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首 文翻注译赏
代赠二首 文翻译
夜意 文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文翻译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
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世间别离最无奈,总到离别时,方恨相聚少。
你我二人.意气相投,此一别,好时光将少。
我是多么不情愿,与你在日暮黄昏中告别,此时此刻的心情,想必我们彼此明了。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
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杨柳折了无数,仍道不出珍重,笛声阵阵,扣人心弦。
你终究还是成为落日中的远影,我驻足难移,惟愿鸿雁伴君行,一路顺风顺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07:第187页 2、 唐译编著.图解纳兰词: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10:第302页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
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世间别离最无奈,总到离别时,方恨相聚少。
你我二人.意气相投,此一别,好时光将少。
我是多么不情愿,与你在日暮黄昏中告别,此时此刻的心情,想必我们彼此明了。
“愁绝”二句:意谓见阳将赴任到遥远的江华,此刻送行为之生愁添恨,而天色也仿佛变得晦暗迷蒙了。
愁绝,极度的忧愁。
易∶改变。
鹧鸪声里,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地在西南方,故云。
且鹧鸪声亦含有惜别之意。
“渺渺”三句:用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谓见阳将去之江华,也正是秋色凄凉,令人惆怅。
渺渺:遥远。
楚天: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楚在南方,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
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杨柳折了无数,仍道不出珍重,笛声阵阵,扣人心弦。
你终究还是成为落日中的远影,我驻足难移,惟愿鸿雁伴君行,一路顺风顺水。
“折残”二句:意谓在送别见阳之时依依难舍,杨柳折断了无数次,本应趁着长亭离宴上的笛声作别,却仍不忍分手离去。
吹度:吹送。
征鸿:征雁,大雁秋来南飞,春来北往,但诗词中多指南飞之雁。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07:第187页 2、 唐译编著.图解纳兰词: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10:第302页
赠别 文翻注译赏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zūn)前笑不成。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酒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zūn)前笑不成。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酒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
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
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
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
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
“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
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
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
“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
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
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
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
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
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
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
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
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
“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
“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
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
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商山麻涧 文翻注译赏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云气山岚升起四野弥漫,柔柳垂荫下有十余人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锦雉野鹿飞跃芳草地,村巷鸡畜沐浴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长眉老翁悠闲自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感自己舟车行旅总奔忙,怀惆怅叹向溪边乱涂鸦。
参考资料: 1、 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杜牧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59 2、 李健 康金声.田园诗注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55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岚(lán)彩:山林中像云彩一样的雾气。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雉(zhì):野鸡。
牛巷:牛儿进巷了。
鸡埘(shí):鸡儿进窝了。
埘,在墙上挖洞而成的鸡窝。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秀眉:老年人常有几根眉毫特别长,称为秀眉,旧以为是长寿的象征。
茜(qiàn)袖:大红色的衣袖。
根可作红色染料,这里指红色。
簪(zān):插戴。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征车:旅途中乘坐的车。
计:生计。
书细沙:在细沙上书写。
参考资料: 1、 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杜牧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59 2、 李健 康金声.田园诗注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55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云气山岚升起四野弥漫,柔柳垂荫下有十余人家。
岚(lán)彩:山林中像云彩一样的雾气。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锦雉野鹿飞跃芳草地,村巷鸡畜沐浴春日斜。
雉(zhì):野鸡。
牛巷:牛儿进巷了。
鸡埘(shí):鸡儿进窝了。
埘,在墙上挖洞而成的鸡窝。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长眉老翁悠闲自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
秀眉:老年人常有几根眉毫特别长,称为秀眉,旧以为是长寿的象征。
茜(qiàn)袖:大红色的衣袖。
根可作红色染料,这里指红色。
簪(zān):插戴。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感自己舟车行旅总奔忙,怀惆怅叹向溪边乱涂鸦。
征车:旅途中乘坐的车。
计:生计。
书细沙:在细沙上书写。
参考资料: 1、 章培恒 安平秋 马樟根.杜牧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59 2、 李健 康金声.田园诗注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55页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
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其地险峻,林壑深邃。
麻涧,在熊耳峰下,山涧环抱,周围适宜种麻,因名麻涧。
诗人以清隽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带优美的自然景色。
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和村人怡然自得的意态,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一辆风尘仆仆的“征车”曲折颠簸在商山的山路上。
峰回路转,车子进入麻涧谷口,一片迷人的“桃源”境界,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使得诗人一下子忘记了旅途的疲困,精神为之一振。
举目遥望,周围群峰耸立,山上白云缭绕,山下雾霭霏微,在阳光的辉映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
山风飘拂,山涧逶迤,远处在一片垂柳的掩映下,竟然坐落着一个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
这是一个无比美好的休息之处。
那袅袅的炊烟,那轻柔的柳丝,那悠悠的鸡犬声,引得诗人兴奋不已,催车前行。
车轮辘辘向前,打破了山间的幽静,惊起了栖息在野草丛中的野鸡,纷纷扑棱着翅膀,从车前掠过;
胆小的獐鹿竖起双耳,惊恐地逃到远处的草丛里。
车子进入村庄时,太阳已经西斜,放牧的牛羊纷纷回栏,觅食的鸡鸭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回窠了。
黄昏,是农家最悠闲的时光。
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开始回到石头垒成的小院里休息、并准备晚餐了。
那长眉白发的老翁悠然自得地坐在屋前的老树下,身边放了一壶酒;
那身着红色衫袖的村姑正将一朵刚刚采撷的野花细心地插在发髻上。
置身这恍如仙境的麻涧,面对这怡然自乐的村人,诗人心旷神怡。
想到自己千里奔逐,风尘仆仆,想到明天又得离开这里,踏上征途,欣羡之余,又不禁升起了悠悠怅惘。
一个人坐在溪涧边,手指不由自由地在细沙上画来画去。
此时余辉霭霭,暮色渐渐笼罩了这小小的山村。
这首诗运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通过巧妙的剪辑,远近结合,移步换形,一句一景,将商山麻涧一带的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的和美生活写得熙熙融融,生机盎然。
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怅然失落的神情一起摄入画面,曲折地表达了因仕途曲折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富有意趣。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608-609页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文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珪璋捧赭袍。
舐笔和铅欺贾马, 赞功论道鄙萧曹。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
韩嫣金丸莎覆绿, 许公鞯汗杏黏红。
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自笑苦无楼护智,可怜铅椠竟何功。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 夹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更多
雨中作 文
放歌行 文
君不见汾阳富贵近古无,二十四考书中书;
又不见慈明起自布衣中,九十五日至三公。
人生穷达各有命,拂衣径去犹差胜。
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
安用随牒东复西,献谀耐辱希阶梯;
初无公论判泾渭,徒使新贵矜云泥。
稽山一老贫无食,衣破履穿面黧黑;
谁知快意举世无,南山之南北山北!
闻吴中米价甚贵二十韵 文
千钱得斗米,一斛当万钱。
嗟汝蚩蚩民,何恃以自全?
我欲告父老:食为汝之天;
勿结迎神社,勿饰杭湖船;
筑室勿斲削,但取垣屋坚;
妇女省钗泽,野妆何用妍;
趋利常处薄,众役常在前;
岁时相劳苦,盛馔一豚肩;
近市可致酒,虽薄亦醺然。
切勿慕公卿,早朝妨熟眠;
亦勿谋高赀,贪吏不汝怜,有负固吹毛,无罪亦株连;
岂暇论曲直,挺系如登仙。
短褐与饭豆,温饱可终年。
草庐挂苇箔,乃可数世传;
朱门虽赫赫,交化如飞烟。
为农最得策,本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