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晓望

作者: 王炎 朝代: 宋代

天在空蒙外,山横杳霭中。

潮翻江水白,日射海霞红。

旅食思乡社,归舟待便风。

老怀谁共语,注目送飞鸿。

东池

作者: 张耒 朝代: 宋代

东池久不到,摇落过秋中。

万竹萧萧雨,孤荷袅袅风。

遣秋诗酒在,久客岁时穷。

唯有思乡梦,长随洛水东。

南乡子·烟漠漠

作者: 李珣 朝代: 五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

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

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

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

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参考资料: 1、 (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6-177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zhè)鸪(gū)啼。

远客扁(piān)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凄凄:寒凉貌。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鹧鸪:鸟名。

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

背毛有紫赤浪纹。

足黄褐色。

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

为中国南方留鸟。

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扁舟:小船。

临野渡:靠近荒野渡口处。

水平:水面平静。

参考资料: 1、 (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6-177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zhè)鸪(gū)啼。

远客扁(piān)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

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

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

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

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凄凄:寒凉貌。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鹧鸪:鸟名。

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

背毛有紫赤浪纹。

足黄褐色。

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

为中国南方留鸟。

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扁舟:小船。

临野渡:靠近荒野渡口处。

水平:水面平静。

参考资料: 1、 (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76-177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这首《南乡子》,是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一片江乡暮春景色,却被作者弄得满纸春愁。

说起来,烟当然漠漠,而雨却未见得人人都觉得凄凄。

以愁眼看世界,雨不免凄凄。

至于岸花零落,当然是自然现象,但斯时也故有斯落也。

它自落它的,根本不买任何人的账,看落花泛乡愁的人,即使给他看花开,他也只会看到“愁”。

有人说,这是点明时间,却没有想到乡愁与时间全不相干,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乡愁只能在某个时间段才会产生。

作者只是把他无处发泄的思乡之情,像喷泉一样喷射,谁碰上也免不了变成“愁根恨苗”。

作者的感情,使这些烟枝雨叶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

只有这样,才能从这些被扭曲了的事物身上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此词给读者的是“愁云恨雨,满目凄清”的感觉,而拆碎下来,却是烟、雨、落花与鹧鸪的叫声而已。

但就在开头这十三个字里,却使人觉得这些碎玉零珠滚滚而来,既是互相连贯,又能互相配合。

说到底,这都是作者那条感情丝线上悬挂的琼瑶,它们是由感情组织在一起的。

  这首词属于“单调小令”,但它有个特色,那就是前十三字用平韵,后十七字换仄韵。

从韵脚的改变,使人产生一种分了上下片的错觉。

实际上这首词在行文方面也的确如此。

前十三字,以比兴见作者情思;

后十七字,用叙述方式说明上文的情思是自己的乡愁。

在韵脚上似断,而在文字和内容上却一气呵成。

  野渡扁舟,水平潮退,是不得不思乡处,客路风雨,又值春意阑珊,又是不得不思乡之时。

野渡凄寂无人,不堪鹧鸪之啼也。

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字少思深,平易感人。

参考资料: 1、 孙艺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22-223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作者: 洪皓 朝代: 宋代

出疆许久岂当陈,患难频经赖至神。

敢觊通路驰一乘,遥思乡饮立三宾。

陵苹翠减犹能泛,岸蓼红衰不变辛。

秋尽交游无陆凯,江梅谁赠一枝春。

关山月

作者: 张舜民 朝代: 宋代

明月生海上,裴回照边城。

中夜关山静,但闻流水声。

征人看月思乡泣,夜久衣单难独立。

锦字佳人怨不归,开帏更感飞萤入。

云溪驿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代

云溪驿里经过处,六七年间两度行。

风土不殊初到日,雨墙难认旧题名。

异方见月思乡县,远客逢秋念友生。

明日巴陵江上酒,弟兄相对不胜情。

成都送别费冠卿

作者: 陆畅 朝代: 唐代

红椒花落桂花开,万里同游俱未回。

莫厌客中频送客,思乡独上望乡台。

和翰长闻四枢副翰邻居夜宴

作者: 徐铉 朝代: 唐代

开筵别有邻居兴,卜夜应怜惜禁漏长。

旧友不期争命驾,新姬凭宠剩传觞。

香烟结雾笼金鸭,烛焰成花照杏梁。

京邑衣冠多胜赏,鲈鱼争敢道思乡。

董逃行

作者: 贝琼 朝代: 明代

北风破肉胡兵利,汉将驱人死胡地。

丈夫四出妇女号,长安十日城门闭。

夜入南山忍冲虎,尚胜迢迢随捕虏。

城中有地尽蓬篙,城下何人种禾黍!

夜间董逃四面歌,却思乡土泪滂沱。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作者: 周朴 朝代: 唐代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678910 共1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