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乘彩舫

作者: 李珣 朝代: 唐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

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参考资料: 1、 (后蜀)赵崇祚 .花间集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5 :177 .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

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彩舫(fǎng):画舫,一种五彩缤纷的船。

棹(zhào)歌:行船时所唱之歌。

游女:出游的女子。

带香:一作“带花”。

窈(yǎo)窕(tiǎo):姿态美好。

团荷:圆形荷叶。

晚照:夕阳的余晖。

参考资料: 1、 (后蜀)赵崇祚 .花间集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5 :177 .

渔歌子·楚山青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渔歌子·荻花秋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潇湘的静夜里,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

浩淼的烟波中,皎洁的月光下,我收拢钓鱼的丝线,摇起小艇回家。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绿水就是我的家园,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难胜过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鱼虾。

面对盈杯的水酒,望着诗书满架,我已心满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牵挂。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80 2、 蒋哲伦.千古佳词: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48 3、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712-713

南乡子·云带雨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

缆却扁舟篷底睡。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作者: 李珣 朝代: 唐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神女寺依旧傍着青山,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

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梳妆的楼台,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巫山从早到晚雨迷云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般流逝。

何必要猿啼声声传向孤舟,远行的旅客自有许多忧愁。

参考资料: 1、 顾农、徐侠.花间派词传 温庭筠 、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19页 2、 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31页 3、 肖笃宋.唐宋词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46页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古庙:指巫山脚下供奉神女的祠庙。

青嶂(zhàng):即十二峰。

嶂:形势高险象屏障的山峰。

行宫: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此处指楚细腰宫遗址。

枕(zhěn)碧流:意为行宫临水而建。

妆楼(zhuāng lóu):寝楼,指细腰宫中宫妃所居。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云雨:指宋玉《高唐赋序》楚怀王梦中幽会巫山神女之事。

烟花:泛指自然界艳丽的景物。

啼猿(tí yuán):巫峡多猿,猿声凄厉如啼。

参考资料: 1、 顾农、徐侠.花间派词传 温庭筠 、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19页 2、 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31页 3、 肖笃宋.唐宋词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46页

古庙依青嶂(zhàng),行宫枕(zhěn)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zhuāng)楼。

往事思悠悠。

神女寺依旧傍着青山,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

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梳妆的楼台,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

古庙:指巫山脚下供奉神女的祠庙。

青嶂:即十二峰。

嶂:形势高险象屏障的山峰。

行宫: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此处指楚细腰宫遗址。

枕碧流:意为行宫临水而建。

妆楼:寝楼,指细腰宫中宫妃所居。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tí)猿(yuán)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巫山从早到晚雨迷云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般流逝。

何必要猿啼声声传向孤舟,远行的旅客自有许多忧愁。

云雨:指宋玉《高唐赋序》楚怀王梦中幽会巫山神女之事。

烟花:泛指自然界艳丽的景物。

啼猿:巫峡多猿,猿声凄厉如啼。

参考资料: 1、 顾农、徐侠.花间派词传 温庭筠 、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19页 2、 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31页 3、 肖笃宋.唐宋词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46页

南乡子·山果熟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渔歌子

作者: 李珣 朝代: 唐代

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 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尊,云满屋, 不见人间荣辱。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 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 名利不将心挂。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 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 ......更多

酒泉子·雨渍花零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

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

南乡子·相见处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这首词写一位南方少女偶尔遇到一位少年,一见钟情,巧妙地佯失双钗,暗约相会。

摹写传神,感情纯朴。

  前三句:“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记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在越秀山上,越王台前,初春的一个傍晚,晴空万里,霞光映天,刺桐花(初春盛开)姹紫嫣红,好一派南国风光。

这明媚娇艳的景象,为情人相会点染出一幅绚丽的背景,烘托出欢快的气氛。

据称:“宋元时代,回教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旅行记载。

”(《辞海》缩印本1842页),而李珣在百花丛中独举刺桐花,则表明早在宋代以前,东来的“回教”人即以此来标举自己葆有本民族的特质。

  后三句描绘出了少女回眸属意的神态,遗物留情的举动,以及少女羞涩的心理和含情脉脉的情态。

此后情形也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空间。

其中“遗双翠”包蕴了四层意思:少女“暗里回眸”时,发现少年也在注意自己,所以才“遗双翠”表明心迹;

少女虽然对少年“深属意”,但不知人家对自己是否也有意,所以才“遗双翠”发出试探;

少男少女你有情我有意,但碍于游人众多,不便表白,所以才“遗双翠”期约到河对岸的林中相会;

或者说,那“双翠”就是定情信物。

  仅仅三十三字的一首小词,能用景物描绘构成色彩斑烂的背景,用人物举动刻画心理活动,塑造一个多情而聪明的少女形象,实属难能可贵。

况周颐在《历代词人考略》中说:“五代人词大都奇艳如古蔷锦,惟李德润词,有以清胜者,有以质胜者,愈质愈厚。

”以此词而论,写艳情而无艳语,清新与质朴兼备,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纯用白描手法,写得自然流畅,空灵雅致。

对于此词本色生动的语言,历来有较高评价。

一般认为。

它可以与刘禹锡的《竹枝词》媲美。

与《花间集》崇尚艳丽的总体风格不同,开出了新境。

参考资料: 1、 王丽珍译.婉约词: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27-28 2、 钱仲联主编.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05-106 3、 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程郁缀选注.中华古典名著读本 唐宋词卷:京华出版社,1998:65

女冠子·春山夜静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

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

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刘阮今何处?

绝来书!

1234 共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