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乍暖还寒的天气下着小雨,酒醉后残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伤感情绪。

果然是在怀念远方的人啊,连眼泪都把青衫湿润了。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相思之情不胜愁苦,我一个人孤枕而眠,更觉烦闷无聊。

弹指间,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还记得当初和你分别时,桃花千树、杨柳依依的画面,这一切多么令人怀念又惆怅啊。

参考资料: 1、 赵明华著.纳兰词典评: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第4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75页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乍暖还寒的天气下着小雨,酒醉后残存的余香似乎也在模仿着秋天的伤感情绪。

果然是在怀念远方的人啊,连眼泪都把青衫湿润了。

中酒:犹酒酣,非醉非醒之状态。

青衫:古代学子或官位卑微者所穿的衣服。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相思之情不胜愁苦,我一个人孤枕而眠,更觉烦闷无聊。

弹指间,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还记得当初和你分别时,桃花千树、杨柳依依的画面,这一切多么令人怀念又惆怅啊。

弹指:极短的时间。

本为佛家语。

《翻译名义集·时分》:“《僧祗》云,十二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此处指春光。

参考资料: 1、 赵明华著.纳兰词典评: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第43页 2、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75页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知己一人谁是?

已矣。

赢得误他生。

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

珍重好花天。

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知己一人谁是?

已矣。

赢得误他生。

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我的知己是谁?

她人已离去;我们一生相伴,此身足矣。

生死临别,言犹不悔,难怪古人说多情不似无情好,爱喜生忧,痴情如我。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

珍重好花天。

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别说欢乐的时光很多,其实人生如朝露,转眼青丝成白发,韶华流年,今世不忘.看见她留下的钗钿,泪水就像雨一样,假使有来生,希望她能借着前世遗物的指引,记起那些有我的时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知己一人谁是?

已矣。

赢得误他生。

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

珍重好花天。

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芳时:花开时节,即良辰美景之时。

好花天:指美好的花开季节。

再来缘:下世的姻缘,来生的姻缘。

再来,再一次来,即指来生、来世。

钿:指用金、银、玉、贝等镶饰的器物。

这里代指亡妇的遗物。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落花如烟似梦,凄婉迷茫;

红日坠向小楼之西,室中麝兰飘香。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无限忧愁使闺中人容颜消瘦,可没人知道她的忧伤。

闲来无事调弄鹦鹉,教它诵念情郎赠我的诗章。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纳兰词 辛苦最怜天上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第119页 2、 郑在瀛 张声启.《中国历代爱情诗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01月:第525页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凄迷:形容落花凋谢零落的样子。

麝(shè)烟:焚烧麝香所散发的香烟。

麝烟即点燃麝香所散发的烟。

麝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室内放一丁点儿,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

潜下小楼:指太阳已经落到小楼偏西的地方。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闲教鹦鹉:此句化用前人意象。

柳永《甘草子》: “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山有扶疏编.《一生最爱纳兰词 辛苦最怜天上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第119页 2、 郑在瀛 张声启.《中国历代爱情诗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01月:第525页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是一首“闺怨词”,词中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闺阁之中怀春思人的情形。

  上阕写春天即将过去,曾经在枝头上绚烂地绽放过的花朵,这时已经凋零,看着枝头残花,花瓣在风中翩翩飞舞,少女觉得自己恍如梦中,但是这场梦带着淡淡的凄清迷惘。

纳兰通过写麝香慢慢燃尽,来暗指时间的推移,结合下一句“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可知这位闺中女子看着园内纷飞的落红,一直到傍晚时分。

夕阳西下加上韶华即逝,本就没有积极向上的气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无限,愁绪更是强烈。

从“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经不止一次在夕阳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飘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点点的情况亦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种愁日复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阳中积累着,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长,说不清也道不明。

  下阕的第一句,纳兰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愁容满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

为了来排遣心中无限的忧愁,少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闲来无事之时就教自己的鹦鹉来吟诵情郎为自己写下的情诗。

虽然此举可以暂时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鹦鹉念诗之后,留下的则是更多的空虚和无奈。

曾经的那些诗是他亲口念给自己听的,而如今,念诗的有情人却变成了一只不解风情的鹦鹉,让人感叹心酸。

  这首词写得极为含蓄,甚至纳兰连词中的主人公是谁都没有直接告诉读者。

整首词仿佛是许许多多破碎的画面,需要读者在心中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细细品读,还不难发现纳兰在作词时确实颇为用心,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六个字之间,他分别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笔笔细腻生动,形象传神。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年3月:第286页

咏笼莺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黄莺你从何处来,为什么被囚禁在这富贵之家?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清晨你的啼叫让主人惊醒,好像是在反抗这桎梏你的牢笼让你没有办法在春风中自由歌唱。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飞燕在梁间嬉戏打闹,梧桐树上的鸟儿自由的筑巢,而你却再无自由。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飞翔云天只不过是心中的奢望,你只能在华丽的鸟笼中度过漫漫一生。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黄莺你从何处来,为什么被囚禁在这富贵之家?金衣客:即黄莺,亦称黄鸟、黄鹂,因其羽毛为黄色,故称。栖栖(xīxī):奔忙不定,忙碌不安的样子。翠幕:绿色的纱帐,借指富贵之家。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清晨你的啼叫让主人惊醒,好像是在反抗这桎梏你的牢笼让你没有办法在春风中自由歌唱。啭:鸟儿婉转地叫。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飞燕在梁间嬉戏打闹,梧桐树上的鸟儿自由的筑巢,而你却再无自由。漫:随意,不受约束。巢:做动词,筑巢。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飞翔云天只不过是心中的奢望,你只能在华丽的鸟笼中度过漫漫一生。缄恨:衔恨。雕笼:指雕刻精致的鸟笼。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性德看到黄莺虽然处于金丝笼中,有水和上好的食物,却始终不快乐,不再歌唱,由此联想到自己。身处相国府,要谨遵父母之命,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父亲纳兰明珠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儿子有了锦衣玉食有了舒适的生活还是不快乐。就像那只关在笼中的黄莺,他就算飞的很远为了生计劳碌奔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弄得满身伤痕也无怨无悔。在家——一个像是金丝玉雕的笼子里面,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生活是性德不屑的却是不得不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他必须以孝敬父母为己任,教育他要将自己的不满埋在心里不能轻易表达出来。这种悲哀与愁绪一点一点积淀在他的心中,慢慢形成了性德沉抑忧郁的性格。而文字,是从来不会骗人的,笔下流露的东西很少能够掩饰一个人心中所想。另一方面,性德只有在写词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才能表达自己所希望的所不满的东西,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回一个真正的纳兰性德。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所以,他的词,哀怨和悲伤都明明白白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反映了容若一生的不快乐。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2页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闲情:悠闲、清闲之情。

落照:落日之光。

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晏殊《蝶恋花》: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刚道:只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2页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终古:往昔,自古以来。

闲情:悠闲、清闲之情。

落照:落日之光。

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

晏殊《蝶恋花》: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刚道:只说。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32页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上片从景色入笔,前两句“杨柳干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主要写眼前的景物,千万条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

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

“客中谁与换春衣”,既是抒情,也是上片的点睛之笔。

自己扈驾在外,没有爱人在身边,又有谁来给自己换春衣。

盎然的春意与心中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片进一步借景抒情,“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通过“落照”“游丝”这两个意象,苦闷之情跃然于纸。

词人只好把自己的闲情逸致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

梦境中,竟然隐隐约约追逐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这是作者对自己常年忙于侍卫职责,在消磨青春时光的扈从出巡中难得自由的慨叹,当然也流露出其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只能通过自然之景消磨时光。

结尾一句“信回刚道别多时”,读来既心酸,又欣慰。

心酸的是,纳兰的心真的就像孩子一样,与爱人的一点点离别都会讣他难以承受;

欣慰的是,不管纳兰身在何处,心里都牵挂着自己的爱人,尽管分别的时间很短暂,他却觉得已经很漫长了。

这样的男子,无论是哪个女子都会为之心动,并愿意为他守候。

  全词表达了词人厌于扈从生涯,思念家乡、思念闺中妻子的情怀,不加雕饰,真挚朴素。

参考资料: 1、 中国《金瓶梅》研究会编.金瓶梅研究 第1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07:第72页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过尽遥山如画。

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

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过尽遥山如画。

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身着短衣,单枪匹马,走过一座座风景如画的山峦。

树木不敌秋霜,落叶纷纷飘坠。

夕阳下,切莫回首望乡,这样只能徒增伤感。

别是柔肠萦挂。

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离家之后,与你彼此深深牵挂,只有等回家之后这牵挂才能放下。

到那时,我们会灯前相对,有着说不完的情话。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08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86页

过尽遥山如画。

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身着短衣,单枪匹马,走过一座座风景如画的山峦。

树木不敌秋霜,落叶纷纷飘坠。

夕阳下,切莫回首望乡,这样只能徒增伤感。

短衣匹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尚骑射,故穿窄袖之衣,称为短衣。

这里是谓穿短衣,乘匹马,奔驰在征途上。

萧萧落木:语出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别是柔肠萦挂。

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离家之后,与你彼此深深牵挂,只有等回家之后这牵挂才能放下。

到那时,我们会灯前相对,有着说不完的情话。

萦挂:牵挂。

却愁二句:意谓待到行人归来,对灯夜话时,述说着别离之苦反倒使人生愁增恨。

李白《江夏行》:‘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拥髻,捧持发髻。

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容若著.苏缨注评,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108页 2、 (清)纳兰性德著.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86页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透过小窗望去,春雨打湿了红花,春光将尽。

雨停了,却已是夕阳西下之时。

谁看到她穿着单薄的衣衫,低垂着头,抱膝思量的孤独身影。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把酒独酌,无限凄凉。

曾像做梦一样地在回廊里与她相遇,让我伤心断肠。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红影:指鲜花的影子。

瘦尽:以人之清瘦比喻春日将尽。

雨余:雨后。

低髻(jì)子:低垂的发髻,指低垂着头。

髻子,发髻。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持觞(shāng):举杯。

觞:酒杯。

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雨余花外却斜阳。

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透过小窗望去,春雨打湿了红花,春光将尽。

雨停了,却已是夕阳西下之时。

谁看到她穿着单薄的衣衫,低垂着头,抱膝思量的孤独身影。

红影:指鲜花的影子。

瘦尽:以人之清瘦比喻春日将尽。

雨余:雨后。

低髻(jì)子:低垂的发髻,指低垂着头。

髻子,发髻。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

暗思何事断人肠。

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把酒独酌,无限凄凉。

曾像做梦一样地在回廊里与她相遇,让我伤心断肠。

持觞(shāng):举杯。

觞:酒杯。

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59页

江城子·咏史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湿云全压数峰低。

影凄迷,望中疑。

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湿云全压数峰低。

影凄迷,望中疑。

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这是一篇极别致的咏史之作,其写法与一般的咏史不同,他没有从某一历史人物或某一历史事件作为触媒入手,而是写出了自己的一种心灵感受,突出了如梦之感的独特体验。

这在咏史之作中确是别开生面的。

词之第一句出以景语,句中即含如梦如幻之感。

又以生疑、凄迷之感受承接,便增添了梦幻之意。

下二句用楚王梦神女之典故,进一步烘托这梦幻一般的感受。

结句点明这感受唯自己能知,遂透露了凄迷寂寞、悲凉伤感的心情。

毛泽东批语道:“巫嵩之类。

”(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是说此词含思要眇,朦胧缠绵,系属咏叹巫山、嵩洛神女之类的作品。

 巫,指巫山神女与楚王事; 嵩,本指河南登封之嵩山,但嵩山常与洛水并称,洛水有女神宓妃,故此处仍是指情爱之事。

这里则是借男女情事,慨叹世间一切皆如梦幻,纵然美好,也只是瞬间即逝罢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临江仙·孤雁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秋霜遍地,离群的大雁失去了自己的同伴,它可知道,地上有个人与它同病相怜。

想要将一怀愁绪用短信寄出去,却发现愁绪太多变换不定,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泪。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不要对着明月遥想当年的往事,那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憔悴。

忽然云中传来一声孤雁哀鸣,抬头望去,那孤单的身影缥缈在初秋的寒风之中。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清)顾太清著;

夏华等编译.纳兰词 太清词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5:第156页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秋霜遍地,离群的大雁失去了自己的同伴,它可知道,地上有个人与它同病相怜。

想要将一怀愁绪用短信寄出去,却发现愁绪太多变换不定,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泪。

离鸿:失群的大雁。

宋周邦彦《浪淘沙慢》:“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经时信音绝。

”拟凭二句:意谓拟以书信排遣愁怀,但愁绪太多,写了又写,屡写屡改。

凭:根据,凭借,以。

尺素: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不要对着明月遥想当年的往事,那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憔悴。

忽然云中传来一声孤雁哀鸣,抬头望去,那孤单的身影缥缈在初秋的寒风之中。

嘹唳(liáo lì):声音响亮而凄清。

这里指孤雁叫声。

宋梅尧臣《范饶州夫人挽词》之一:“江边有孤鹤,嘹唳独伤神。

”只影(zhī yǐng):谓孤独无偶。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清)顾太清著;

夏华等编译.纳兰词 太清词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5:第156页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怀之作,明写离群孤雁,实写与其同病相怜的自己。

  大雁不善于单独生活,离群往往是迫不得已,所以那些落单的大雁容易让人心生怜悯之情。

纳兰此时就像一只“霜冷离鸿惊失伴”的孤雁,当他在满地秋霜中抬头看见那只拼命南飞、声声哀啼的大雁时,忍不住喃喃自语:“你可知这地上有个人与你同病相怜啊!

”他想要把满怀愁绪用书信寄出,但“愁多书屡易”,他发现愁绪太多且变幻不定,屡屡修改增删,这封信便迟迟写不下来,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汨,即“双泪落灯前”。

越是纷乱,就越想拆解清楚。

所以陷入情绪困扰中的人容易追思往事,纳兰提醒自己“莫对月明思往事”,那只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憔悴。

可是这样的提醒往往是苍白的。

一个人最难明白、也最难管住的莫过于自己的心。

  “无端嘹唳一声传。

”云中忽然传来一声孤雁哀鸣,抬头望去,那孤单的影子在初秋的寒风之中缥缈远去。

末尾“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和上阕里“同病相怜”二句已将天上孤雁与地上旅人合二为一,所以,这孤单的“只影”既是雁,也是人,一语双关,给人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

  全词突出了人雁合一,情景合一,雁之孤影与人之孤独,交织浑融的意境;

抒发了孤寂幽独的情怀。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1:第262页 2、 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1:第116页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深宫中大好的春色有谁怜惜?傍晚时分,她站在石阶上久久伫立。别院传来管弦之声,隐隐约约,不甚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又到了梨花将谢之时,今晚的绣花被依旧透着春寒。将朱门锁上,冷冷清清。梦中,她得到了君王的宠幸。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清)顾太清著;夏华等编译,纳兰词 太清词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5,第23页 2、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0页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深宫中大好的春色有谁怜惜?傍晚时分,她站在石阶上久久伫立。别院传来管弦之声,隐隐约约,不甚分明。深禁:深宫。禁,帝王之宫殿。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瑶阶: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这里指宫中的阶砌。管弦声:音乐声。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又到了梨花将谢之时,今晚的绣花被依旧透着春寒。将朱门锁上,冷冷清清。梦中,她得到了君王的宠幸。绣被:带花和文字的被褥。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後泛指富贵人家。承恩:蒙受恩泽,谓被君王宠幸。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清)顾太清著;夏华等编译,纳兰词 太清词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5,第23页 2、 纳兰性德,徐燕婷,朱惠国著,纳兰词评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01,第20页
1112131415 共2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