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满地霜华浓似雪。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一曲阳关浑未彻。

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自是浮生无可说。

人间第一耽离别。

满地霜华浓似雪。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一曲阳关浑未彻。

车声渐共歌声咽。

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

人们立在西风中话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

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

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着歌声,在痛苦地呜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自是浮生无可说。

人间第一耽离别。

天涯芳草青青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

三句为前人未道之语。

静安于是年春跟随罗振玉入京,数月后即奔丧回里。

来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无常。

这虚浮无定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呢?

在人间最令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了。

参考资料: 1、 伍世昭.感性经验的诗学指向及其凝定——王国维“境界”论生成的创作实践缘由:暨南学报,2003年

满地霜华浓似雪。

人语西风,瘦马嘶(sī)残月。

一曲阳关浑未彻。

车声渐共歌声咽。

霜华:此指严霜。

因其每呈结晶状,故云。

张祜《旅次上饶溪》诗:“秋竹静霜华。

”阳关,指《阳关三叠》曲。

为古代送别的曲调。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谱入乐府,即以诗中“渭城”或“阳关”名曲。

换尽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zhé)。

自是浮生无可说。

人间第一耽(dān)离别。

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老庄学说认为人生世事虚幻无定,故云。

耽:指沉溺、迷恋;

也有停留、拖延、延误的含义。

参考资料: 1、 伍世昭.感性经验的诗学指向及其凝定——王国维“境界”论生成的创作实践缘由:暨南学报,2003年

满地霜华浓似雪。

人语西风,瘦马嘶(sī)残月。

一曲阳关浑未彻。

车声渐共歌声咽。

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

人们立在西风中话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

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

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着歌声,在痛苦地呜咽。

霜华:此指严霜。

因其每呈结晶状,故云。

张祜《旅次上饶溪》诗:“秋竹静霜华。

”阳关,指《阳关三叠》曲。

为古代送别的曲调。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谱入乐府,即以诗中“渭城”或“阳关”名曲。

换尽天涯芳草色。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zhé)。

自是浮生无可说。

人间第一耽(dān)离别。

天涯芳草青青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

三句为前人未道之语。

静安于是年春跟随罗振玉入京,数月后即奔丧回里。

来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无常。

这虚浮无定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呢?

在人间最令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了。

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老庄学说认为人生世事虚幻无定,故云。

耽:指沉溺、迷恋;

也有停留、拖延、延误的含义。

参考资料: 1、 伍世昭.感性经验的诗学指向及其凝定——王国维“境界”论生成的创作实践缘由:暨南学报,2003年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浓绿的苔藓封锁着通往长门宫的道路,只因为有着美丽的容颜而受到人们的嫉妒。从来知道,毁谤太多能使人骨也销蚀,何况是我洁白的肌体上那一点鲜红的守宫砂呢!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我只要使自己清清白白地活着,怎会悔恨生就这美好的容颜?从此以后,承恩之事连梦也不复做了,还是自个儿簪花打扮,对着镜子好好地欣赏自己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浓绿的苔藓封锁着通往长门宫的道路,只因为有着美丽的容颜而受到人们的嫉妒。从来知道,毁谤太多能使人骨也销蚀,何况是我洁白的肌体上那一点鲜红的守宫砂呢!蛾眉,女子的眉细长弯曲,如蛾的触须。因以代指美人。《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臂砂,守宫砂点于臂上,亦称臂砂。古人以为贞洁自持的象征。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我只要使自己清清白白地活着,怎会悔恨生就这美好的容颜?从此以后,承恩之事连梦也不复做了,还是自个儿簪花打扮,对着镜子好好地欣赏自己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静安先生这阙词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言近而指远,意决而辞婉”(《人间词·甲稿·序》 ,表现了词人最真切的内心世界。起句化用《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表达了词人身处诽谤之泥潭,处处受人诋毁。“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可谓静安先生创造语,甚是新奇,这是傲然的自在之美,不可凑泊。古来狷介之士与绝世之女在人格精神上都是相同的,他们都在向世人宣示一种不可玷污的独立人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存在。狷介执着的静安先生对此会有更深的感受。   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然则先生之志事多为世人所不解,因而有是非之论者,又何足怪耶?”如果用尼采的话来说,静安先生所拥有的正是一种“超人精神”,不为世人所理解才是自然,让那些诋毁、诽谤来得更猛烈些吧,先生依然如故,做一个“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高城鼓动”,说的是凌晨时分。

凌晨击鼓是唐代京城的作息制度。

后代写旧体诗词都喜欢以古说今,王国维当然也不能免俗。

“兰釭灺”是说油灯已经点干了而自动熄灭。

耳中听到城中的晨鼓,睁眼看到油灯熄灭,这代表了夜已结束,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在“睡也还醒,醉也还醒”这两句的口吻中,有一种不甘心和不情愿的情绪在。

是睡还是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逃避,不敢面对现实。

“忽听孤鸿三两声”这句是对前面的一种含蓄的回答。

“孤鸿”就是“孤雁”,而且“孤鸿”意味着在奋斗的道路上没有伴侣和得不到理解。

  “风前絮”,是说柳絮。

暮春时节柳絮飞时纷纷扬扬,把天地搅得一乍朦胧。

接着“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是说人生的悲欢离合就像风关的柳絮一样,最后结局只化作满江浮萍流水而去柳絮在诗词中常代表着一种缠绵、迷惘的情意,落入水中化为浮萍是这美好情意的一种令人感伤的结束。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这几句,似乎已经把人生看透了。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26.

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雨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红楼遥隔廉纤雨。

沉沉暝色笼高树。

树影到侬窗。

君家灯火光。

风枝和影弄。

似妾西窗梦。

梦醒即天涯。

打窗闻落花。

颐和园词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联翩方召升朝右,北门独对西平手。因治楼船凿汉池,别营台沼追文囿。西直门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昆明万寿佳山水,......更多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西园的花落了厚厚的一地,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转眼即逝。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盛开的时候寂寞孤独,却无人发现;

偏偏在它凋零之后又引起人的感慨悲哀。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昨天去了西山一趟,山上的花还开着。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一边是山峰还在承受风雨的余威,另一边是浓云散开天空已露出了夕阳。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人间词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2).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22(8).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由景引出其中的哲理,让人深思。

  前两句“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是写景伤春。

由春花凋零已尽,过眼韶华强调花期本就不长。

但今日的西园之花是“开时寂寂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盛开之时寂寞孤独,无人发现;

偏偏在凋零之后又引起后来者的感慨悲哀。

说明上天给人才能,又让他绝世而无知音。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就是这种“怨”的一个变相的反映。

  接下来,王思维笔锋一转,展现了人超脱的一面。

所谓“无待”的境界。

花的美好和人的才能并不因无人欣赏就不存在,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只不过作者借“山中”的“花事”表现出来。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山中花比园中花有更强的生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你换了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观察人生的时候,你对人生顿时就有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感悟:“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这两句所写景物很美丽,而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超越自我的生生境界更美丽。

参考资料: 1、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22(8)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草偃云低渐合围。

雕弓声急马如飞。

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那能白首下书帷

草偃云低渐合围。

雕弓声急马如飞。

笑呼从骑载禽归。

草偃茫茫,云层很低,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对猎物已经形成合围之势。

手中的弓不停的发射箭矢,跨下的马奔跑如飞。

猎手发出爽朗的笑声在随从的拥护下满载猎物归来。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那能白首下书帷。

再有本领的人不如拥有一副好的身手,人的一生要好好珍惜少年时光。

不要等到年老时还在书帷下皓首穷经。

参考资料: 1、 王国维.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 2、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13(9)

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近代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

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愁展翠罗衾,半是馀温半泪。

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

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作者: 王国维 朝代: 清代

过眼韶华何处也?

萧萧又是秋声。

极天衰草暮云平。

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

红墙隔雾未分明。

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12345 共1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