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作者: 马致远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扮东华帝君上,诗云)阆苑仙人白锦袍,海山银阙宴蟠桃。三峰月下鸾声远,万里风头鹤背高。贫道东华帝君是也。掌管群仙籍录。因赴天斋回来,见下方一道青气,上彻九霄。原来河南府有一人,乃是吕岩,有神仙之分。可差正阳子点化此人,早归正道。这一去使寒暑不侵其体,日月不老其颜。神垆仙鼎,把玄霜绛雪烧成;玉户金关,使姹女婴儿配定。身登紫府,朝三清位列真君;名记丹书,免九族不为下鬼。阎王簿上除生死,仙吏班......更多

七夕

作者: 权德舆 朝代: 唐代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摸鱼儿(和柳山悟和尚与李同年嘉龙韵)

作者: 刘辰翁 朝代: 宋代

渐无多、诗朋酒伴,东林复几人许。

旧时船子西湖柳,词与东风尘土。

重记否。

那月月下旬,且避何人疏。

当朝自负。

甚堕髻愁眉,E06DEC64短后,一往似伧父。

当年事,伤心说庚开府。

人生无百年虑。

虎头燕颔人间肉,不是蜜翁翁做。

今又古。

是楚对凡亡,为是凡亡楚。

朝朝暮暮。

听画角楼头,呜咽未断,重数五更鼓。

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作者: 白朴 朝代: 元代

楔子(冲末扮马生上,云)小生姓马名彬,字文辅,祖贯临阳人氏。

先父拜三原县令,不幸身亡。

小生年长二十五岁,雪案萤窗,苦攻经史,博古通今,名誉文章,自不可掩。

俺父亲在日之时,曾与松江府府尹董蓥为友。

尝记得董府尹酒席之间,问俺父亲:"咱既为通家,凡事皆当商量。

"先父说:"别无甚事,止有小儿马彬年少,颇肯向学,未遂功名。

"府尹见说聪明,便道:"某有一女,小字秀英,愿与你令嗣为妻。

"后来先父下世,路途遥远,......更多

【双调】折桂令_村庵即事掩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村庵即事掩柴门啸傲烟霞,隐隐林峦,小小仙家。

楼外白云,窗前翠竹,井底朱砂。

五亩宅无人种瓜,一村庵有客分茶。

春色无多,开到蔷薇,落尽梨花。

崔闲斋元帅席上绣帘开语燕呢喃,柳眼青娇,杏脸红酣。

春日迟迟,香风淡淡,相府潭潭。

环粉黛犀梳玉辔,引儿孙竹马青衫。

坐客江南,妙舞清歌,阔论高谈。

九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容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更多

【双调】折桂令_别怀人生最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别怀人生最苦别离,柳系柔肠,山敛愁眉。

金缕歌残,青衫泪湿,锦字来迟。

留客醉鱼肥酒美,送春行莺老花飞。

此恨谁知?

今夜相思,何日归期?

幽居红尘不到山家,羸得清闲,当了繁华。

画列青山,茵铺细草,鼓奏鸣蛙。

杨柳村中卖瓜。

蒺藜沙上看花。

生计无多,陶令琴书,杜曲桑麻。

西陵送别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情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更多

二郎神(次陈唯道)

作者: 赵以夫 朝代: 宋代

野塘暗碧,渐点点、翠钿明镜。

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时倚妆台照影。

睡起阑干凝思处,漫数尽、旭鸦栖暝。

知月下莺黄,云边蛾绿,为谁低整。

曾倩。

雁传鹊报,心期千定。

奈柳絮浮云,桃花流水,长是参差不并。

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

肠断句,枉费丹青,漠漠水遥烟迥。

清平调·其一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7-98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5-4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jiàn)露华浓。

“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

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槛:栏杆;

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

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

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7-98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5-4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jiàn)露华浓。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

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槛:栏杆;

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

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

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97-98 2、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45-4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

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

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

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

三句以仙女比贵妃;

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

一复时程虽不远, 百馀步地更相亲。

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

闻道郡斋还有酒,花前月下对何人。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1112131415 共7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