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洗过头换上轻薄的头巾,早晨的愚池露白风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这景致最合我脱俗心意,何况与隐士携手同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朝霞散去众山显得更远,高阔的天空大雁长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把机变诡诈交给当权者,我暂且去体验伏羲时的民情。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7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9-290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此诗写诗人与谢山人早晨同到愚池游览时情景,虽飘然有出尘之思,然毕竟身处逆境,聊作羲皇上人,也只是暂时的自我安慰。

  诗的首联写道:“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在一个露白风清的早晨,诗人与谢山人来到愚池边,用清澈的池水洗过头,换上轻薄的头巾,沐浴着习习凉风,惬意极了。

这真是一幅无比清静幽雅的图画。

天地间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只有愚池边的诗人和相携而至的谢山人。

诗句中一个“清”字,既是写眼前景物,同时又点出了诗人心境,情与景交融成一种境界,渲染出诗人的恬淡情趣。

初看,上句是叙事,下句是写景。

其实,诗人是把自己也当作一景来写了,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景物才会如此生动而富于情趣。

  愚池早晨这种清静幽雅的景致,使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的感叹。

诗人谪居永州已经六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永州奇异的山水之美,使诗人的心灵多少得到一些慰藉。

他移居愚溪之畔后,过着与农圃为邻的村居生活。

这种闲适恬淡的生活,使诗人觉得仿佛就是隐居山林。

他在《溪居》一诗中写道:“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所以,当他与谢山人来到愚池边,置身于这清静幽雅的景致中,浑然觉得自己已超尘出世,俨然就是一位山林客了。

诗的首联与颔联,景与情融溶为一体,创造出了一种物我合一、脱俗造化的境界。

  颈联“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高远寥阔的图景:云霞散去,天朗气清,几只大雁鸣叫着飞过蓝天,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际。

景因情设,这眼前的景致正是诗人此时胸襟开阔舒坦的具象。

政治革新的失败,仕途的失意,曾给诗人以沉重打击。

流贬永州的头几年,他倍感冤屈,满怀忧愤。

他努力为自己辩谤祛诬,希望一朝昭雪,憧憬有朝一日能够“起复”。

但在移居愚溪后,他的心情平定多了。

“起复”既已无望,驱散心头的云雾,退一步也海阔天空。

于是诗的尾联写道:“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此联妙在一个“付”字,从字面上看,“付”是“交付”的意思,其实则包含着诗人对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机心”极度的轻蔑与鄙视。

官场的机变诡诈,诗人向来不屑,更何况此时已远离是非纷争。

地处南荒的永州,民风淳朴敦厚,诗人生活在他们中间,仿佛走进了远古的伏羲时代,所以他说“聊适羲皇情”。

而句中的“聊”字,又反映出诗人的无奈心情,这种隐居般的生活并非诗人的真心追求,只是暂时自我安慰而已。

  王国维把诗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柳宗元把个人的情感渗透在景物中,写出了一种“无我之境”。

写景与抒情相交错,情与景相融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脱俗造化,境界清新高阔,情趣恬淡幽雅,意兴洒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中荣橘柚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方城临临,王卒峙之。

匪徼匪竞,皇有正命。

皇命于愬,往舒余仁。

踣彼艰顽,柔惠是驯。

愬拜即命,于皇之训。

既砺既攻,以后厥刃。

王师嶷嶷,熊罴是式。

衔勇韬力,日思予殛。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

士获厥心,大袒高骧。

长戟酋矛,粲其绥章。

右翦左屠,聿禽其良。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

恩柔于肌,卒贡尔有。

维彼攸恃,乃侦乃诱。

维彼攸宅,乃发乃守。

其恃爰获,我功我多。

阴谍厥图,以究尔讹。

雨雪......更多

李西川荐琴石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

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植灵寿木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菅。

敢期齿杖赐?

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处舒英。

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

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法华寺西亭夜饮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

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

莫厌尊前醉,相看未白首。

种白蘘荷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皿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

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

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陈。

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

华洁事外饰,尤病中州人。

钱刀恐贾害,饥至益逡巡。

窜伏常战栗,怀故逾悲辛。

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

炎帝垂灵编,言此殊足珍。

崎驱乃有得,托以全余身。

纷敷碧树阴,眄睐心所亲。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登柳州峨山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作者: 柳宗元 朝代: 唐代

幽径为谁开,美人城北来。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12345 共1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