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娇(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煦景朝升,烟光昼敛,疏雨夜来新霁。

垂杨艳杏,丝软霞轻,绣山芳郊明媚。

处处踏青斗草,人人眷红偎翠。

奈少年、自有新愁旧恨,消遣无计。

帝里。

风光当此际。

正好恁携佳丽。

阻归程迢递。

奈好景难留,旧欢顿弃。

早是伤春情绪,那堪困人天气。

但赢得、独立高原,断魂一饷凝睇。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

作者: 范仲淹 朝代: 宋代

穰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

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

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

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

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

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

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

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

岸鹊依人喜,汀鸥不我疑。

彩丝穿石节,罗襪踏青期。

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

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

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

相君那肯爱,家有凤皇池。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

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

参考资料: 1、 卢晋.《宋词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61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

饶:充满,多。

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闲:高大的样子。

疏帘:也作“踩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张耒《夏日》有“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慵去(yōng qù):懒得离去。

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参考资料: 1、 卢晋.《宋词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61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

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

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

御街行:词牌名,又名《孤雁儿》。

饶:充满,多。

雪:这里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闲:高大的样子。

疏帘:也作“踩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张耒《夏日》有“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荫深驻。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

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昔日落花今犹在,华美的屏风却空掩,谁知桃花人面在何处?

慵去(yōng qù):懒得离去。

盘马:骑马驰骋盘旋。

参考资料: 1、 卢晋.《宋词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61

两同心

作者: 晏几道 朝代: 宋代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

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

莫话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

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在一个暮春的时节,我郊游踏青,桃红柳绿,恍如进入了桃源仙界。

捡拾翠羽、采摘鲜花,闲闲地随着曲曲的流水前进。

踏青的路上,不经意间宝马香车留下的浓浓芳香惹起了自己的春心。

心中牵念,都在柳荫外的酒家歌楼,花树下的朱门绣户。

对景且醉芳尊。

莫话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对着芳景,聊天并且借助美酒来消忧,不要说起那让人销魂的离愁吧。

美好的心意,我们曾共一轮明月;

痛苦的滋味,最是那黄昏时分。

相思的时候,只有那一封封信笺、满袖的泪痕。

参考资料: 1、 汪政编注.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晏词: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03:第97页 2、 (宋)晏殊,(宋)晏几道著;

何新所,贾倩注析.晏殊 晏几道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第269-270页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

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

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

对景且醉芳尊。

莫话消魂。

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上片写春游赏识美女。

清明、寒食时节,春光仍好,许多女子外出踏青拾翠,词人尾随其后,饱览秀色。

张先《木兰花》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这是唐宋时期诸多男子猎艳的日子。

平日难得见到郊外如此莺莺燕燕,花花绿绿。

秦观《望海潮》云:“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写的就是一次类似的经历。

“柳外青帘,花下朱门”中的那位歌妓,最为美艳,最叫词人动心,心心牵挂,眷恋不已。

  下片写与歌妓相聚相别。

词人尾随到朱门,与歌妓有了“对景且醉芳尊”的销魂经历。

明月下共饮共眠,让词人记忆深刻;

到次日黄昏,不得已告别离去,让词人都是“恶滋味”。

分手后,自然“一纸红笺”传递相思情意,红笺上有无数相思泪痕。

  晏几道的这首小词,使用了一些口语化的词汇,更好地表现了儿女情长,恩怨尔汝。

正如陈廷焯所点评的那样,像“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在语言风格上确实和元曲的自然泼辣非常接近。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编选.晏殊 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第250页

青玉案(重游葵园)

作者: 吴文英 朝代: 宋代

东风客雁溪边道。

带春去、随春到。

认得踏青香径小。

伤高怀远,乱云深处,目断湖山杳。

梅花似惜行人老。

不忍轻飞送残照。

一曲秦娥春态少。

幽香谁采,旧寒犹在,归梦啼莺晓。

青玉案·东风客雁溪边道

作者: 吴文英 朝代: 宋代

东风客雁溪边道。

带春去、随春到。

认得踏青香径小。

伤高怀远,乱云深处,目断湖山杳。

梅花似惜行人老。

不忍轻飞送残照。

一曲秦娥春态少。

幽香谁采,旧寒犹在,归梦啼莺晓。

薄幸

作者: 贺铸 朝代: 宋代

艳真多态。

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相许,与写宜男双带。

记画堂、斜月朦胧,轻颦微笑娇无奈。

便翡翟屏开,芙蓉帐掩,与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收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翻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

正春浓酒暖,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凤栖梧/蝶恋花

作者: 贺铸 朝代: 宋代

挑菜踏青都过却。

杨柳风轻,摆动秋千索。

啼鸟自惊花自落。

有人同在真珠箔。

淡净衣裳妆□薄。

闲凭银筝,睡鬓慵梳掠。

试问为谁添瘦弱。

娇羞只把眉颦著。

踏莎行·壁彩笼尘

作者: 刘辰翁 朝代: 宋代

璧彩笼尘,金吾掠路。

海风吹断楼台雾。

无人知是上元时,一夜月明无著处。

早是禁烟,朝来冻雨。

东风自放银花树。

雪晴须有踏青时,不成也待明年去。

菩萨蛮·画梁语透帘栊晓

作者: 刘辰翁 朝代: 宋代

画梁语透帘栊晓。

坼桐风送杨花老。

细雨绿阴寒。

罗襟只似单。

青门三里道。

个个游芳草。

比似嫁来看。

踏青难更难。

1112131415 共2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