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文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文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文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
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玉楼春 文
浣溪沙 文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文翻注译赏
李清照 文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更多
声声慢·寻寻觅觅 文翻注译赏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文翻注译赏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
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
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
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
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
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
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32-35 2、 陈忠涛 王亚.今生最爱李清照.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zhuì)琼枝腻(nì)。
香脸半开娇旖(yǐ)旎(nǐ),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春信:春天的消息。
琼枝:此指覆雪悬冰的梅枝。
梅枝著雪,白如玉枝,故称。
点缀:稍加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
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
香脸:指女人敷着胭脂散发香味的面颊。
此处用以比拟半开着的散发芳香的梅花。
旖旎:柔美貌。
玉人:美人。
此处用以比梅花。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造化:天地,大自然。
玲珑:明亮貌。
金尊:珍贵的酒杯。
尊:同“樽”。
沈:同“沉”。
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32-35 2、 陈忠涛 王亚.今生最爱李清照.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zhuì)琼枝腻(nì)。
香脸半开娇旖(yǐ)旎(nǐ),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
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
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
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
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春信:春天的消息。
琼枝:此指覆雪悬冰的梅枝。
梅枝著雪,白如玉枝,故称。
点缀:稍加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琼枝:像美玉制成的枝条。
腻:这里形容清瘦的梅枝着雪后变得粗肥光洁。
香脸:指女人敷着胭脂散发香味的面颊。
此处用以比拟半开着的散发芳香的梅花。
旖旎:柔美貌。
玉人:美人。
此处用以比梅花。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
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
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造化:天地,大自然。
玲珑:明亮貌。
金尊:珍贵的酒杯。
尊:同“樽”。
沈:同“沉”。
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32-35 2、 陈忠涛 王亚.今生最爱李清照.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是一首咏梅词。
上片写寒梅初放。
何逊《扬州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
”梅花,她开于冬春之交,最能惊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使人们萌生新的希望。
所以被认为是报春之花。
因为梅花斗雪迎寒而开,诗人咏梅,又总以冰雪作为空间背景。
庾信《咏梅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这里,“琼枝”就指覆雪悬冰的梅枝。
半放的寒梅点缀着它,愈显得光明润泽。
词人接着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
下片转用侧面烘托。
梅花偏宜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
值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花前共一醉。
绿蚁,酒面的浮沫。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
” 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
与前人的咏梅诗词相比,此词艺术上有所创新。
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梅花形象。
在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
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32-35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文翻注译赏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
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
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参考资料: 1、 平慧善 .李清照诗词选译 .四川 :巴蜀书社出版社 ,1990 :58 . 2、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89-92 .
永夜恹(yān)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永夜:长夜。
恹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空:徒然。
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认取:记得,熟悉。
报:答谢。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杯盘:指酒食。
草草:简单。
梅酸:代指菜肴可口。
梅是古代所必需的调味品。
称:合适。
怀抱:心意。
醉里插花花莫笑:北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可怜春似人将老: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此句暗合此意。
参考资料: 1、 平慧善 .李清照诗词选译 .四川 :巴蜀书社出版社 ,1990 :58 . 2、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89-92 .
永夜恹(yān)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
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永夜:长夜。
恹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空:徒然。
长安: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认取:记得,熟悉。
报:答谢。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
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杯盘:指酒食。
草草:简单。
梅酸:代指菜肴可口。
梅是古代所必需的调味品。
称:合适。
怀抱:心意。
醉里插花花莫笑:北宋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可怜春似人将老: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此句暗合此意。
参考资料: 1、 平慧善 .李清照诗词选译 .四川 :巴蜀书社出版社 ,1990 :58 . 2、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89-92 .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力作。
上片首句“永夜恹恹欢意少”开门见山。
南渡以后,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
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但词人此时心情不愉,欢意甚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写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沉痛。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写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今年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
“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
实际上是说,今年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
“宜相照”的“宜”字,作“本来应该”解。
“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承上启下,点明题旨,透露了女主人公并无心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
这两句,貌似率直,其实极婉转,极沉痛。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里把“花”拟人化。
“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
“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词,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
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89-92 . 2、 黄墨谷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212-1213 . 3、 陆费逵 .《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版 :第15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