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

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采桑子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

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

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

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

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

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

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更多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雪晴后的小园白雪皑皑,春天还未到,池边的梅树却早已悄悄地绽开。

高高的树梢上喜鹊在衔泥筑巢,斜挂天边的月儿照着充满寒意的小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江南金陵的风景山川,自古以来都是那么美丽娇娆。

风光依旧可少年人转眼就见苍老。

相逢不易请让我们痛饮开怀,因为人生总是别离时节多而欢乐机会少。

参考资料: 1、 邱崇丙.《玉盘珠响——唐宋词精品赏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46 2、 陈如江,胡言午.《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唐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5-36 3、 刘尊明,王兆鹏.《新编千家词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311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雪晴后的小园白雪皑皑,春天还未到,池边的梅树却早已悄悄地绽开。

高高的树梢上喜鹊在衔泥筑巢,斜挂天边的月儿照着充满寒意的小草。

晴雪:雪后晴天。

衔巢:衔树枝做巢。

明:照亮。

寒草:枯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江南金陵的风景山川,自古以来都是那么美丽娇娆。

风光依旧可少年人转眼就见苍老。

相逢不易请让我们痛饮开怀,因为人生总是别离时节多而欢乐机会少。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莫厌:莫辞。

参考资料: 1、 邱崇丙.《玉盘珠响——唐宋词精品赏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46 2、 陈如江,胡言午.《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唐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5-36 3、 刘尊明,王兆鹏.《新编千家词三百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311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这是一首春词,主题是咏春惜别,伤年华之易逝,叹良会之难得。

  此词全用仄韵,全词十句八韵,除下片第四句和第五句分用平韵外。

余均一韵到底。

  上片四句每句有韵,第三四句构成对偶句。

起句突出一个“春”字。

以下即围绕“春未到”而展开写景。

“晴雪”犹在,表明春意尚薄。

小园里雪压冰欺,百卉仍沉睡未醒,故曰“春未到”。

虽是如此,但报春的早梅却在池边探头探脑了。

第二句承前而有转折,“梅自早”,有梅得春先,冒寒一枝独放之意。

第三四句仍照应首句而作了有力的渲染。

“鹊衔巢”是说鸟类在衔草筑巢。

主语“鹊”之前,有个作为修饰语的名词“高树”,即高高的树上。

因为树高风大。

故鸟类仍然需要在春天将到未到之际修筑好自己的巢,以抵御寒气的侵袭。

“斜月明寒草”中“斜月”与首句,“晴”字相应。

“寒”字与“雪”字相应。

既然有月,当是夜间。

天是放晴了,草上还带有残雪,这就使得月光下的白草显得格外晶莹皎洁。

这上片四句纯属写景,从“小园晴雪”开始,写到“池边早梅”,再写到“高树鹊巢”,最后到“斜月寒草”收住。

这四句上下连贯,紧凑而又层次井然。

随着作者的移步换形,虽在小园,却能一句一个景、一步一个境地引人人胜。

尽管春尚未到,嫩寒犹甚,读来仍令人目不暇接。

尤其是三、四两句,构思精巧,意境深邃而造语自然,堪称佳制。

  下片六句,写景言情兼而有之。

按其顺序,前三句可分两段,前两句写景物,后一句写入事。

前两句正面歌颂,后一句意在转折,深致感叹。

这三句意思简明,在于赞美江南一带的山川风物。

不过,在赞美之余,亦发出感叹,山河不老,而人物却在不断变换,“昨日少年今白头”,人生原是十分短暂的。

此句反跌前句“风景好”,并为引起下文提供依据。

有联系上下文、穿针引线的功用,极见关键。

“相逢”以下三句一气呵成,以劝饮、惜别为主旨,又可分为前一句劝酒。

后两句惜别。

后因前果,脉络分明。

这三句又与下片前三句互为因果。

正由于金陵道上风光明媚,而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嘉会无常,故人们应珍惜这大好时光,利用这短暂的相聚,杯酒联欢,畅叙衷情。

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也是这首词的主题。

当然,作为封建士大夫代表人物的冯延巳,他的思想境界,只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他的感叹人生离多会少,虽有普遍性,总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尽管如此,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技巧,仍有其独到的一面,尤其是他以平易之笔写纷纭复杂心事的手法,于后人不无启迪。

参考资料: 1、 熊依洪.《中国历代文学大观·隋唐五代文学大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371-372

醉花间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 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

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

闲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 莫思量,休退悔。

阮郎归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丝,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

塞鸿无限欲惊飞, 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深闺,行人去路迷。

门前杨柳绿阴齐, 何时闻马嘶。

如梦令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 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金错刀(一名醉瑶瑟)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

麒麟欲画时难偶, 鸥鹭何猜兴不孤¤ 歌婉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苏。

只销几觉懵腾睡, 身外功名任有无。

日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

柳条袅袅拖金线, 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相翩翩。

春光堪赏还堪玩, 恼杀东风误少年。

清平乐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

风雁过时魂断绝,塞管数声呜咽¤ 披衣独立披香,流苏乱结愁肠。

往事总堪惆怅, 前欢休更思量。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 罗衣特地春寒。

西园春早,夹径抽新草。

冰散漪澜生碧沼,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饮馀相取徘徊。

次第小桃将发, 轩车莫厌频来。

归国谣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何处笛?

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作者: 冯延巳 朝代: 唐代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雨一过,梅花落满地,形残色消,天空阴云层层,地上烟霭袅袅,寒食节已经临近。

罗幕遮挡了香雾,透过柳烟,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从彩色画墙里传出。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黛眉如山峰倒立,凤样的金钗横卧发髻间,春天来了,柳絮纷飞入室,人也疲倦困顿。

与心爱之人在梦中想会,只有那满庭的花卉与明月知晓。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雨一过,梅花落满地,形残色消,天空阴云层层,地上烟霭袅袅,寒食节已经临近。

罗幕遮挡了香雾,透过柳烟,秋千少女的欢愉之声从彩色画墙里传出。

寒食:节日名。

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黛眉如山峰倒立,凤样的金钗横卧发髻间,春天来了,柳絮纷飞入室,人也疲倦困顿。

与心爱之人在梦中想会,只有那满庭的花卉与明月知晓。

春山: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12345 共1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