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妾薄命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

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

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守岁侍宴应制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 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晦日宴游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

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

歌管风轻度,池台日半斜。

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南海乱石山作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望春亭侍游应诏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

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万寿祯祥献,三春景物滋。

小臣同酌海,歌颂答无为。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

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

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三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一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杂曲歌辞·大酺乐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圣后乘干日,皇明御历辰。

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

雷雨垂膏泽,金钱赐下人。

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登襄阳城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

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

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汉水:长江支流。

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

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

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

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345 共5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