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作者: 张孝祥 朝代: 宋代

康乐亭前种此君。

重来风月苦留人。

儿童竹马笑谈新。

今代孟士仍好客,政成归去眷方新。

十眉环坐晚妆匀。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 贺知章 朝代: 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参考资料: 1、 曹寅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266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56-57页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bìn)毛衰(cui)。

(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见:即看见我;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参考资料: 1、 曹寅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266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56-57页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bìn)毛衰(cui)。

(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相见:即看见我;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参考资料: 1、 曹寅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266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56-57页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

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

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

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

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

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52-53页 .

满江红 郝仲纯使君守坊州,枉道过予於登封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元代

往山中,仲纯留兵骑见候,且约别於洛阳。

明日大雨三日,辕辙不可行,行此寄之。

使君以贵胄起家,风流有文词,仕至凤翔治中南山安抚使,先保陕州有功,故篇中及之画戟清香,谁得似、韦郎诗笔。

还又见、从容车骑,待州西北。

竹马儿童应有语,使君姓字人人识。

是往时、曾护国西门,金汤壁。

千日醉,三更席。

事已去,寻无迹。

对暮凉灯火怅然如失。

万里功名知未免,中年离别万堪惜。

恨洛阳、风雨暗旌旗,空相忆。

山中即目二首

作者: 戴复古 朝代: 宋代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磬。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楼中即事

作者: 张榘 朝代: 宋代

园亭已觉晴檐暖,楼上东风尚峭寒。

燕垒泥乾芹菜老,蜜房香满杏花残。

诗怀正似晓山好,酒量不如春水宽。

陌上儿童应笑我,黄昏犹自倚兰干。

沁园春·光岳储精

作者: 何梦桂 朝代: 宋代

光岳储精,宇宙呈祥,钟英俊材。

想春秋夹谷,前生夫子,婆娑南赡,见在如来。

龙角标辰,蟾胎焴丙,好是生朝华宴开。

笙歌里,看儿童拜舞,春满行台。

重重好事相催。

便对把黄封酌寿罍。

更愿公殿上,早纡衮绣,愿公堂下,长戏衣莱。

昨夜瑶池,亲逢阿母,欲寄蟠桃桃始栽。

三千岁,待开花结子,岁岁衔杯。

贺新郎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代

具能歌张仲宗目尽青天等句,音韵洪畅,听之慨然。

戏用仲宗韵呈张君量府判 薄暮垂虹去。

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

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后,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

得瑞香于四明

作者: 曾几 朝代: 宋代

锦树转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江上樱桃甚盛而予寓所无有忽苏城友人惠一大

作者: 袁凯 朝代: 明代

野店荒蹊红满枝,暖烟微雨共离披。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

老子细看方自讶,儿童惊喜欲成痴。

拾遗门下曾沾赐,此日飘蓬也赋诗。

谢麪

作者: 谢枋得 朝代: 宋代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1112131415 共6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