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其七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以殚。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诸人:众人。

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

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

”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

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

陶、周两家世婚。

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

鸣弹:指弦乐器。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感悟,有感于。

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

安得:怎能。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清亮的歌声。

散:发出。

绿酒:新酒。

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

开:启。

芳颜:美好的容颜。

指笑逐颜开。

未知明日事,余襟(jīn)以殚(dān)。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

襟:心怀。

良:甚。

殚:竭尽。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诸人:众人。

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

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

”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

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

陶、周两家世婚。

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

鸣弹:指弦乐器。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感:感悟,有感于。

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

安得:怎能。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清歌:清亮的歌声。

散:发出。

绿酒:新酒。

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

开:启。

芳颜:美好的容颜。

指笑逐颜开。

未知明日事,余襟(jīn)以殚(dān)。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

襟:心怀。

良:甚。

殚:竭尽。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 .《陶渊明集译注》 :昆仑出版社 ,2008-01 .第30页

饮酒·其二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云有报:说是有报应。

指善报。

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

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苟:如果。

何事:为什么。

立言:树立格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况:甚,更加。

当年:指壮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

云有报:说是有报应。

指善报。

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

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

苟:如果。

何事:为什么。

立言:树立格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

况:甚,更加。

当年:指壮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

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停云 其四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停云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荣木 其二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荣木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荣木 其四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杂诗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饮酒·十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两人常常在一起,志趣心境不同类。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一人每天独昏醉,一人清醒常年岁。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醒者醉者相视笑,对话互相不领会。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浅陋拘泥多愚蠢,自然放纵较聪慧。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转告正在畅饮者,日落秉烛当欢醉。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12345 共7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