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九首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更多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qióng)砂。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琼砂:美玉般的砂砾。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yuān)鸯(yāng)出浪花。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汴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入淮河。虎眼文:文通纹。形容水波纹很细。鸭头春: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这里形容春水之色。此诗言及汴水、清淮,刘禹锡曾于长庆年间任和州刺史,和州北临淮河流域。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zhǎn)沙,青楼春望日将斜。鹦鹉洲:原在武昌一带长江中。唐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有"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青楼:旧称歌女、妓女所居之处为青楼。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狂夫:不合时俗、放浪形骸之人。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缎。匹晚霞:与晚霞比美。匹:匹敌。旧写作"疋",故一些版本误作"定"。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wēi)。澄洲:江中清新秀丽的小洲。江隈:江湾。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chán)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谗言:毁谤的话。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千淘万漉(lù)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漉:水慢慢地渗下。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与《竹枝词》相比,此组诗中民歌情味减少,文人气息增多。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平齐行二首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胡尘昔起蓟北门,河南地属平卢军。

貂裘代马绕东岳, 峄阳孤桐削为角。

地形十二虏意骄,恩泽含容历四朝。

鲁人皆解带弓箭,齐人不复闻箫韶。

今朝天子圣神武, 手握玄符平九土。

初哀狂童袭故事,文告不来方振怒。

去秋诏下诛东平,官军四合犹婴城。

春来群乌噪且惊, 气如坏山堕其庭。

牙门大将有刘生,夜半射落欃枪星。

帐中虏血流满地,门外三军舞连臂。

驿骑函首过黄河, 城中无贼天气和。

朝廷侍郎来慰抚,耕夫......更多

默坐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

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

气住神仙端可学,心虚造物本同游。

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翦除梨栗秋。

北望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中原堕胡尘,北望但莽莽。

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

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

岂无豪俊士,愤气塞穹壤。

我欲友斯人,悲诧寄遐想。

梦行黄河滨,云开见仙掌。

哀北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太行天下脊,黄河出昆仑。

山川形胜地,历世多名臣。

哀哉六十年,左衽沦胡尘。

抱负虽奇伟,没齿不得伸。

老夫实好义,北望常酸辛。

何当拥黄旗,径涉白马津?

穷追殄犬羊,旁招出凤麟。

努力待传檄,勿谓吴无人!

逢旧识

作者: 贾岛 朝代: 唐代

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

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

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

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王昭君歌

作者: 刘长卿 朝代: 唐代

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缋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秦宫诗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代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鞋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诗的第一联直接描写秦宫的穿着打扮,“越罗衫袂”、“玉刻麒麟”、“红腰带”‘将一位俊美少年的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联以楼下行人的视角看待秦宫:他在如雾的浓香中仿佛是一个神仙,足见秦宫的仙人之姿。

第三、四联描绘了秦宫宴请的盛况,“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对宴会的时间作了交代,春色茫茫无边;

第四联通过烛台下堆积的烛泪,昭示着秦宫日夜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第五联以“鹦鹉”、“哮虎”指代“孙寿”、梁冀”,秦宫可以驯服孙寿、梁冀两类不同的人,其手段之高明显而易见,所以他能享受荣华富贵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第六、七、八联详细地描述了秦宫奢华的生活:半夜就要开始准备早宴,而食物的材料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白鹿,这等豪奢怎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第七联读者看到的是一个骑着骏马,趾高气扬地欣赏图画的秦宫,一副小人得势的丑恶嘴脸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

第八联用夸张的手法,将秦宫花钱的速度比拟为黄河之水倾泻,毫无节制,而梁冀怎么能供的起呢?

就是靠盗窃国库啊!

中国有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么如此奢华的秦宫的下场呢?

第九联为读者作了解答,秦宫一生都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可悲可叹啊,当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秦宫却醉倒在温柔乡里,最后一联把秦宫的醉态细致地展县出来,他仅仅是一个家奴,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权利,如此糜烂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外戚或是宦官专权造成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人对繁华鼎盛的感慨,到此方显得深沉。

只是王、谢乃是名门士族所出的名臣,而梁冀则不过是横行一时、祸乱国民的罪臣奸臣罢了。

梁氏一族久遭排挤压抑,一旦得势,却又骄横残暴,终至一场春梦,落得灰飞烟灭。

对感官印象的铺张必然导致诗中出现大量的通感手法。

李贺大概也是古代诗人当中通感手法运用得最具有个人特色的一位。

他将直觉经验进行综合、变形、转换,并在视、听、触、味、嗅诸种感觉之外加入情意觉的作用,使诗歌尽可能地复现出自己感觉中的世界。

李贺诗中成功使用通感的例子非常多,通感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视、听觉的互通,在《秦宫诗》中“帐底吹笙香雾浓”,将听觉与嗅觉结合,使人感觉周围是一片仙境。

在李贺的诗中,我们几乎随时可以看见“泣”、“啼”、“惊”、“恨”一类反映作者那痛苦精神状态的诗。

而秦宫这样一个靠出卖色相获得重用,和诗人拥有过人才华却无缘参加应举考试相比,李贺又是作何感想?

这首诗没有冷艳而凄迷的意境,也没有奇异乃至怪诞的想象。

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

秦宫以色侍人,单看诗人的诗句,就已经令人魂牵梦萦了。

在这首诗中,采用白描的手法,除了首联纯粹直接描写秦宫玉树临风的外表,下面全部用一连串的动作来勾起人们对这个美少年的翩翩遐想。

或满堂花醉三千客,或春宵帐底色香浓,或飘然俊逸若神仙,或打马侧帽风流过。

想想那生活也够糜烂,够色情的,他一生都是在花下生活,就算是带着醉意抢梳子,随意横躺地毯上,也让人怜爱万分。

李贺善于创新表现在写诗如镂玉雕琼,常反复琢磨,呕心沥血,千方百计使语句新奇,以求陌生化的效果。

他喜欢用浓重艳丽和神秘诡异的色彩,红黄紫白四色字使用,使得意象繁多密集,前呼后拥,叠出层现。

这首诗在当时的背景下,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针对性。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李贺深重的忧患意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旅望 / 出塞行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代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杂曲歌辞·羽林行

作者: 孟郊 朝代: 唐代

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

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

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

挥鞭决白马,走出黄河凌。

678910 共4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