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登上孤立的营垒,看去一片荒凉,从危亭上从台上远望,静视着沙洲上都是烟云茫茫。

面对着雌霓下起雨来,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槛,微微赶走了夏季的炎热。

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

我观览着眼前景物,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由得伤感,新愁添加,故人难于相见。

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

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

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孤垒:孤零零的昔日营垒。

垒:军用建筑物。

危亭旷望:在高亭上远望。

烟渚:笼罩着雾气的水中沙洲。

雌霓挂雨:彩虹横空,天地间还带有雨水的湿气。

雌霓:彩虹双出,色彩鲜艳为主虹,色彩暗淡为副虹,雌霓是副虹。

雄风拂槛:强劲之风吹拂栏杆。

微收烦暑:闷热的暑气稍有收敛。

烦:一作“残”。

一叶惊秋:见一片黄叶落下,猛地意识到秋天来了。

残蝉噪晚:经历了夏天而残余的蝉在晚暮时分叫得更加起劲。

素商时序:秋天接着次序即将代替夏天到来。

素商:秋天。

时序:春夏秋冬的代换次序。

前欢:从前与故人欢聚的情景。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尽日:整天。

赢得:换得。

消魂:情思惆怅。

极目:尽力远望。

霏微:朦胧的样子。

暝:天黑。

萧索:萧疏冷落。

画角:古管乐器。

传自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登上孤立的营垒,看去一片荒凉,从危亭上从台上远望,静视着沙洲上都是烟云茫茫。

面对着雌霓下起雨来,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槛,微微赶走了夏季的炎热。

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

我观览着眼前景物,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

孤垒:孤零零的昔日营垒。

垒:军用建筑物。

危亭旷望:在高亭上远望。

烟渚:笼罩着雾气的水中沙洲。

雌霓挂雨:彩虹横空,天地间还带有雨水的湿气。

雌霓:彩虹双出,色彩鲜艳为主虹,色彩暗淡为副虹,雌霓是副虹。

雄风拂槛:强劲之风吹拂栏杆。

微收烦暑:闷热的暑气稍有收敛。

烦:一作“残”。

一叶惊秋:见一片黄叶落下,猛地意识到秋天来了。

残蝉噪晚:经历了夏天而残余的蝉在晚暮时分叫得更加起劲。

素商时序:秋天接着次序即将代替夏天到来。

素商:秋天。

时序:春夏秋冬的代换次序。

前欢:从前与故人欢聚的情景。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由得伤感,新愁添加,故人难于相见。

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

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

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尽日:整天。

赢得:换得。

消魂:情思惆怅。

极目:尽力远望。

霏微:朦胧的样子。

暝:天黑。

萧索:萧疏冷落。

画角:古管乐器。

传自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

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竹马子》是柳永的自度曲。

从意境上讲,这首词属柳永的雅词,其中不只抒发了个人的离愁别恨,而且也是对封建文人命运的凭吊,整体情绪沉郁深远。

  这首词是词人漫游江南时抒写离情别绪之作,所表现的景象雄浑苍凉。

词人将古垒残壁与酷暑新凉交替之际的特异景象联系起来,抒写了壮士悲秋的感慨。

  “雌霓”是虹的一种,色泽偏暗。

“雄风”是清凉劲健之风。

这两个词语雅致而考究,表现了夏秋之交雨后的特有现象。

孤垒危亭之上,江边烟渚之侧,更加能够感到时序变换。

孤垒、烟渚、雌霓、雄风,这一组意象构成了雄浑苍凉的艺术意境,词意的发展以“渐觉”两字略作一顿,以“一叶惊秋,残蝉噪晚”进一步点明时序。

“素商”即秋令。

这里,词人的悲秋情绪逐渐向伤离意绪发展,于是他又“览景想前欢”了。

从“前欢”一语来推测,词中所怀念当是帝都汴京和作者过从甚密的一位歌妓。

可是往事已如过眼烟云,帝都汴京遥远难以重到。

  上阕的结句已开始从写景向抒情过渡,下阕便紧接而写“想前欢”的心情。

柳永不像其他词里将“想前欢”写得具体形象,而是仅写出眼前思念时的痛苦情绪。

“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很具情感表达的深度。

离别之后,旧情难忘,因离别更添加新愁;

又因难聚难忘,新愁愈加容易堆积,以致使人无法排遣。

“易”和“难”既是对比关系又是因果关系,这对比与因果就是所谓“成追感”的内容。

“尽日凝伫”、“消魂无语”形象地表现了无法排遣离愁的精神状态,也充分流露出对故人的诚挚而深刻的思念,并把这种情绪发挥到极致。

最后作者巧妙地以黄昏的霁霭、归鸦、角声、残阳的萧索景象来衬托和强化悲苦的离情别绪。

特别是结尾“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两句,意味极为深长,把一已羁旅苦愁拓展为人世兴衰的浩叹。

  这首词虚实相生,情与景的处理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上片首九句写景,属实写;

后三句写情属虚写。

虚实相生,善于抓住时序变化,描绘了特定环境中的景色,奠定了全词的抒情基调。

下片则相反,前五句抒情,属虚写;

后五句写景,属实写,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这种交错的布局,不仅使整体结构富于变化,而且如实地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特定环境中活动变化的过程。

其间大量运用双声词,如“一叶”、“残蝉”等;

以及叠韵词,如“荒凉”、“旷望”等;

多处句间用韵,如“凉”与“望”、“雨”与“暑”等。

句中平仄四声的交错运用,从而造成音律谐婉、铿锵动人的妙境。

全词意脉相承,严谨含蓄;

景凄情哀,铺叙有致;

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气韵浑厚;

语言清丽,音律谐婉,悲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长调慢词。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365-366

长相思(京妓·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少年游(十之八·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一生赢得是凄凉。

追前事、暗心伤。

好天良夜,深屏香被。

争忍便相忘。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

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

春光明媚,阳光和煦,薄雾低低的笼罩着芳香的树丛。

池塘上飘着如烟的雾气,凌乱而荒芜,帘幕无聊的垂着,像风中的柳絮一般飘荡。

春困的日子让人想睡觉,把斗草的游戏抛开了,踏青的心情也没有了。

整天关着房门。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绵绵的思念,幽幽的愁绪,何时才能得到丈夫的爱怜。

年轻的郎君,你和从前一样吗?

在哪儿眠花宿柳呢。

寂寞的院子的空无一人,黄昏时刚刚把秋千拆掉了,白白的锁住了一院子落花。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22-23 2、 薛瑞生.古典诗词名家·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84 3、 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祥注及集评.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版:8-9

临江仙引·上国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上国。

去客。

停飞盖、促离筵。

长安古道绵绵。

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

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

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

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上国。

去客。

停飞盖、促离筵。

长安古道绵绵。

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

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

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

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后的情景。

“上国”二句,点明主题,写离别之情。

开端两句都是二字短句,接下来的第三句虽为六字,却需三字停顿一下,叙事的句子语势富有节奏却十分急促,化了词人的行色匆匆,又与下句“长安古道绵绵”形成鲜明的对比。

行色匆匆说明词人与亲人离别的时候也是短暂的,道途“绵绵”则又意味着难以再次相聚。

词的开端即通过叙事与写景为全词铺设了浓重的悲剧氛围。

“岸花啼露”、“堤柳愁烟”是描绘离别之景,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岸花”本是乐景,但是词人却以“啼露”修饰,颇有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感觉,因为词人“啼”、“愁”,所以他才会看到“岸花啼露”、“堤柳愁烟”。

这里的“露”又象征着人的眼泪,“烟”象征着人的愁情。

以景写情,又移情于景,分不清是情还是景,这既是“物情”,又是“人意”。

接下来的“物情人意”四字,下的十分精当,所营造的意境又极其凄绝、迷离,自是“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了。

  词的下片转而写与妻子分别时的情景。

过片换头句写临分手的瞬间。

“醉拥征骖犹伫立”,这时词人已经喝醉了,坐在车上,词人却想“伫立”,想要留在此地,不想继续走下去了,这是因为思念所致。

“盈盈泪眼相看”,“盈盈”的泪水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情意,这里其实也暗示了车子的走动,不然又怎会泪眼“盈盈”。

当对方已经在视线中消失的时候,词人又想到今次离别之后的孤寂,写孤寂分别从双方着笔:先写妻子这边,“况绣帏人静”;

后写自己,“更山馆春寒”。

彼此一个在“绣帏”,一个在“山馆”,但同样是“人静”、“春寒”。

这是一组工稳的对偶句,“况”、“更”为领字,“人静”、“春寒”是互文,遣词造句极为考究。

煞拍一韵合二处为一体,“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同一个“今宵”,同样的“漏永”,同样的“孤眠”,也同样是无可奈何,更是无法忍受的。

  词的上片,时间、空间相对静止,饯别之时、临岐之地;

下片时间、空间相对处于推移变化中,时间延长,空间扩展。

时空设计上的匠心,把离情抒写得既有浓缩的情致,又有绵长的余韵。

  这首《临江仙引》在构思布局以至旨趣上,均颇为类似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但词意较为高洁,较少缠绵细腻之状,又没有“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寥廊、“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雅,故而在意蕴丰厚上明显逊于后者,其影响自然远远不及后者。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509-511

木兰花(柳枝·三之三·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黄金万缕风牵细。

寒食初头春有味。

殢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

章街隋岸欢游地。

高拂楼台低映水。

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东风催露千娇面。

欲绽红深开处浅。

日高梳洗甚时忄欠,点滴燕脂匀未遍。

霏微雨罢残阳院。

洗出都城新锦段。

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风颤。

望汉月(平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作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临江仙(仙吕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

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

心摇。

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

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

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

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

魂消。

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

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夜半乐·艳阳天气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

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

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

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

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

绛绡袖举。

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

竞斗草、金钗笑争赌。

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

念解佩、轻盈在何处。

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

空望极、回首斜阳暮。

叹浪萍风梗知何去。

678910 共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