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

《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

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悠扬:起伏不定;

飘忽。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归梦:归乡之梦。

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濩(huò)落:原谓廓落。

引申谓沦落失意。

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

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只尔:只是这样。

嵩阳:嵩山之南。

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

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

”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

心期: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5-66

12345 共5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