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庆元二年的冬天,我留在无锡,将往合肥而不能实现,依照梦中所思以记述自己的感情。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人世间的离别容易看重时节,见梅枝,相思情忽地涌上心头。几回小窗内幽深的梦里,花间漫步手牵手。今夜梦中找不到你,我徒自徘徊独游。梦中我还未感觉,寒气已将衾被浸透。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眼泪沾湿了红笺,怨恨饱和着墨迹。淡淡地封了信函,题了信头。宝筝空放久不弹,没有飞雁把书投。风流地游荡在大街小巷,想来只有古树斜阳空自留。旧目小舟共载的盟约,美好的心愿已付之东流。唱罢淮南小山“王孙不归”的诗句,恰好又是春草萋萋的时候。四处漂泊的游子,思念往事,泪满衣袖。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697-1698页 2、 韩经太,王维若评注.姜夔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1:第155页 3、 萧枫选编.唐诗宋词全集 第15卷:西安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230页于立文主编.四库全书 10 集部: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7.04:第3页 4、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宋四家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79-181页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庆元二年的冬天,我留在无锡,将往合肥而不能实现,依照梦中所思以记述自己的感情。丙辰: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梁溪:在今无锡市,相传因东汉梁鸿曾居此而得名。诣(yì)淮(huái):到淮南去。合肥在淮河以南。诣,往。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人世间的离别容易看重时节,见梅枝,相思情忽地涌上心头。几回小窗内幽深的梦里,花间漫步手牵手。今夜梦中找不到你,我徒自徘徊独游。梦中我还未感觉,寒气已将衾被浸透。幽梦:幽远的梦。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眼泪沾湿了红笺,怨恨饱和着墨迹。淡淡地封了信函,题了信头。宝筝空放久不弹,没有飞雁把书投。风流地游荡在大街小巷,想来只有古树斜阳空自留。旧目小舟共载的盟约,美好的心愿已付之东流。唱罢淮南小山“王孙不归”的诗句,恰好又是春草萋萋的时候。四处漂泊的游子,思念往事,泪满衣袖。湿红:一说,红泪。《丽情集》载蜀妓灼灼以软绡聚红泪寄裴质。一说,泪水湿透红笺。恨墨:表达运筹别恨的书信。封题:封缄书信。宝筝:筝的美称。无雁飞:即无人弹奏,雁柱不动。俊游:胜游,亦指良伴。算空有:意为算来空有……借指回忆过去。旧约:往日之约。淮南:指隐士淮南小山刘安。萋(qī)萋: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697-1698页 2、 韩经太,王维若评注.姜夔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1:第155页 3、 萧枫选编.唐诗宋词全集 第15卷:西安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230页于立文主编.四库全书 10 集部: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7.04:第3页 4、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宋四家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79-181页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在白石词中,对梅花的描写总是与其对合肥情人的追忆联系在一起的,这成为白石心中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因此,睹梅怀人成为白石词中常见的主题。   这首《江梅引》正是如此。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之冬,姜白石住在无锡梁溪张鉴的庄园里,正值园中腊梅绽放,他见梅而怀念远在安徽合肥的恋人,因作此词,小序指出:“予留梁溪,将诣淮南不得,因梦思以述志。”说明这是藉记梦而抒相思之作。   上片以悲欢两种不同梦境反映相思之情。“人间”三句,回想起五年前两人依依难舍的惜别场面,这曾在另几首词中提到“拟将裙带系郎船”,“玉鞭重倚,却沈吟未上,又萦离思”。时光流逝,匆匆五年过去,相会仍是无期。看到“翦翦寒花小更垂”的腊梅,相思之情,悄然而生,然思而不见,就只能在梦中寻觅。   “几度”句,写两人欢会梦境。小窗之下,伊人几度进入词人的梦境仿佛当年两人携手出游,荡舟赏灯,移筝拨弦,其乐融融。“今夜”四句,写另一种梦境,“今夜”却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词中只好在凄凉的庭院中独自徘徊,却一无所见,不禁悲从中来,以致寒气侵入衾被,也感觉不到。两种梦境相比,前者能给予暂时的安慰,后者却带来无限的伤感。梦境,本来是虚无缥缈的,词人正是借此进一步诉述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白石写梦,多用提空描写,即不拘泥于对梦境本身的细腻描写,而是化实为虚跳出梦境,重在叙写对梦境的难以言传的独特感受。   下片“湿红”三句,用晏小山词意:“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薄薄香笺,和泪写成,而无限伤心往事,尽在其中;所恨的是书已成而信难通。于是想起伊人当年弹筝情状:“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此时玉颜既不可见不见,那玉柱斜列如飞雁的宝筝也踪影全无。“无雁飞”,包融有二层含意,一是指伊人不见无人弹筝,另一是无雁传书,音问难通。亦即秦少游所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这一种刻骨相思之情,又能诉与谁人说?   “俊游”四句,通过回忆透露内心的惆怅和伤感。先忆旧日携手同游之地,恐怕巷陌依稀而人事已非,那斜阳枯树,徒然增人悲思,正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再念别时曾指花相约:“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江山,甚时重至。”在送人往合肥诗中,也曾表示后会有期:“未老刘郎定重到,烦君说与故人知。”但此时看来是泛舟同游的旧约已难以实现,这种悲苦的心事也只能深埋于自己的心底了。   “歌罢”两句,用《楚辞》淮南小山赋春草之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眼下冬将尽而草已青,春草萋萋归期何时?一种惆怅迷离之感弥漫心头,无人与说。结尾两句,总收全词,梦已醒,人不归:泪下沾襟,是既恨相见之难,兼以自叹飘泊,自伤身世。白石一生布衣,虽不乏名公臣卿与之交游,但仍多有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之感。白石恋情词注重的不是声色描写,也不是行动描写,而主要是反复倾诉一种难言的内心感受,故以蕴藉深挚见长,此词也不例外,可说是落落而多低徊不尽的风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更多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草:夏校本、陆本、许本并作“草”,吟稿本作“柳”。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

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己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角招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吹香薄人。

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

怅然有怀,作此寄之。

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

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

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

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

自看烟外岫。

记得与君,湖上携手。

君归未久。

早乱落、香红千亩。

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

画船障袖。

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

翠翘光欲溜。

......更多

法曲献仙音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

予数过之,为赋此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

过秋风、未成归计。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

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

握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清波引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胜友二三,极意吟尝。

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

倩谁唤、玉妃起舞。

岁华如许。

野梅弄眉妩。

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

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

好风景、长是暗度。

故人知否。

抱幽恨难语。

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

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蓦山溪(咏柳)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

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

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

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

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

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

霓裳中序第一·丙午岁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

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

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

未知孰是?

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

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

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

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更多

好事近·凉夜摘花钿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凉夜摘花钿,苒苒动摇云绿。

金络一团香露,正纱厨人独。

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挂层玉。

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牛渚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牛渚矶边渺渺秋,笛声吹月下中流。

西风不识张京兆,画得蛾眉如许愁。

12345 共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