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三首 文
永州八记 文翻注译赏
零陵春望 文翻译赏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平坦空旷的原野上,春天的芳草满是绿意,早晨的莺鸟在远方的树林间啼鸣。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阳光晴和,洒落在潇水与湘水的岸边沙洲,云朵断续不接,飘扬在岣嵝山的小峰上。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得道成仙是无从盼望的,世间也非我所能承受的居处。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沉思凝神也只能空自仰慕,那万里之外,卒于苍梧之野的舜帝英灵。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平坦空旷的原野上,春天的芳草满是绿意,早晨的莺鸟在远方的树林间啼鸣。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阳光晴和,洒落在潇水与湘水的岸边沙洲,云朵断续不接,飘扬在岣嵝山的小峰上。
潇湘:湖南潇水和湘江的合称。
潇水出自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紫良乡野狗山南麓,湘水出自广西兴安越城岭海洋山,二水自永州芝山苹岛汇合,自湘江发源地至衡阳,谓之潇湘,而大部分在永州境内,因而永州也有潇湘之称。
渚(zhǔ主):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岣嵝:衡山的主峰。
岑(cēn):岑崟(yín),山高峻貌。
司马相如《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兮。
”此为岣嵝山之高峻。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得道成仙是无从盼望的,世间也非我所能承受的居处。
仙驾:驾,特指大禹的车。
《辞源》:“古代神话传说,禹在此(岣嵝峰)得到金简玉书。
”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沉思凝神也只能空自仰慕,那万里之外,卒于苍梧之野的舜帝英灵。
凝情:凝,凝聚,集中,这里指怀着深情。
景慕:崇敬景仰。
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永州。
阴:通荫。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唐代后期由于人烟稀少,蔡家机场一带的湘江东岸尚未开垦耕种,为一片平野。
“晓莺啼远林”,进一步说明此片平野面积广阔,一片葱绿的草地。
地势低平的湿地土壤中含氧低,不适林木生长,林木多分布平野边缘丘陵上,故曰“远林”。
“潇湘渚”即巴洲滩,诗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达巴洲滩。
此时已早晨七八点钟,一个大好晴天,适宜诗人深入民间访问,考察风土民情。
“云断岣嵝岑”,岣嵝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为祝融峰。
此句意含诗人北望长安,视线被“衡山”所挡。
这是诗人曲折表达受迫害的贬谪心情。
古史相传,大禹曾驱车到洞庭以南考察水情,禹是传说中的上古圣人之一。
此句暗指唐宪宗效法先圣尧舜治理天下。
“世途非所任” ,应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反映诗人一心报国无门,被贬南荒之地,时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历史责任而不可能,诗人多么盼望皇帝召其北归。
诗的最后两句切题,舜帝南巡野死九嶷。
诗人一向以邀尧舜为师,表明自己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历史上不少志士仁人都具备此种历史责任感,所以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
这两句诗实写苍梧,即九嶷山,暗指舜帝的英明,借喻唐宪宗以兴尧舜之风为己任,能召回永贞革新志士重返朝廷,效忠皇帝,实现政治革新。
这仅仅是诗人的主观愿望,此句蕴含诗人多少相思泪! 柳宗元26岁中博学鸿词科,步入仕途,“超取显美”,任礼部员外郎,虽是六品京官,却有资格参加早朝议事。
现在身处逆境,成了被禁锢的囚徒,他在零陵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这是一般被贬斥的朝官不可能自觉做到的。
所以只有把握柳宗元政治革新的进步思想本质,才能理解诗人在元和四年春深入民间之举的缘由。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诗的落脚点在一个“阴”字上,其实还是空望一场,但又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激情,这是历史上进步文人的共同心态。
这是首次发现柳宗元贬永十年,第一次写于今冷水滩区管辖地域的诗,为研究柳宗元政治革新思想的人民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初步认定《零陵春望》写于元和四年春。
此时柳的姨父崔敏已任永州刺史,有了保护伞,所以他的行动较前自由一些,因此盼望回长安的心情更急切。
这一时期柳宗元写了一些信向长安亲友求助,设法返回朝廷,这是诗人写《零陵春望》的内心企图。
由于唐宪宗及保守派对柳的歧视,致使柳宗元贬永十年不得被召回供职,反而贬到岭南柳州而客死任所。
柳宗元一生仕途多舛,报国无门,这是中国历史上许多进步人士的共同命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文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
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
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
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
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
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
捃收自担肩,......更多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文翻注译赏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
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的安静。
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
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百亩”句:句出刘禹锡《再过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白道:洁白的小道。
唐人李商隐《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小院”句:句出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山桃”句:语本唐人雍陶《过旧宅看花》:“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
”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
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为谁”句:句出唐人严恽《落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蜿蜒的小溪流。
喜欢悠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
“百亩”句:句出刘禹锡《再过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白道:洁白的小道。
唐人李商隐《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的安静。
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
不知道它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
“小院”句:句出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山桃”句:语本唐人雍陶《过旧宅看花》:“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
”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
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为谁”句:句出唐人严恽《落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百亩中庭半是苔。
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许多词作于这个时期,内容大多为描绘江南景色,表现闲适心情之作。
这类词为数不少,有《清平乐》 、 《浣溪沙》 、 《生查子》和《千秋岁引·秋景》等。
这类词多作于元丰年间,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