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二首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未尝 一作:尚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更多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未尝 一作:尚不)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来来去去,聚少离多,悲伤几何?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梦见那里大起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昨夜又见狂风吹度,吹折了江头的大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参考资料: 1、 付刚,阎琦主编 .中国文学作品选 :中华书局 ,2007年6月北京第1版 :310-311 . 2、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86页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未尝 一作:尚不)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抱柱信:典出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十六君远行,瞿(qú)塘滟(yàn)滪(yù)堆。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天上哀:哀一作“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迟行迹:迟一作“旧”。生绿苔:绿一作“苍”。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忆妾(qiè)深闺(guī)里,烟尘不曾识。忆妾深闺里:妾一作“昔”。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沙头:沙岸上。风色:风向。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下:一作“在”。巴陵:今湖南岳阳。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发:出发。扬子:扬子渡。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tán)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湘潭:泛指湖南一带。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miǎo)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好乘浮云骢(cōng),佳期兰渚东。浮云骢: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 鸳(yuān)鸯(yāng)绿浦上,翡(fěi)翠锦屏中。翡翠:水鸟名。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参考资料: 1、 付刚,阎琦主编 .中国文学作品选 :中华书局 ,2007年6月北京第1版 :310-311 . 2、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86页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在门前折花做游戏。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你骑着竹马过来,把弄着青梅,绕着床相互追逐。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未尝 一作:尚不)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抱柱信:典出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十六君远行,瞿(qú)塘滟(yàn)滪(yù)堆。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天上哀:哀一作“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迟行迹:迟一作“旧”。生绿苔:绿一作“苍”。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忆妾(qiè)深闺(guī)里,烟尘不曾识。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忆妾深闺里:妾一作“昔”。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沙头:沙岸上。风色:风向。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下:一作“在”。巴陵:今湖南岳阳。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发:出发。扬子:扬子渡。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来来去去,聚少离多,悲伤几何? 湘潭(tán)几日到,妾梦越风波。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梦见那里大起风波。湘潭:泛指湖南一带。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昨夜又见狂风吹度,吹折了江头的大树。 淼(miǎo)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好乘浮云骢(cōng),佳期兰渚东。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浮云骢: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 鸳(yuān)鸯(yāng)绿浦上,翡(fěi)翠锦屏中。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翡翠:水鸟名。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参考资料: 1、 付刚,阎琦主编 .中国文学作品选 :中华书局 ,2007年6月北京第1版 :310-311 . 2、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86页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未尝 一作:尚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两首》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   长干是地名,在今江苏南京。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与李白同时的崔颢有《长干曲》,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也都是五言四旬的小乐府体,所描绘的都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男女青年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内容都较简单。李白《长干行》的篇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这是两首爱情叙事诗。第一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第二首诗与第一首诗同是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第二首诗恰似第一首诗中的少妇风尘仆仆地划着小船来到长风沙的江边沙头上等候久别的丈夫。此诗在描述女子情感脉络上非常细密柔婉,像是山林中的清泉涓涓流畅而又还回曲折,给读者留下数不清的情韵,把少妇的闺怨描写得淋漓酣畅。这首诗中,诗人用“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两句便将女主人公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月南风兴”以下四句交代了诗中丈夫的行踪。“昨日狂风度,吹折江头树”则表现了她对夫婿安危的深切关怀,最后,“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江。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以少妇感怀身世的方式将满腔离愁别恨渲染得恰到好处。这首诗将南方女子温柔细腻的感情刻画得十分到位。全诗感情细腻,缠绵婉转,步步深入,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也属诗歌艺术的上品。   但是,与第一首诗相比起来,第二首诗显得要稍逊一筹。第二首诗与其他描写闺怨题材的诗一样,是从少妇时期入手, 而第一首诗却别出心裁,偏偏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李白在此诗中打破了陈规,自出机杼。它通过描绘出的一副副生活场景 ,精心渲染环境气氛,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生鲜自然,显示出完整性和独创性。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几乎显示了女主人公的一部性格发展史。这些是第二首诗所没有达到的艺术高度。   透过第一首诗典型化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小妇形象。这就是典型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这首诗是最贴切不过了,相形之下,第二首诗略显平庸,一则在于它的遣词用句没有前者的创新性,二者它的叙述方式没有摆脱掉其他相同题材诗歌的影子。它更加注重愁怨的描写,而第一首的最后两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则带有一丝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因此,第一首诗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饱满,更令读者喜爱。   《长干行二首》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 参考资料: 1、 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年2月版 :第352-354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32-133页 . 3、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239-240页 .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

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

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5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14-215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宣城:今属安徽。

蜀国:指四川。

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

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三春:指春季。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5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14-215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

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宣城:今属安徽。

蜀国:指四川。

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

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

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三春:指春季。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5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214-215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此诗是感物而起兴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

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

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

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

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

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

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

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

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

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

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不能回到故乡去。

青年时代,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

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

不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觉得没有面目见蜀中父老。

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

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

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

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

“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

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

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参考资料: 1、 薛天纬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68-169

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68-170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9-920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7

蜀僧(sēng)抱绿绮(qǐ),西下峨眉峰。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hè)松。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

客:诗人自称。

流水:《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馀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

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68-170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9-920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7

蜀僧(sēng)抱绿绮(qǐ),西下峨眉峰。

蜀僧怀抱着绿绮琴,来自遥远的峨眉山。

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有人认为“蜀僧濬”即李白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绿绮: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峨眉:山名,在四川省峨眉县。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hè)松。

为我随意挥手一弹,如同听到万壑松声。

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挥手:这里指弹琴。

万壑松:指万壑松声。

这是以万壑松声比喻琴声。

琴曲有《风入松》。

壑:山谷。

这句是说,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余音袅袅,汇入霜天钟声,我心清静,如经流水洗过。

“客心”句:意思是说,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

客:诗人自称。

流水:《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馀响:指琴的余音。

霜钟:指钟声。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不知不觉,暮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

“碧山”句:意思是说,因为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了。

秋云:秋天的云彩。

暗几重:意即更加昏暗了,把上句“暮”字意伸足。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68-170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9-920 3、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07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

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

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二三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余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

“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

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

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

“余响入霜钟”也是如此。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

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了出来。

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

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

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

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56-358

与韩荆州书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更多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我李白听说天下一些谈论世事的人,聚集在一起时就会说:“人生不必封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为什么使人景仰爱慕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呢!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的风度,躬行吐哺、握发接待贤者的美德,才使得海内豪杰俊才,都奔集到您的门下,一经接待,如登龙门,立刻名声身价大增,十倍于前吗?所以那些才能超群的读书人,都希望在君侯处获得美名,得到评价。君侯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傲视他们,也不因为他们的寒贱而轻忽他们,那么在众多的宾客中定有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李白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我李白是陇西平民,流落在楚地汉水一带。十五岁爱好剑术,拜访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诗文有了成就,屡次拜谒朝廷高官。尽管我身高不满七尺,而心志超过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志节,讲道义。这是我从前的思想和行迹,怎敢不尽情地向您倾诉呢?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君侯的功业堪比神明,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您的文章阐明了宇宙变化规律,学问探究了天道与人事的关系。希望君侯敞开胸怀,和颜接纳,不要因为我行长揖之礼晋见而拒绝我。假如能用盛大的宴席接待我,听任我纵情畅谈,那么我请以日试万言来测试,我将手不停笔,倚马可待。当今天下人以君侯为评论文章的主宰,权衡人物的权威,士人一经您的好评就成为德才兼备的佳士。君侯为什么吝惜庭阶前一尺见方的地方,不使我李白扬眉吐气,奋发昂扬于青云之上呢?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从前王允任豫州剌史。尚未到任就征辟荀爽;到任之后又征辟孔融。山涛任冀州剌史,考查选拔了三十余人,有的任侍中,有的做尚书,这都是为前代所赞美的。君侯您也先荐举过严协律,进入朝廷担任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这班人,有的因为才干声名而得到您的了解,有的因品行清白而被您赏识。李白每每看到他们感恩戴德,抚躬自问,以忠义奋发自勉。李白也因此而感激,知道君侯对许多贤人赤诚相待,所以不归依他人,而愿把身心命运托付给国中才德至高的人。倘使君侯在急难之际,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自当献身效命。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而且,人不是尧舜,谁能十全十美?李白我在谋略策划方面,怎么能自负呢?至于写作,已经积累成卷轴,却想呈请君侯抽暇过目,只怕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倘蒙垂顾,愿意看看拙作,那么,请赐予纸笔,加上书写人员。然后回去打扫安静的小屋,誊抄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在薛烛、卞和的手中提高价值。但愿君侯推恩于身处下位的人,大开奖励之门。请君侯考虑我的要求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jīng)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pán)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yǐng)脱而出,即其人焉。    谈士:言谈之士。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天下谈士,依以扬声。”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景慕:敬仰爱慕。周公:即姬旦,周文王子,周武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县北),故称周公。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见《史记·鲁世家》),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传说江海大鱼能上此门者即化为龙。东汉李膺有高名,当时士人有受其接待者,名为登龙门。龙盘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收名定价:获取美名,奠定声望。君侯:对尊贵者的敬称,尤指上级。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食客。秦围邯郸,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毛遂请求随同前往,自荐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随从至楚,果然说服了楚王,使其同意发兵。平原君于是奉他为上客(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颖:指锥芒。颖脱而出,喻才士若获得机会,必能充分显示其才能。   白,陇(lǒng)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chóu)曩(nǎng)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陇西:古郡名,始置于秦,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李白自称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暠为陇西人。布衣:平民。楚汉:当时李白安家于安陆(今属湖北),往来于襄阳、江夏等地。干: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诸侯:此指地方长官。历:普遍。抵:拜谒,进见。卿相:指中央朝廷高级官员。畴曩:往日。   君侯制作侔(móu)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yī)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制作:指文章著述。侔:相等,齐同。东汉崔瑗《张平子碑》:“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参:参与。造化:自然的创造化育。天人:天道和人道。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文丽日月,学究天人。”开张:开扩,舒展。长揖:相见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以为礼。清谈:汉末魏晋以来,士人喜高谈阔论,或评议人物,或探究玄理,称为清谈。倚马可待:喻文思敏捷。东晋时袁宏随同桓温北征,受命作露布文(檄文、捷书之类),他倚马前而作,手不辍笔,顷刻便成,而文极佳妙。司命:原为神名,掌管人之寿命。此指判定文章优劣的权威。权:秤锤;衡:秤杆。此指品评人物的权威。惜阶前盈尺之地:意即不在堂前接见我。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bì)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zhēn)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xīn)、许莹(yíng)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xián)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tǎng)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王子师:东汉王允字子师,灵帝时豫州刺史(治所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征召荀爽(字慈明,汉末硕儒)、孔融(字文举,孔子之后,汉末名士)等为从事。全句原出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与江统书》。山涛:字巨源,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为翼州(今河北高邑西南)刺史时,搜访贤才,甄拔隐屈。侍中、尚书:中央政府官名。严协律:名不详。协律,协律郎,属太常寺,掌校正律吕。秘书郎:属秘书省,掌管中央政府藏书。崔宗之:李白好友,开元中入仕,曾为起居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右司郎中等职,与孟浩然、杜甫亦曾有交往。房习祖:不详。黎昕:曾为拾遗官,与王维有交往。许莹:不详。抚躬:犹言抚膺、抚髀,表示慨叹。抚,拍。推赤心于诸贤腹中:《后汉书·光武本纪》:“萧王(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国士:国中杰出的人。傥:同“倘”。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yóu)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huì)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chú)荛(ráo),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shàn)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且:提起连词。谟猷:谋画,谋略。卷轴:古代帛书或纸书以轴卷束。尘秽视听:请对方观看自己作品的谦语。雕虫小技:西汉扬雄称作赋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见《法言·吾子》)。虫书、刻符为当时学童所习书体,纤巧难工。此处是作者自谦之词。刍荛:割草为刍,打柴为荛,刍荛指草野之人。也是作者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闲轩:静室。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见《韩非子·和氏》。惟:念。下流:指地位低的人。惟,一作“推”。奖饰:奖励称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jīng)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pán)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yǐng)脱而出,即其人焉。  我李白听说天下一些谈论世事的人,聚集在一起时就会说:“人生不必封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为什么使人景仰爱慕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呢!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的风度,躬行吐哺、握发接待贤者的美德,才使得海内豪杰俊才,都奔集到您的门下,一经接待,如登龙门,立刻名声身价大增,十倍于前吗?所以那些才能超群的读书人,都希望在君侯处获得美名,得到评价。君侯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傲视他们,也不因为他们的寒贱而轻忽他们,那么在众多的宾客中定有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李白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谈士:言谈之士。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天下谈士,依以扬声。”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景慕:敬仰爱慕。周公:即姬旦,周文王子,周武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县北),故称周公。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见《史记·鲁世家》),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传说江海大鱼能上此门者即化为龙。东汉李膺有高名,当时士人有受其接待者,名为登龙门。龙盘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收名定价:获取美名,奠定声望。君侯:对尊贵者的敬称,尤指上级。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食客。秦围邯郸,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毛遂请求随同前往,自荐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随从至楚,果然说服了楚王,使其同意发兵。平原君于是奉他为上客(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颖:指锥芒。颖脱而出,喻才士若获得机会,必能充分显示其才能。   白,陇(lǒng)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chóu)曩(nǎng)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我李白是陇西平民,流落在楚地汉水一带。十五岁爱好剑术,拜访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诗文有了成就,屡次拜谒朝廷高官。尽管我身高不满七尺,而心志超过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志节,讲道义。这是我从前的思想和行迹,怎敢不尽情地向您倾诉呢?  陇西:古郡名,始置于秦,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李白自称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暠为陇西人。布衣:平民。楚汉:当时李白安家于安陆(今属湖北),往来于襄阳、江夏等地。干: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诸侯:此指地方长官。历:普遍。抵:拜谒,进见。卿相:指中央朝廷高级官员。畴曩:往日。   君侯制作侔(móu)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yī)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君侯的功业堪比神明,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您的文章阐明了宇宙变化规律,学问探究了天道与人事的关系。希望君侯敞开胸怀,和颜接纳,不要因为我行长揖之礼晋见而拒绝我。假如能用盛大的宴席接待我,听任我纵情畅谈,那么我请以日试万言来测试,我将手不停笔,倚马可待。当今天下人以君侯为评论文章的主宰,权衡人物的权威,士人一经您的好评就成为德才兼备的佳士。君侯为什么吝惜庭阶前一尺见方的地方,不使我李白扬眉吐气,奋发昂扬于青云之上呢?  制作:指文章著述。侔:相等,齐同。东汉崔瑗《张平子碑》:“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参:参与。造化:自然的创造化育。天人:天道和人道。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文丽日月,学究天人。”开张:开扩,舒展。长揖:相见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以为礼。清谈:汉末魏晋以来,士人喜高谈阔论,或评议人物,或探究玄理,称为清谈。倚马可待:喻文思敏捷。东晋时袁宏随同桓温北征,受命作露布文(檄文、捷书之类),他倚马前而作,手不辍笔,顷刻便成,而文极佳妙。司命:原为神名,掌管人之寿命。此指判定文章优劣的权威。权:秤锤;衡:秤杆。此指品评人物的权威。惜阶前盈尺之地:意即不在堂前接见我。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bì)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zhēn)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xīn)、许莹(yíng)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xián)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tǎng)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从前王允任豫州剌史。尚未到任就征辟荀爽;到任之后又征辟孔融。山涛任冀州剌史,考查选拔了三十余人,有的任侍中,有的做尚书,这都是为前代所赞美的。君侯您也先荐举过严协律,进入朝廷担任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这班人,有的因为才干声名而得到您的了解,有的因品行清白而被您赏识。李白每每看到他们感恩戴德,抚躬自问,以忠义奋发自勉。李白也因此而感激,知道君侯对许多贤人赤诚相待,所以不归依他人,而愿把身心命运托付给国中才德至高的人。倘使君侯在急难之际,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自当献身效命。  王子师:东汉王允字子师,灵帝时豫州刺史(治所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征召荀爽(字慈明,汉末硕儒)、孔融(字文举,孔子之后,汉末名士)等为从事。全句原出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与江统书》。山涛:字巨源,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为翼州(今河北高邑西南)刺史时,搜访贤才,甄拔隐屈。侍中、尚书:中央政府官名。严协律:名不详。协律,协律郎,属太常寺,掌校正律吕。秘书郎:属秘书省,掌管中央政府藏书。崔宗之:李白好友,开元中入仕,曾为起居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右司郎中等职,与孟浩然、杜甫亦曾有交往。房习祖:不详。黎昕:曾为拾遗官,与王维有交往。许莹:不详。抚躬:犹言抚膺、抚髀,表示慨叹。抚,拍。推赤心于诸贤腹中:《后汉书·光武本纪》:“萧王(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国士:国中杰出的人。傥:同“倘”。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yóu)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huì)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chú)荛(ráo),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shàn)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而且,人不是尧舜,谁能十全十美?李白我在谋略策划方面,怎么能自负呢?至于写作,已经积累成卷轴,却想呈请君侯抽暇过目,只怕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倘蒙垂顾,愿意看看拙作,那么,请赐予纸笔,加上书写人员。然后回去打扫安静的小屋,誊抄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在薛烛、卞和的手中提高价值。但愿君侯推恩于身处下位的人,大开奖励之门。请君侯考虑我的要求吧!  且:提起连词。谟猷:谋画,谋略。卷轴:古代帛书或纸书以轴卷束。尘秽视听:请对方观看自己作品的谦语。雕虫小技:西汉扬雄称作赋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见《法言·吾子》)。虫书、刻符为当时学童所习书体,纤巧难工。此处是作者自谦之词。刍荛:割草为刍,打柴为荛,刍荛指草野之人。也是作者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闲轩:静室。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见《韩非子·和氏》。惟:念。下流:指地位低的人。惟,一作“推”。奖饰:奖励称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广为传诵。   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在创作上颇具个性。他在漫游荆州时,听说荆州长史韩朝宗喜欢推荐有才之士,便写了这封求荐的信。对于古人而言,尽管这样做也是正常的,但也总是有求于别人的事情。文气大体上总是以谦抑为好,就是说自己的优点,也应含蓄一点。然而李白这篇求荐书,却完全将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上,毫无掩饰地讲述自己的才华。把一篇求荐文章,写得文气纵横恣肆,气概凌云。这同样反映了李白纯真无邪的诗人气质,决不因求人而有半点委琐的私意、屈懦的鄙态。这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才华足以用世,而其用世之志,则在于忠义奋发、以报君国。故求韩荐己,同样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而想象韩如能荐己,同样是出于这一片公心。两片公心的相识,两位贤士的相与,这中间自然不必要有任何世俗的表现。这样,就将这封信写得极其光明磊落,内心无私,文风自然就能尽情地抒发。为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原本是世俗交际的文字,却犹如他的诗一样,充分表现出他的个性。这里面所具有的,正是“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样的自信。   《与韩荆州书》在写作艺术方面的特点是顿挫跌宕,起伏照应。由古及今,以古人喻韩朝宗达三四次之多。渐次道来,而意在言外,发人深思。一些佳句流传至今,如“龙蟠凤逸”、“颖脱而出”、“扬眉吐气”等。典故使用也恰当得体,起到了激发韩朝宗的作用。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落日忆山中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雨后原野一片翠绿,烟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绮锦。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现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时候,怎么不让人嗟叹不止?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学道炼丹砂金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yú)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jiē)。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yú)霞。

雨后原野一片翠绿,烟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绮锦。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jiē)。

现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时候,怎么不让人嗟叹不止?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学道炼丹砂金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古意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新婚夫妇,夫君就像是女萝草,妻妾就如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女子有了心上人,就好像轻柔的枝条,只有在春风里才会摇曳生姿。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谁说见一面很容易,我们各自在青色山崖的两边。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我的归宿在哪里?

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夫君啊!

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

参考资料: 1、 王洪.《唐诗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2年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tù)丝花。

女萝:一种靠依附他物生长的地衣类植物。

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

菟丝:一种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寄生植物。

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引:避开,退却。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托:寄托,依靠。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竞:争逐,比赛。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cháo)双翡(fěi)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上宿:指睡觉。

参考资料: 1、 王洪.《唐诗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2年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tù)丝花。

新婚夫妇,夫君就像是女萝草,妻妾就如菟丝花。

女萝:一种靠依附他物生长的地衣类植物。

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

菟丝:一种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寄生植物。

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妇。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女子有了心上人,就好像轻柔的枝条,只有在春风里才会摇曳生姿。

引:避开,退却。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

托:寄托,依靠。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谁说见一面很容易,我们各自在青色山崖的两边。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

竞:争逐,比赛。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我的归宿在哪里?

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

中巢(cháo)双翡(fěi)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夫君啊!

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

上宿:指睡觉。

参考资料: 1、 王洪.《唐诗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2年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这是一首怨妇诗。

李太白乃浪漫主义豪放派诗人。

很多作品均狂放不羁,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

细腻的描写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作品不是太多。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

古人常以“菟丝”、“女萝”比喻新婚夫妇,优美贴切,因而传诵千古 。

冤丝花为曼生植物,柔弱,茎细长略带黄色,常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之上;

女萝草为地衣类植物,有很多细枝。

诗人以“菟丝花”比作妻妾,又以「女萝草」比喻夫君,意谓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

即所谓“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大意可能是说,夫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我只想用一个字来理解——怨。

过去,男主外、女主内。

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

我的归宿在哪里?

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妻妾向夫君表明态度:夫君啊!

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

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海枯石烂不变心”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金陵望汉江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唐)李白著;

詹福瑞等译释 .《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3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派:河的支流。

长江从庐江、浔阳开始分作九支。

盘:盘踞。

横溃(kuì)豁(huò)中国,崔嵬(wéi)飞迅湍(tuān)。

横溃:泛滥。

豁:打开。

中国:中南地区。

崔嵬:山峦高耸的样子,这里用长江波涛的汹涌来比喻六朝动荡的政局。

迅湍:飞奔而下的激流。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为都的六个朝代的君主,吴、东晋、宋、齐、梁、陈。

三吴:史称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我君:指当朝皇帝唐玄宗。

混:混合,统一。

区宇:全国的范围。

垂拱: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指天下太平的景象。

众流安:各条江河均平安,借指国泰民安,政治稳定。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任公子:《庄子·外物篇》中一个传说人物。

他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的地区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钧起一只巨大的鱼,可供许多人一起享用。

沧浪:据《孟子》,有隐者唱《沧浪歌》以表明隐居之志,后人用沧浪指代隐居垂钓之地。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唐)李白著;

詹福瑞等译释 .《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3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派:河的支流。

长江从庐江、浔阳开始分作九支。

盘:盘踞。

横溃(kuì)豁(huò)中国,崔嵬(wéi)飞迅湍(tuān)。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横溃:泛滥。

豁:打开。

中国:中南地区。

崔嵬:山峦高耸的样子,这里用长江波涛的汹涌来比喻六朝动荡的政局。

迅湍:飞奔而下的激流。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为都的六个朝代的君主,吴、东晋、宋、齐、梁、陈。

三吴:史称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

我君:指当朝皇帝唐玄宗。

混:混合,统一。

区宇:全国的范围。

垂拱: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指天下太平的景象。

众流安:各条江河均平安,借指国泰民安,政治稳定。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任公子:《庄子·外物篇》中一个传说人物。

他在长江中下游广大的地区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钧起一只巨大的鱼,可供许多人一起享用。

沧浪:据《孟子》,有隐者唱《沧浪歌》以表明隐居之志,后人用沧浪指代隐居垂钓之地。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唐)李白著;

詹福瑞等译释 .《李白诗全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3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

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

诗的前两句“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都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

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在此诗中李白已对万里长江的风光作了一个全面的描绘:上游之秀丽,三峡之急险,中游之宏阔,下游之浩瀚,都有极生动之描写,可以说李白用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

这是其它任何诗人所作不到的。

而其他诗人,由于局于经历所限,对长江的描绘也只能是一时一处、一鳞一爪的个别描写,虽然他们可能写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对万里长江绘出全图。

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样有游万里长江的经历,但也未必像李白对长江那样的钟情,或虽钟情而不善于诗。

  李白漫游扬州时赋《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称誉像教有“照迷方”之效。

而《金陵望汉江》更值得关注,嘲笑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割据者依恃金陵钟山之险而称帝终归复亡的历史命运,同时盛赞李唐一统天下之伟绩。

参考资料: 1、 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乌鲁木齐市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葛景春 .万里长江的风情画卷——李白与长江 .中国会议 :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 ,1997-06-30 :62 . 3、 酒隐安陆 蹉跎十年——李白在安陆的快意与失意, 王定璋编著,35页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五株柳:陶渊明畜素琴一张,宅边有五柳树。

空负头上巾: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五株柳:陶渊明畜素琴一张,宅边有五柳树。

空负头上巾: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酒,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诗人尤甚,李白更是以“斗酒诗百篇”名扬天下,他常以甘醇可口的美酒为寄托,做了大量的反映心理情绪的诗。

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便是。

  历阳,唐代郡县,治今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

当时李白访问历阳县,正值大雪纷飞,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间频频举杯,赞赏历阳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没有人陪他喝酒。

于是席中赋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豪情万丈,景象怡人。

从此诗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渊明。

他嘲笑王历阳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

“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平乐·画堂晨起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清晨堂上刚刚睡起,有人来报雪花飘坠。

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

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25-26 2、 赵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2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lián)栊(lóng)看佳瑞,皓(hào)色远迷庭砌(qì)。

画堂:华丽的堂舍。

帘栊:窗帘或门帘。

栊:窗棂。

佳瑞:瑞雪。

皓色:洁白的颜色。

庭砌:庭阶。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róu)碎。

盛气:雪花狂舞的气势。

光引炉烟:那景象好象引发的炉烟。

素草寒生玉佩: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

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25-26 2、 赵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2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

  上阕写观看雪景,第一、二句简洁交待了时间、地点、事件;

接下来两句便写诗人观看雪景喜悦、激动的心情。

时间、地点、情由,一路写来,由“晨起”而“来报”,因“来报”而“卷帘”看“佳瑞”,曲折有致,可以看到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著名《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道是海棠依旧。

”在此词中的影子。

“高卷”见兴致之高,“远迷”是远近迷漫、迷蒙,到处上下,一片苍茫迷离的皓色,显喜悦、痴迷之情。

  下阕前两句从空中,地下写所见迷人雪景,气势豪迈,瑰丽生姿。

“盛气光引炉烟”是写空中雪花纷扬的气势象引发的炉烟蒸腾,“素草寒生玉瑕”,是写地上花草,晶莹剔透,闪着寒光,象挂满玉碾,真是美丽极了,而且地上、空中,上下辉映,雄迈不失瑰美,俊丽而有豪气。

然而更能表现诗仙特色的尚不仅此,而是奇思逸想,为一般人想不出、也道不出来的东西。

象“危楼高百尺,伸手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样,“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大胆新奇,新颖独特,惊人骇俗而又极舍情理,这正是体现李白风格的浪漫主义。

天仙一旦豪饮了银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后,竟然也顾不得自身的天生丽质,使出如此粗鲁的手段来把白云乱揉得碎末纷飞,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银涛。

正是这个“狂”字抖擞出宇宙的荚气,开放出仙苑的奇葩,令人神往,这正是诗人以狂墨赋醉诗的一个典型例子。

  这首词想象奇特瑰丽,不落窠臼,且用语可见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在毫不羁绊的想象之中雄奇硕健的体格也可以窥得。

从所譬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或高雅,或冰洁,或传奇雄放之特点,可以推测词人当时心境定当极其开阔,疏放。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25-26 2、 赵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编著.唐五代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2 3、 周裕锴编.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巴蜀书社,2011:540 4、 薛梦得主编.人情百态鉴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104-105

清平调·其三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名花倾(qīng)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名花:指牡丹花。

倾国:指杨贵妃。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lán)干。

解释:消除。

沉香亭:亭子名称。

在唐兴庆宫龙池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名花倾(qīng)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名花:指牡丹花。

倾国:指杨贵妃。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lán)干。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解释:消除。

沉香亭:亭子名称。

在唐兴庆宫龙池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网页发生错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baidu.com/hm.js?04660099568f561a75456483228a9516";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网页发生错误,请联系网站管理员:service@gushiwen.org

1617181920 共814条