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望汉江 文翻注译赏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唐)李白著;
詹福瑞等译释 .《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3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派:河的支流。
长江从庐江、浔阳开始分作九支。
盘:盘踞。
横溃(kuì)豁(huò)中国,崔嵬(wéi)飞迅湍(tuān)。
横溃:泛滥。
豁:打开。
中国:中南地区。
崔嵬:山峦高耸的样子,这里用长江波涛的汹涌来比喻六朝动荡的政局。
迅湍:飞奔而下的激流。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为都的六个朝代的君主,吴、东晋、宋、齐、梁、陈。
三吴:史称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我君:指当朝皇帝唐玄宗。
混:混合,统一。
区宇:全国的范围。
垂拱: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指天下太平的景象。
众流安:各条江河均平安,借指国泰民安,政治稳定。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任公子:《庄子·外物篇》中一个传说人物。
他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的地区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钧起一只巨大的鱼,可供许多人一起享用。
沧浪:据《孟子》,有隐者唱《沧浪歌》以表明隐居之志,后人用沧浪指代隐居垂钓之地。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唐)李白著;
詹福瑞等译释 .《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3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派:河的支流。
长江从庐江、浔阳开始分作九支。
盘:盘踞。
横溃(kuì)豁(huò)中国,崔嵬(wéi)飞迅湍(tuān)。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横溃:泛滥。
豁:打开。
中国:中南地区。
崔嵬:山峦高耸的样子,这里用长江波涛的汹涌来比喻六朝动荡的政局。
迅湍:飞奔而下的激流。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为都的六个朝代的君主,吴、东晋、宋、齐、梁、陈。
三吴:史称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
我君:指当朝皇帝唐玄宗。
混:混合,统一。
区宇:全国的范围。
垂拱: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指天下太平的景象。
众流安:各条江河均平安,借指国泰民安,政治稳定。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任公子:《庄子·外物篇》中一个传说人物。
他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的地区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钧起一只巨大的鱼,可供许多人一起享用。
沧浪:据《孟子》,有隐者唱《沧浪歌》以表明隐居之志,后人用沧浪指代隐居垂钓之地。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唐)李白著;
詹福瑞等译释 .《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3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
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
诗的前两句“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都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
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在此诗中李白已对万里长江的风光作了一个全面的描绘:上游之秀丽,三峡之急险,中游之宏阔,下游之浩瀚,都有极生动之描写,可以说李白用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
这是其它任何诗人所作不到的。
而其他诗人,由于局于经历所限,对长江的描绘也只能是一时一处、一鳞一爪的个别描写,虽然他们可能写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对万里长江绘出全图。
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样有游万里长江的经历,但也未必像李白对长江那样的钟情,或虽钟情而不善于诗。
李白漫游扬州时赋《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称誉像教有“照迷方”之效。
而《金陵望汉江》更值得关注,嘲笑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割据者依恃金陵钟山之险而称帝终归复亡的历史命运,同时盛赞李唐一统天下之伟绩。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乌鲁木齐市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葛景春 .万里长江的风情画卷——李白与长江 .中国会议 :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 ,1997-06-30 :62 . 3、 酒隐安陆 蹉跎十年——李白在安陆的快意与失意, 王定璋编著,35页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文翻注译赏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五株柳:陶渊明畜素琴一张,宅边有五柳树。
空负头上巾: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五株柳:陶渊明畜素琴一张,宅边有五柳树。
空负头上巾: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酒,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诗人尤甚,李白更是以“斗酒诗百篇”名扬天下,他常以甘醇可口的美酒为寄托,做了大量的反映心理情绪的诗。
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便是。
历阳,唐代郡县,治今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
当时李白访问历阳县,正值大雪纷飞,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间频频举杯,赞赏历阳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没有人陪他喝酒。
于是席中赋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豪情万丈,景象怡人。
从此诗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渊明。
他嘲笑王历阳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
“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平乐·画堂晨起 文翻注赏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清晨堂上刚刚睡起,有人来报雪花飘坠。
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
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25-26 2、 赵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2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lián)栊(lóng)看佳瑞,皓(hào)色远迷庭砌(qì)。
画堂:华丽的堂舍。
帘栊:窗帘或门帘。
栊:窗棂。
佳瑞:瑞雪。
皓色:洁白的颜色。
庭砌:庭阶。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róu)碎。
盛气:雪花狂舞的气势。
光引炉烟:那景象好象引发的炉烟。
素草寒生玉佩: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
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25-26 2、 赵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2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
上阕写观看雪景,第一、二句简洁交待了时间、地点、事件;
接下来两句便写诗人观看雪景喜悦、激动的心情。
时间、地点、情由,一路写来,由“晨起”而“来报”,因“来报”而“卷帘”看“佳瑞”,曲折有致,可以看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著名《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道是海棠依旧。
”在此词中的影子。
“高卷”见兴致之高,“远迷”是远近迷漫、迷蒙,到处上下,一片苍茫迷离的皓色,显喜悦、痴迷之情。
下阕前两句从空中,地下写所见迷人雪景,气势豪迈,瑰丽生姿。
“盛气光引炉烟”是写空中雪花纷扬的气势象引发的炉烟蒸腾,“素草寒生玉瑕”,是写地上花草,晶莹剔透,闪着寒光,象挂满玉碾,真是美丽极了,而且地上、空中,上下辉映,雄迈不失瑰美,俊丽而有豪气。
然而更能表现诗仙特色的尚不仅此,而是奇思逸想,为一般人想不出、也道不出来的东西。
象“危楼高百尺,伸手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样,“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大胆新奇,新颖独特,惊人骇俗而又极舍情理,这正是体现李白风格的浪漫主义。
天仙一旦豪饮了银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后,竟然也顾不得自身的天生丽质,使出如此粗鲁的手段来把白云乱揉得碎末纷飞,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银涛。
正是这个“狂”字抖擞出宇宙的荚气,开放出仙苑的奇葩,令人神往,这正是诗人以狂墨赋醉诗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首词想象奇特瑰丽,不落窠臼,且用语可见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在毫不羁绊的想象之中雄奇硕健的体格也可以窥得。
从所譬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或高雅,或冰洁,或传奇雄放之特点,可以推测词人当时心境定当极其开阔,疏放。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25-26 2、 赵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2 3、 周裕锴编.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巴蜀书社,2011:540 4、 薛梦得主编.人情百态鉴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104-105
清平调·其三 文翻注译赏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名花倾(qīng)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名花:指牡丹花。
倾国:指杨贵妃。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lán)干。
解释:消除。
沉香亭:亭子名称。
在唐兴庆宫龙池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名花倾(qīng)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名花:指牡丹花。
倾国:指杨贵妃。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lán)干。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解释:消除。
沉香亭:亭子名称。
在唐兴庆宫龙池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折荷有赠 文翻注赏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85-892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qú)鲜。
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
玩:赏玩、欣赏。
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
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红蕖:荷花盛开的样子。
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攀荷弄其珠,荡漾(yàng)不成圆。
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荡漾:水波微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佳人:美女。
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相思无因见,怅(chàng)望凉风前。
相思:彼此想念。
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凉风:秋风。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85-892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
《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除六字不同外,余皆相同。
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
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
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
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
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
“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
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
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
”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
”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
”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
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
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
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
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
“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
那么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
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
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 “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
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
“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及吴均“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
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
“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玩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这首诗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
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
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
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妙,毫无人工的痕迹。
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蕖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
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
全诗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85-892
早春寄王汉阳 文翻注译赏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18-519 . 2、 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402-405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bàng)寒梅访消息。
走傍:走近。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mò)头杨柳黄金色。
武阳:此指江夏。
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
陌头:街头。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美人:古人往往以美人、香草比君子,此指王汉阳。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shāng)。
预拂:预先拂拭。
壶觞:酒器。
壶:盛液体的容器。
觞:古代酒器;
欢饮,进酒。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18-519 . 2、 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402-405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bàng)寒梅访消息。
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
走傍:走近。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mò)头杨柳黄金色。
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
武阳:此指江夏。
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
陌头:街头。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
美人:古人往往以美人、香草比君子,此指王汉阳。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shāng)。
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预拂:预先拂拭。
壶觞:酒器。
壶:盛液体的容器。
觞:古代酒器;
欢饮,进酒。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18-519 . 2、 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402-405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
细细吟味,作者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写春天是怎样悄然回归的,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那种喜悦之情。
“闻道春还未相识”,是说只听到春天回来了,还没有见到她。
一开始就流露出急于看到春还的心情。
其实当寒凝大地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才刚刚萌动,哪里能亲眼见到她呢!
所以“闻到”二字表明春归的消息最先是从人们交谈中听到的。
如此生活细节,一经诗人捕入诗句便增加了诗的韵味。
既然是闻春未见春,就自然要去寻春、问春,于是引起了下面的诗句。
“走傍寒梅访消息”,梅是无生命的,怎么能够拜访、叩问呢?
这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走”“访”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不可待地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探究春天归否的一片诗情。
“昨夜东风入武昌”一句是写春归。
人们常说:一夜暖风就染绿了柳梢头。
这里“东风”之前冠以“昨夜”二字,意在形容久盼不归的春风,一夜之间就迅速而又静悄悄地来了。
然而这还仅仅是表现时节骤然暗换的特点,并没有写出春归的气势来,所以“东风”之后再缀一“入”字,表明春风的到来是排挞而入的。
这样就把春归的特点表现得维妙维肖了。
可见诗人炼字炼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是写早春的动人景象。
全诗至此几经婉转方才暗暗点明诗人终于看到了“春还”这一层意思。
“黄金色”是一种嫩嫩的鸭黄之色。
春上柳梢,最初并不是绿色,那是因为细嫩的柳尖刚刚钻出,还没有饱受春光的沐浴,因而显得很幼稚,从远处看去便是一种朦胧的悦目的灿然金色。
近人刘永济说:“景物之接于人无私也,而慧眼词人独能得其灵妙,……然景物自有精、粗之不同,而感人最深,必其精者。
故当其由目入心之际,殆已加以拣择而遗其粗迹;
及乎由心出手之时,不过自写吾心之照耳。
”(《词论》)可见诗人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等字,完全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自己喜悦之情所得。
总观如上四句,诗人先写“闻道”,再写“走”“访”,直至东风荡入之后,方才写所见到的焕然春景,这全是紧扣“春还”二字娓娓写来,细如抽丝地再现了早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儿声。
诗的后四句是邀请友人前来醉饮赏春。
五六两句是全诗的承转机杼之句。
“碧水浩浩云茫茫”是比兴用法,没有更多的意思,不过是用景语虚引而已。
从而自然贯通到“美人不来空断肠”一句上来。
既然春已回归,而美人未至,岂不辜负了一片融融春光!
为此诗人才说他有“断肠”之恨。
称友人为“美人”,亦不过是言思念之切,用这样戏谑俏皮的诗句寄给友人更见友情的亲密。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是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
这两句写得尤为精采。
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
古人作诗,结句大体不出景结、情结两法。
本诗当属予情结。
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
清代袁枚提倡诗要有“性灵”,他在《随园诗话》中曾说:“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
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
”本诗之妙,即在于写阳春之气不落俗套。
比如诗中“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就完全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话虽然说得通俗,但是新鲜活泼,全似从心里流出,饶有情致。
又比如“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也一是出于一片真情。
这就证明:只有情真,才有诗人自己的个性。
参考资料: 1、 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402-405 .
赠裴十四 文翻注译赏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骑白鼋冒然横渡;
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买君一顾,也是值得的。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49-350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7-158
朝见裴(péi)叔则,朗如行玉山。
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
《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头乱服皆好。
时人以为玉人。
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此以裴叔则喻裴十四。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二句:以黄河入海喻裴十四胸怀的阔大。
身骑白鼋(yuán)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白鼋:指白色的大鳖。
徘(pái)徊(huái)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六合:上下四方谓之六合。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49-350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7-158
朝见裴(péi)叔则,朗如行玉山。
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
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
《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头乱服皆好。
时人以为玉人。
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此以裴叔则喻裴十四。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
“黄河”二句:以黄河入海喻裴十四胸怀的阔大。
身骑白鼋(yuán)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骑白鼋冒然横渡;
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买君一顾,也是值得的。
白鼋:指白色的大鳖。
徘(pái)徊(huái)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
六合:上下四方谓之六合。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49-350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7-158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裴十四,是一位超尘脱俗之士。
他即将离别李白而西去,诗人作这首诗赠别。
“裴叔则”,即晋朝的裴楷,尝任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仪容儁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世说新语·容止》)因为与主人公同姓诗人借裴叔则代指裴十四,言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水从西部飞流直下流向中原,一泻万里,奔流入东海。
此诗以奔腾的黄河水,象征裴十四宽阔宏大的襟怀。
诗人倒插喻意在前,一笔点醒于后,手法变幻矫健。
诗至五、六句,转入别意,叙写裴十四的遭际和他的不贪图富贵的性格。
“身骑白鼋不敢度”,骑白鼋,语出屈原《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
骑鼋的人,自然是裴十四。
诗人用汹涌的水势,比喻社会环境的险恶和人生道路的艰难,裴十四身骑白鼋,面对汹涌的江水,不敢度过。
“金高南山买君顾”句,借用郑子瞀的故事,见《列女传》卷五《节义传》,郑子瞀是楚成王的夫人,一日,与成王共登台,“王曰:‘顾,吾又与女千金,而封若父兄’,子瞀遂不顾。
子瞀曰:‘不顾,告以夫人之尊,示以封爵之重而后顾,则是妾贪贵乐利以忘义理也’。
”千金难买一顾,表现郑子瞀不贪贵乐利的品格;
高比南山的金银,定然也难买裴十四的一顾,运用郑子瞀的典故,是为了盛赞裴十四的高贵品格。
在那险恶的政治环境里,襟怀豪迈的裴十四不肯摧眉折腰,不肯为富贵而忘义;
在“众人皆醉”的庸俗的黑暗社会里,裴十四难觅知音,“徘徊六合无相知”句,揭示了品格磊落的人不容于世的生活真实。
结尾“飘若浮云且西去”,写裴十四即将西去,行踪飘忽不定,点到赠别上;
以飘若浮云状其人,也为裴十四涂上了灵异脱俗的光彩,与全诗诗意相吻合。
赠别诗,除了抒写离绪别情以外,还可以颂美离别者,描绘和刻画他们的形象、思想、品格、精神面貌,表达诗人对他们的钦慕、敬仰的感情。
《赠裴十四》就是如此。
李白用诗人的心灵,自己的品格和审美情趣,去感知对方,因此,在裴十四身上,读者看到了诗人的个性、气韵和精神,沈德潜说:“黄河落天二语,自道所得。
”(《唐诗别裁集》)李白也亲历“身骑白鼋不敢度”的社会环境,也同样具有“金高南山”难买一顾的品格,也同样为世俗所不容,甚至到达“世人皆欲杀”(杜甫语)的地步。
用颂美友人的诗赠给友人,引为知音,并在友人的精神风貌里,照见自己的襟怀和人格,是《赠裴十四》诗思想艺术的基本特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折杨柳 文翻注译赏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
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真想攀折柳条,以远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
年:时节。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长想:又作“长恨”。
攀(pān)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龙庭:又叫龙城。
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
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
年:时节。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
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
长想:又作“长恨”。
攀(pān)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真想攀折柳条,以远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龙庭:又叫龙城。
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折杨柳》,乐府《横吹曲辞》旧题。
此首诗抒写的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文翻注译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就洞庭赊(shē)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赊:赊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
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且就洞庭赊(shē)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赊:赊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