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益明叔见过

作者: 方岳 朝代: 宋代

溪云酝酿社公雨,肯踏寒莎过阿戎。

亦有小诗拈未出,且携瀑布煮春风。

赠别离

作者: 陈陶 朝代: 唐代

碧玉飞天星坠地,玉剑分风交合水。

杨柳听歌莫向隅, 鸡鸣一石留髡醉。

蹄轮送客沟水东,月娥挥手崦嵫峰。

蛮天列嶂俨相待,风官扫道迎游龙。

天姥剪霞铺晓空, 漴漴大帝开明宫。

文鲸掉尾四海通,分明瀑布收灵桐。

山妖水魅骑旋风,魇梦啮魂黄瘴中。

借君朗鉴入崆峒, 灵光草照闲花红。

雨过三峡桥上作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清代

二十四潭争一桥,惊泉喷薄几时消。

一山瀑布归三峡,小小天风作海潮。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更多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

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

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影落明湖青黛(dài)光,金阙(què)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

青黛:青黑色。

金阙: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银河:指瀑布。

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

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tà)嶂(zhàng)凌苍苍。

香炉:南香炉峰。

瀑布:黄岩瀑布。

回崖沓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

凌:高出。

苍苍:青色的天空。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

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大江:长江。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黄云:昏暗的云色。

白波九道:九道河流。

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

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

雪山:白色的浪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kuī)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

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谢公:谢灵运。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服:服食。

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先期汗漫九垓(gāi)上,愿接卢敖(áo)游太清。

先期:预先约好。

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

九垓:九天之外。

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

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

”遂纵身跳入云中。

太清:太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

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

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影落明湖青黛(dài)光,金阙(què)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

青黛:青黑色。

金阙: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银河:指瀑布。

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

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tà)嶂(zhàng)凌苍苍。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香炉:南香炉峰。

瀑布:黄岩瀑布。

回崖沓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

凌:高出。

苍苍:青色的天空。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

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大江:长江。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黄云:昏暗的云色。

白波九道:九道河流。

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

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

雪山:白色的浪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窥(kuī)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

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谢公:谢灵运。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服:服食。

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先期汗漫九垓(gāi)上,愿接卢敖(áo)游太清。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先期:预先约好。

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

九垓:九天之外。

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

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

”遂纵身跳入云中。

太清:太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此诗为写景名篇。

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

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

“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

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

为什么到庐山来呢?

是因为“好入名山游。

”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

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

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

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

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

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

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

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

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

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

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

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

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

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

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

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

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

何等雄伟,何等壮美!

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

”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

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

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

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

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

人生无常,盛事难再。

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

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

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

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

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

”“遂入云中。

”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

九垓,九天。

太清,最高的天空。

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

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

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

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

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

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

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

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

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

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

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

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

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留别金陵诸公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

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

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

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

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

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

缭绫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缭绫缭绫何所似?

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更多

缭绫缭绫何所似?

不似罗绡与纨绮。

缭绫缭绫,跟什么相似?

既不似罗、绡,也不似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该是像那天台山上,明月之前,流下了四十五尺的瀑布清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在上面的图案美得令人叫绝,底上铺了一层白烟,花儿攒成一丛白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

织它的是什么人?

穿它的又是谁?

越溪的贫女,宫中的艳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去年太监来宣布皇帝口授的诏令,从宫中取来式样,命民间照式纺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织成飞在云上的一行行秋雁,染上江南一江春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宽幅裁作衫袖,长幅制成衣裙,用熨斗熨平绉折,用剪刀剪开花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奇异的色彩和纹饰相互隐映,正面看,侧面看,鲜艳的花色闪烁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

宫廷舞姬深受皇帝恩宠,赐她一套春衣,价值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只要汗、粉沾污,她就不愿意再穿,在地上拖来踩去,毫无爱惜之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要知道缭绫织成费尽了心力,莫把它与寻常的缯帛相比。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煮茧抽丝痛煞了织女的双手,扎扎千声,缭绫还织不满一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宫廷里轻歌曼舞的艳姬,如果见到织造的艰辛,应该也会爱惜。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6-160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63-364

缭绫缭绫何所似?

不似罗绡与纨绮。

缭绫缭绫,跟什么相似?

既不似罗、绡,也不似纨、绮。

罗绡与纨绮:四种精细的丝织品。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该是像那天台山上,明月之前,流下了四十五尺的瀑布清泉。

天台山:浙江的名山,主峰在今浙江天台县境内。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在上面的图案美得令人叫绝,底上铺了一层白烟,花儿攒成一丛白雪。

文章:错杂的色彩,这里指花纹图案。

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

织它的是什么人?

穿它的又是谁?

越溪的贫女,宫中的艳姬。

汉宫姬:借指唐代宫中的妃嫔。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去年太监来宣布皇帝口授的诏令,从宫中取来式样,命民间照式纺织。

敕:帝王的诏书、命令。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织成飞在云上的一行行秋雁,染上江南一江春色。

云外:指高空。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宽幅裁作衫袖,长幅制成衣裙,用熨斗熨平绉折,用剪刀剪开花纹。

刀剪纹:用剪刀裁剪衣料。

金斗:早期的熨斗就是斗样,内置红炭,不需预热,直接熨烫。

所以熨斗也叫火斗,好听一点儿的叫金斗,白居易什么都能入诗: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金斗熨波”也真诗意,比汉代熨斗的铭文“熨斗直衣”听着韵味绵长。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奇异的色彩和纹饰相互隐映,正面看,侧面看,鲜艳的花色闪烁不定。

转侧看花:从不同的角度看花。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

宫廷舞姬深受皇帝恩宠,赐她一套春衣,价值千金。

昭阳舞人:汉成帝时的赵飞燕,善于歌舞,曾居昭阳殿。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只要汗、粉沾污,她就不愿意再穿,在地上拖来踩去,毫无爱惜之心。

曳:拉,牵引。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要知道缭绫织成费尽了心力,莫把它与寻常的缯帛相比。

缯(zēng)、帛:都是指丝织品。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煮茧抽丝痛煞了织女的双手,扎扎千声,缭绫还织不满一尺。

缲(sāo):同“缫”(sāo),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

盈:足,满。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宫廷里轻歌曼舞的艳姬,如果见到织造的艰辛,应该也会爱惜。

昭阳殿: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宫。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6-160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63-364

送方尊师归嵩山

作者: 王维 朝代: 唐代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 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作者: 孟浩然 朝代: 唐代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

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

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旆。

往来赤城中,逍遥白云外。

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

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自贻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心中身外更何猜,坐石看云养圣胎。

名在好诗谁逐去, 迹依闲处自归来。

时添瀑布新瓶水,旋换旃檀旧印灰。

晴出寺门惊往事,古松千尺半苍苔。

寄楚萍上人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北面香炉秀,南边瀑布寒。

自来还独去,夏满又秋残。

日影松杉乱,云容洞壑宽。

何峰是邻侧,片石许相安。

678910 共2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