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弦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女巫浇酒迎神,满空阴云,玉石雕刻的香炉中,炉火正红,兽鼓咚咚,烟柱腾升入空。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请得海神山鬼依次排入座中,焚烧的纸钱发出窸窣声;

纸灰伴随着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相思木制成精美的琵琶,雕镂的图案是飞鸾舞凤。

女巫眉头紧皱,唱词念曲,喋喋不休。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弹奏琵琶,扭扭疯疯,呼唤上天诸神和冥界诸鬼;

把丰盛的祭品品味,可享用祭品时人们毛骨道悚。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终南山的暮色下垂,垂到平平的山弯,众神飘忽在有无之间、阴阳之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女巫的脸色仿佛由鬼神主宰,喜怒不时在变幻。

人们恭恭敬敬地焚烧纸人纸马,好博得诸神欢心洗喜地,满意地返回青山。

参考资料: 1、 李贺,《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王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浇酒:泼酒于地,用以迎接神仙。

云满空:是指女巫请神时烟雾腾腾,充满天空。

玉炉:用玉石雕刻的香炉。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纸钱:烧化给鬼神当钱用的纸张。

窸窣:轻微细碎的声音。

这里指烧纸钱的声音。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相思木:即相思树,这里指相思木做成的琵琶。

唐代女巫常弹奏琵琶。

金舞鸾:金色的鸾凤飞舞的图案。

攒蛾:紧皱眉头。

啑:这里指女巫喋喋不休地唱曲念词,每唱一次就弹一次琵琶。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歆:鬼神享用的祭品。

山魅:山中的鬼怪。

森寒:毛骨悚然。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终南:即终南山,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

平湾:指山凹。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有无间:好像有,好像无。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嗔:生气发怒。

师:指女巫。

更颜:变化颜色。

这句是说神鬼的喜怒从女巫的脸色显露出来。

万骑:指的是送神时候烧的许多纸人纸马。

参考资料: 1、 李贺,《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王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官街鼓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拂晓,隆隆的鼓声催促着太阳的运行,傍晚,隆隆的鼓声催促月亮的上升。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京城里,嫩黄的春柳映照着刚更换的新帘,赵飞燕的香骨久已埋葬在皇陵。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鼓声锤碎了千百年的漫长时光,秦皇汉武也不能再听到这官街的鼓响。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任由您翠黑的头发变作芦花般模样,只有鼓声与终南山一起厮守京城,日久天长。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就是天上也几次三番埋葬过神仙,只有这鼓声与漏声此起彼落,永远回荡。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歌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8-229 2、 杨抱朴.诗鬼之诗.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258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隆隆:指鼓声。

转日:指太阳升起。

月出:指月亮上升。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汉城:西汉建都长安,故称长安为“汉城”。

黄柳:刚发嫩芽的春柳。

这句暗示改朝换代,新帝登基,什物更换。

柏陵:指帝王陵墓。

帝王陵地常植松柏,故称。

飞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香骨:指赵氏的尸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磓(duī):敲击,这里是消磨之意。

日长白:指无尽的白昼。

孝武:汉武帝刘彻。

秦皇:秦始皇嬴政。

二人都是著名的信神仙求长生的帝王。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从:伴随。

翠发:黑发,指年轻。

芦花色:像芦花般的白发,指年老。

中国:指京都长安。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天上葬神仙:意指求仙者的虚妄。

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器。

相将:相与,相伴,相随。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歌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8-229 2、 杨抱朴.诗鬼之诗.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258

江南弄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5-186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绿雾:青茫茫的雾气。

团雾从碧绿的江波中升起,故称“绿雾”。

宋苏轼《寿星院寒碧轩》诗:“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凉波:清凉的水面。

宋晏殊《浣溪沙》词:“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叠巘(yǎn):本指层叠的山峦。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此形容晚霞。

嵯峨(cuó é):山峰高峻貌。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水风”句:言竹木与江水相连,仿佛风和云都是从竹林中生出来的。

“渚暝”句:写黄昏时渡口众多的帆船相连成片,如一幅图画。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暝:昏暗。

蒲帆:指用蒲草织成的船帆。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鲈(lú)鱼:一种味道鲜美的鱼。

江南鲈鱼自魏晋以来就为人所珍视。

百斛(hú):泛指多斛。

斛:量具名。

古以十斗为斛,南宋末改为五斗。

酒中倒卧:饮酒中间就醉倒了。

酒中:指酒喝到一半。

倒卧:横卧,横倒。

南山绿:此用陶渊明《饮酒》诗“悠然见南山”之意。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吴歈(yú)越吟:指江南地方歌曲。

吴歈:即吴歌。

越吟:越歌。

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歈越吟。

”贴寒玉:喻初升之月映在江面上。

寒玉: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此喻月。

宋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

”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5-186

莫种树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何物最伤心?

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

苍突唯南山。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邺城中,暮尘起。

将黑丸,斫文吏。

棘为鞭,虎为马。

团团走,邺城下。

切玉剑,射日弓。

献何人,奉相公。

扶毂来,关右儿。

香扫涂,相公归。

京城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

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还自会稽歌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诗前小序,交代诗人为庾肩吾补作《宫体谣引》的缘由,说明诗篇抒写庾肩吾“潜难会稽”后的悲伤感受。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宫廷荒凉的情景,壁上的椒粉已经发黄,成为野粉,宫殿里飞满湿萤,已经荒废,一派凄凉景象,正是“国势沦败”的艺术写照。三四句梦忆东宫生活,我本是台城里和皇子唱和诗歌的人,现在秋夜里还常梦见太子的车辇。诗的后半首,叙述肩吾愁苦衰老的近况,表达出甘守屯贱的意愿。“吴霜”,应会稽地望,“塘蒲”,点身已衰老,回想起离开宫门时,依恋不舍,怀念君德,甘愿遭受危难贫贱,“心如砥柱”,绝不变心。全诗不言悲而悲意充溢字里行间。   诗人探寻梁代庾肩吾的前事,应是叹恨那些曾任东宫官而后遭贬斥的人。诗人生活的时代,曾震惊朝野而备受大家关注的事件,便是永贞革新,革新运动参与者之中,确有人曾任太子李诵的东宫官。诗人叹恨他们事业受挫败,命运困厄,不胜感伤,便运用“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的诗句,抒发悲叹他们不幸遭际的情思。诗人不能无言,又不敢明言,便寓今托古,比物征事,从而形成长吉诗诡异独特的风貌。   杜牧为李贺诗集作叙,以此诗与《金铜仙人辞汉歌》为例,赞叹道:“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这篇叙是诠解《还自会稽歌》的指导思想。李贺能从二百多年前的庚肩吾“潜难会稽”这件在别人看来极平凡的小事中,塑造了一个流落失意、但又不失刚劲之气的“羁臣”形象,并借以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多变的感伤和困顿潦倒中的悲愤之情,构思新颖,立意奇特。杜牧把李贺的这类诗作誉之为“古今未尝经道者”,评价是很高的。杜牧在叙中还说:“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但结合庾肩吾的遭遇和李贺的身世,还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这首诗写得含蓄深沉。庾肩吾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但不能说这首摹想庾氏情事的作品就是继承了宫体诗的传统,也不能据此诗而说李贺对宫体诗作者的怀念和向往。李贺不过是借和晚年的庾肩吾“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处境,来抒发自己的忧愤罢了。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81-184 2、 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8-10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678910 共2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