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秋夜感怀)

作者: 刘辰翁 朝代: 宋代

无叶著秋声。

凉鬓堪惊。

满城明月半窗横。

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

起舞故无成。

此恨难平。

正襟危坐二三更。

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

作者: 骆宾王 朝代: 唐代

通庄抵旧里,沟水泣新知。

断云飘易滞,连露积难披。

素风啼迥堞,惊月绕疏枝。

无力励短翰,轻举送长离。

秋夜偶成 其三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生憎尘俗苦相侵,渐渐移家入远林。

但得瓮中多白酒,何须囊里有黄金。

关山夜静笳声惨,淮海秋高雁影沈。

底事怀人作痴坐,短檠花冷石房深。

秋夜偶成 其四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孤云杳杳雁声寒,黄叶萧萧诗思悭。

坐对酒樽怀北海,啸歌白石向南山。

菊花野雨家何处?

□老秋风客未还。

梁甫不吟君莫问,卧龙寂寞草庐闲。

秋夜雨·秋夜

作者: 蒋捷 朝代: 宋代

黄云水驿秋笳噎。

吹人双鬓如雪。

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

此际愁更别。

雁落影、西窗斜月。

秋夜雨

作者: 蒋捷 朝代: 宋代

红麟不暖瓶笙噎。

炉灰一片晴雪。

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撧。

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

想是天气别。

豫借与、春风三月。

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忧思繁未整,良辰会无由。

引领迟佳音,星纪屡以周。

蓬阆绝华耀,况乃处穷愁。

坠叶寒拥砌,灯火夜悠悠。

开琴弄清弦,窥月俯澄流。

冉冉鸿雁度,萧萧帷箔秋。

怅怀石门咏,缅慕碧鸡游。

仿佛蒙颜色,崇兰隐芳洲。

秋夜僧舍闻猿

作者: 崔涂 朝代: 唐代

哀猿听未休,禅景夜方幽。

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

影摇云外树,声褭月中秋。

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作者: 杜审言 朝代: 唐代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馀兴往,还似未离群。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馀兴往,还似未离群。

  公元689年(唐永昌元年)前后,杜审言在江阴任县丞、县尉等职时,应临津县郑明府之邀,在一个秋日的夜宴上,即兴抒怀,作了这首《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诗。

此时,诗人年愈四十,颇负诗名,但仕途坎坷,久沉下僚,且曾经贬谪吉州司户参军,受司马周季重和司户郭若讷诬谄几致死,儿子杜并也惨遭杀害。

在这一系列打击之下,诗人深感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身不由己,并因而产生了“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的思想。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夜宴会的情景,也真实地反映了诗人这一时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诗以身世之慨落笔,率直深沉,“行止皆无地”,是写诗人在仕途上进退维谷,处境困厄。

在此失路艰虞的情况下,“招寻独有君”,意即:只有您还相邀我,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郑明府感激赞美之情。

言外之意就是说郑明府是惟一能以恩德相结的知己,以声气相求的知音。

在赞美郑明府的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得一知己而心满意足的情绪,为全诗创造了友好愉悦的气氛。

这联诗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把一个普通的邀请,写得激荡人心,意味深远。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既是诗人即席产生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也是诗人多年来郁郁不得志的表现。

酒可以解忧,酒可以消愁,醉中岁月易逝,这就流露诗人胸中的愤愤不平。

“身外即浮云”,是说一身之外,荣名利禄都像过眼烟云,不值得去追求。

这貌似旷达的言词的背后,不免含有几分愤懑之情。

  诗没有直接描述饮宴的热烈场面,但通过“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的景物描写,已透露出宾主之间通宵达旦的欢宴。

“露白”,说明有月华高照。

在这月朗风清之秋夜,朋友们饮酒赋诗,不知不觉中时间飞逝,夜里清晰的钟声催人,拂晓滴嗒的漏声促人。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夜欢宴过去了,终于到了告别的时刻。

  在通宵达旦的欢宴之后,正与朋友告别之际,诗人没有一句留恋惜别的絮语,却说:“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意思是:只要有您的友谊在,我就不会感到孤独,表明友谊的深厚与真挚,使他这个“行止皆无地”的人将不会再感到孤单,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慰藉。

实际上是对郑明府又一次的赞扬。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6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