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二十首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近代

一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二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三及及生存起竞争,流传神话使人惊。

铜头铁额今安在?

始信轩皇苦用兵。

四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

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五二帝精魂死不孤,嵇山陵庙似苍梧。

耄年未罢征苗旅,神武如斯旷代无。

六铜刀岁岁战东欧,石弩年年出挹娄。

毕竟中原开化早,已闻昉铁贡梁州。

七谁......更多

琴歌二首

作者: 司马相如 朝代: 两汉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杂剧·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净李存信同康君立上)(李存信云)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弩门并速门,弓箭怎的射?撒因答剌孙,见了抢着吃。喝的莎塔八,跌倒就是睡。若说我姓名,家将不能记。一对忽剌孩,都是狗养的。自家李存信的便是。这个是康君立。俺两个不会开弓蹬弩,亦不会厮杀相持;哥哥会唱,我便能舞。俺父亲是李克用,阿妈喜欢俺两个,无俺两个呵,酒也不吃,肉也不吃。若见俺两个呵,便吃酒肉。好生的爱俺两个!自破黄巢之后,太平无......更多

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作者: 刘商 朝代: 唐代

忆昔私家恣娇小,远取珍禽学驯扰。

如今沦弃念故乡, 悔不当初放林表。

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

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作者: 刘商 朝代: 唐代

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

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

纱窗对镜未经事, 将谓珠帘能蔽身。

一朝虏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

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

(第一拍) 马上将余向绝域,厌生求死死不得。

戎羯腥膻岂是人, 豺狼喜怒难姑息。

行尽天山足霜霰,风土萧条近胡国。

万里重阴鸟不飞,寒沙莽莽无南北。

(第二拍) 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

使余力兮翦余发, 食余肉兮......更多

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作者: 刘商 朝代: 唐代

忆昔私家恣娇小,远取珍禽学驯扰。

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

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

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

瑞鹤仙(送王季夷)

作者: 韩元吉 朝代: 宋代

西风吹暮雨。

正碧树凉生,送君南浦。

蝉声带残暑。

满高林斜照,暝烟横渚。

故乡路阻。

更秋入、江城雁渡。

怅天涯、几许闲愁,对酒共成羁旅。

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

离觞缓举。

收玉箸,听金缕。

叹凌云才调,乌丝阑上,省把清诗漫与。

见洛阳、年少交游,倩君寄语。

寄答颜长道

作者: 陈师道 朝代: 宋代

贫病忧居士,雕虫累壮夫。

不能羞齿颊,幸免葬江湖。

疲马甘垂首,游鹰不应呼。

为谁归未得,山水故乡居。

拟行路难十八首

作者: 鲍照 朝代: 南北朝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更多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在平地上倾倒杯水(介宾后置),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举杯饮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徘徊不前,不再多说什么不敢表达自已的思想。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764-765页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人生不得恒称悲,惆怅徙倚至夜半。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还君金钗瑇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但闻风声野鸟吟,忆平生盛年时。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羁役去远征。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拟行路难·其六》 鉴赏   这首诗也是反映的仕途失意与坎坷。和《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相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抒述情怀似亦更为直切。   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   中间六句是个转折。退一步着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不如丢开自己的志向,罢官回家休息,还得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于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虽则寥寥几笔,却见得情趣盎然,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然,这里写的不必尽是事实,也可能为诗人想象之辞。如果根据这几句话,径自考断此诗作于诗人三十来岁一度辞官之时,不免过于拘泥。   然而,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并不符合作者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决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结末两句又由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在所不免,这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还可注意的是,诗篇终了用“孤且直”三个字,具体点明了像作者一类的志士才人坎坷凛冽、抱恨终身的社会根源。所谓“孤”,就是指的“孤门细族”(亦称“寒门庶族”),这是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世家大族”相对讲的一个社会阶层。六朝门阀制度盛行,世族垄断政权,寒门士子很少有仕进升迁的机会。出身孤寒,又以“直”道相标榜,自然为世所不容了。钟嵘《诗品》慨叹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是完全有根据的。他的诗里不时迸响着的那种近乎绝望的抗争与哀叹之音,也不难于此得到解答。   前面说过,同为诗人抗议人生的哀歌,此诗较之《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的正言若反、半吐半吞,写法上要直露得多,但此诗也并非一泻到底。起调的高亢,转为中间的平和,再翻出结语的峭拔,照样是有张有弛,波澜顿挫。音节安排上由开首时七言长调为主,过渡到中间行云流水式的五言短句,而继以奇峰突出的两个长句作收煞,其节奏的高下抗坠也正相应于情感旋律的变化。所以两首杂言体乐府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拿这两首感愤言志之作,来同前面那些借思妇口吻言情的篇什相比较,风格上又有不少异同。前诗婉曲达意,这里直抒胸臆;前诗节拍舒徐,这里律动紧促;前诗情辞华美,这里文气朴拙——随物赋形,各有胜境。不过无论哪一类题材,都能显现出作者特有的那种奇思焕发、笔力健劲的色调,这正是鲍照诗歌最能打动人心的所在。《南史》本传用“遒丽”二字评论他的乐府创作,后来也以“俊逸”概括其诗风,其实“俊”和“丽”还只标示出它的体貌,“逸”和“遒”才真正摄得它的神理。从鲍照的“俊逸”到的“飘逸”,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旅寓安南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岭南的气候真特殊,严寒来得迟,暖风又常吹。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山果冬天熟,野花正月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雨天生雾气,霜天会打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故乡远在万里外,这特殊的气候使我的乡愁更加倍。

参考资料: 1、 赵建莉.初唐诗歌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163 2、 楚梅编著. 楚梅居笔谭 上 诗境岭南 历代岭南山水诗词选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05:71页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岭南的气候真特殊,严寒来得迟,暖风又常吹。

交趾: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

后来泛指五岭以南。

该诗中指越南北部。

风候:即风物气候。

催:催促。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山果冬天熟,野花正月开。

仲冬:即农历十一月,为冬季的第二个月。

正月:农历一月。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雨天生雾气,霜天会打雷。

积雨:连续下雨;

积存的雨水。

轻霜:薄霜。

震雷:响雷,霹雳。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故乡远在万里外,这特殊的气候使我的乡愁更加倍。

逾:超出;

越过。

从来:由来,历来,向来,往常。

参考资料: 1、 赵建莉.初唐诗歌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163 2、 楚梅编著. 楚梅居笔谭 上 诗境岭南 历代岭南山水诗词选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05:71页

1112131415 共7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